旬邑统筹城乡调研

旬邑统筹城乡调研

ID:44544490

大小:53.15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10-23

旬邑统筹城乡调研_第1页
旬邑统筹城乡调研_第2页
旬邑统筹城乡调研_第3页
旬邑统筹城乡调研_第4页
旬邑统筹城乡调研_第5页
资源描述:

《旬邑统筹城乡调研》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福利旬邑”——旬邑县统筹城乡发展实践与探索、2011年8月统筹城乡发展,从根本上讲,就是要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公平对待农民,使农民获得平等权益,提高农民的社会地位,让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统筹城乡发展应解决好的根本问题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和着力点就是要“三化”并举,以“三化”带“三农”,即以工业化带动农民收入提高,以城镇化带动农村劳动力转移,以产业化带动农业经济效益增长,最终要解决好四个方面的问题:着力解决好"减少农民"的问题。"减少农民",不能局限于户籍制度改革,必须进一步制足和完善真

2、正让农民走得了、进得去、留得下的政策措施,使走出来的农民进城后能够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就业创业条件,留下来后能够享受与城镇居民在社保、医疗服务和子女上学等方面的同等待遇,率先让有一定基础、能够在城镇稳定就业的农民工实现由农民向市民的转变。同时,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和城镇建设,提升中心城镇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能力,逐步实现农民就地转移,让有条件的农民离开土地,走进城镇。——着力解决好“富裕农民”的问题。“富裕农民”,一靠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力度,让农民享有更多的转移性收入;二靠强化社会化服务,加快推进优势特色产业发展,让农民创造

3、更多的生产经营性收入;三靠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制定和完善具体办法,让农民享有充分而有保障的财产性收入;四靠进城务工,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农民只有收入增加了,才具备了成为市民的物质基础。着力解决好"提高农民"的问题。提咼农民,就是把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作为推动农村发展的根本动力,结合产业实际,加快推进农村产业和农民职业转移,切实提高农民二、三产业收入;加快农副业生产技术的培训和推广,引导农民从单一的种植业向“种植、养殖嫩合发展”转变,提高农村劳动力的产出率;注重加强农村教育事业发展,探索实行职业义务教育制度,让初中毕业上

4、不了高中的农村孩子进入职业学校,接受职业培训,培养新型农民。——着力解决好“尊重农民”的问题。“尊重农民”,就是要还权于民,消除一切体制机制障碍,加快推进城乡公共事业均衡发展,使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最广大人民群众,真正让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旬邑县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实践旬邑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地处渭北旱嫄沟壑区。全县总面积1811平方公里,辖11镇、187个行政村、28.47万人口。近年来,旬邑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福利旬邑”为目标,坚持用统筹城乡发展理念谋划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以规划为龙头、以产业化为基础、以生态化为

5、核心、以城镇化为主线,全域规划、统筹发展、区域突破,形成了“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联动、协调发展”的发展新格局。一一以统筹发展规划为引领,促进城乡空间布局一体化。坚持规划先行,打破城乡规划分割的局面,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地编制城乡一体发展的各项规划,以规划一体化引领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历经三次修编,完成了《旬邑县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同步编制完成了经济发展、交通设施、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生态建设、社会事业等6个城乡一体化发展专项规划,确保城镇与农村发展实现无缝对接,基本形成了“工业主导型、旅游服务型、商贸流通

6、型、特色产业型”四种特色城镇布局,为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奠定了坚实基础。一一以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为核心,带动城乡经济同步崛起。一是着力发展设施、有机、低碳、循环农业。以产业化、特色化、设施化、现代化为主线,大力实施主导产业提升工程,把设施农业作为农业耕种方式的历史变革和耕作制度的创新持久推进,不断增加农村居民收入,形成了以市场为导向,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和规范化管理的农业产业经营体系。二是重点推进生态低碳工业园区建设。强化生产要素聚集,紧扣产业承接转移,依托龙头布点企业,围绕优势配套产品,在提升园区

7、综合承载能力中加快发展产业集群,积极构建现代、生态、低碳工业发展新格局。三是积极发展品牌旅游产业链。在抓好马栏红色旅游和石门山生态旅游景区建设的同时,积极做好以啖呐、剪纸、布艺、刺绣、石刻等为重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发民间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引导农民向旅游产业转移。通过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有机融合,优化一产、提升二产、突破三产,推进产业互动,形成了三次产业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现代化城乡产业体系。——以富民惠民为根本目标,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一是建立完善城乡均衡发展的制度环境。坚持用制度和政策有序推进农民

8、进城落户,着力解决进城农民就业、培训、就医、定居、社保、子女入学等方面问题;坚持从规划、制度、建设层面,有效促进公共交通、供水供电、网络通信等公共服务要素城乡对接、融合。二是强化公共服务能力。充分发挥政府在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上的主体和主导作用,建立统筹城乡的公共财政框架,不断扩大财政对农村道路、饮水、电网、通讯等基础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