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株洲市第十八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含解析

湖南省株洲市第十八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含解析

ID:44549859

大小:897.82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10-23

湖南省株洲市第十八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湖南省株洲市第十八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湖南省株洲市第十八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湖南省株洲市第十八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湖南省株洲市第十八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湖南省株洲市第十八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株洲市第十八中学2016届高三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第I卷(选择题共50分)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下图示意某地聚落的分布状况,图中相邻等高线Z间高差均为20米。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水是生命Z源”,聚落分布与水源条件密切相关,图屮聚落密集区最可能位于A.山谷B.鞍部C.山脊D.山顶2.图示聚落密集区的血积约为A.0.05km2B.0.lkm2.C・0.5km2D.5km23.图示聚落密集区的最大高差可能是A.80米B.99米C.120米D.145米雾是水汽在近地层达到或接近饱和,在凝结核上凝结而成,其形成机制可通过

2、降低空气温度,使底层大气冷却到露点。读我国某省多年平均雾日数分布图(下图),完成下列各题。IOTBiw.reilO'B1W.5-£111-近IB十年平沟年/日戟分市(单技:04.该省位于我国的A.东北地区B.西北地区C.华南地区D.华北地区5.造成屮部地区多年平均年雾日数较多的主导因素是A.地形B.洋流C.纬度D.土壤2.图屮W市7月是“无雾月”,是因为A.湿度较小B.气温较高C.风力较弱D.降水较多下图为某岛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3.该岛屿火山活动频繁,是因为受到A.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挤压的彫响B.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挤圧的影响C.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张裂的影响D.亚欧板

3、块与美洲板块张裂的影响&若该岛南部火山喷发,近地面火山灰蔓延的方向最可能为A.东方B.南方C.西方D.北方9.甲城市当地稳定的生活用电最可能来源于A.风能B.潮汐能C.太阳能D.地热能【答案】7.D8.A9.D【解析】试题分析:7.根据经纬度位置和轮廓特点可以判断,图中岛屿为冰岛,位于板块生长边界,两侧分别是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该纬度盛行西风,火山灰向东部蔓延。9.冰岛地处板块交界处,地热资源丰富,地热能清洁无污染,使当地的重要能源。考点:板块构造。气压帯和风带的彫响。下图中图(b)是图(a)中‘MN—线所做地质剖而图,完成下列各题。图(b)7.图(b)中①岩石的矿物直接來自于

4、A.地表B.地壳C.地幔D.地核8.造成图(b)②岩石出露地而所经历的外力作用是A.侵入一变质作用B.侵蚀一搬运作用C.搬运一沉积作用••D.沉积一固结成岩作用9.为凸显坡度,图(b)在纟会制过程中A..扩大了水平比例尺B.缩小了水平比例尺C.扩大了垂直比例尺D.缩小了垂直比例尺【答案】9.C10.B11.C【解析】试题分析:10.①处为火山熔岩,来自火山喷发,而火山喷发的岩浆来自于软流层,位于上地幔。11•古老基岩出露地表,需要表层岩石被侵蚀。12.通过两幅图对比可以看出,水平比例尺没有变化,所以,为了凸显坡度,需要把图上的垂直距离拉大,所以要扩大垂直比例尺。考点:外力作用。比

5、例尺。读“中心点为地球北极的示意图”,若阴影部分为7月6H,非阴影部分为7月7日,完成下列各题。12.甲地的时间是B.9时D.12时B.708时D.7日20FlA.15时C.3时14.北京吋间为A.6日8时C.6020时【答案】9.C10.B【解析】试题分析:7.NA和为不同日期的分界线,根据地球自转方向,NA为日界线,NB为0点,所以,甲处为3时。8.NA和NB为不同日期的分界线,根据地球自转方向,NA为FI界线,血为0点,即曰界线上为12点,所以,北京时间为7月7日8时。考点: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下图为2015年2月6日摄影师在西湖拍摄到的日岀景象。太阳从城隍阁正后方升起,金

6、色的阳光勾勒出阁的形状,投向湖面,呈现出非常优美的景观。读图完成下列各题。9.拍摄该H出照片时,摄影师位于城隍阁的什么方向A.东南.B.东北C.西北D.西南10.下列口期屮,在同一地点也可能拍到上图所示口出景观的是A.5月6日B.8月5日C.11月7日D.12月22日【答案】9.C10.C【解析】试题分析:15.2月6日北半球昼短夜长,西湖日出方向为东南,所以,摄影师位于城隍阁的西北方向。16.所求日期应该与2月6日日出方向一致,应为冬半年,排除A、B,而12月22tl为冬至日,是北半球昼最短的一天,与2月6日日岀方向不一致,排除,故选C。考点: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大湖效应是指冷

7、空气遇到大血积未结冰的水血(通常是湖泊),从中得到水蒸气和热能,然后在•向风的湖岸形成降水的现象。受大湖效应影响.,2014年美国部分地区遭受罕见的暴风雪。下图左侧为某次暴风雪形成过程示意图,右侧为某区域地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BA*F水体金山It17.左图中A.降水量多少只受①气流影响B.水面结冰后②坏节增强C.产牛.③过程的原理类似暖锋D.④为高空冷气流受热后抬升18.右图中出现降雪量最大月份和地点可能是A.1月,甲地B.5月,乙地・C.9月,丙地D.11月,丁地【答案】1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