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稻鱼共生与生态保护问题pdf

浅谈稻鱼共生与生态保护问题pdf

ID:44553005

大小:22.66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23

浅谈稻鱼共生与生态保护问题pdf_第1页
浅谈稻鱼共生与生态保护问题pdf_第2页
浅谈稻鱼共生与生态保护问题pdf_第3页
浅谈稻鱼共生与生态保护问题pdf_第4页
浅谈稻鱼共生与生态保护问题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稻鱼共生与生态保护问题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稻鱼共生,顾名思义是指稻鱼在同环境中同时生长,从而获得稻鱼双丰收。其特点是在稻tn里养血,以稻皿杂草和害虫为仇饵,再以仇粪为水稻肥料,形成“稻仇共生”系统。稻鱼共生是我国优秀传统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保护稻鱼共生不仅可以展示干百年来我们特有的农耕文化、生态环境,增强农业发展后劲,还可以促进农村社会、经济、文化的全面协调发展。经笔者在四川宜宾市翠屏区李端镇和赵场镇调查,稻皿养血亩产稻谷700kg,产鱼100kg,稻谷产量与其他出块产量持平,净增鱼产值700元。经过儿年稻鱼共生系统形成后,土壤结构产生了变化,肥料、农药的投放量可明显减少。我国农

2、村地域广阔,土地肥沃,气候温和但是近年来,频繁的洪涝、旱灾和越来越严重的污染使稻血共生系统受到破坏,而积逐年缩减,除少数农户维持零星的面积外,难以见到连片的规模。这一优秀的传统农耕模式,在历史的变迁中渐渐离去。冋望前人留下来的宝贵遗产,从我们手中被人为破坏的生态环境中消失,实感痛心。一、影响稻鱼共生系统的重要因素1.稻皿在生产过程屮施用过量或对鱼类有害的农药农民受用药习惯和用约成木的影响,有的还在使用已经禁用的有机磷、有机氯等高毒高残留的农药;有的因使用时间、剂量不科学,没有达到防治效果不得不加大剂量和用药次数,导致农药残留超标。据有关资料记载

3、,全国年使用农药在80〜100万吨施药次数大多在5次左右,有的多达10次以上。大量施用农药,对水质造成了严重污染,破坏了稻鱼共生系统的生态休系。2.施用过量或冇毒的化学肥料口前,在水稻生产上普遍提倡“重底肥,早追肥”和“小苗带土移栽”模式。这一生产模式确实对水稻增产起到了促进作用,但是不少农民在施用底肥时,不顾鱼类的生长环境,以碳酸氢钱与草木灰混合施用,致使化丿吧与碱混合后释放出大量的氨气,使稻田中的钱浓度骤然积聚增高,在浅水层中,鱼类无处逃避,导致鱼类大量或全部死亡。1.工业和生活用水污染水源随着人口增多和工业的发展,居民生活用水和工业排放的

4、废气、废水、废渣也随之増多。近年來,这种现象逐渐从城市转向农村,这些废弃物中往往含有很多种有毒物质,一经排放到水里,会造成大量鱼苗死亡。2.频繁的口然灾害和尚不完善的养鱼设施,也是影响稻鱼共生系统的重要原因,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冬干、春旱和洪涝灾害发生的频率也不断壇加,春季大田缺水,夏季雨水过剩;再加上在构筑养鱼设施吋,稻的高度和厚度不够,蓄水和泄洪能力差;在有水蓄时,无法及时蓄够所需要的水;大雨来时又不能及时泄洪,特别是槽冲地段,因积雨而积宽,山地植被覆盖率低,储备水分的能力茅,卜•大雨时水位上升速良陕,泄洪设施如不能及吋泄洪,就会使仇苗随水流

5、失。.二、改善稻鱼共生系统的对策1.广泛宣传科学施肥方法在水稻生产时,要注重保护鱼类生长的环境条件,不要过量使用化学肥料,提倡测土配方施肥和增施农家肥,或进行肥料深施,尽可能避免化肥小的有害物质溶解在水小,造成鱼苗死亡。在防治病虫害吋,也应尽量减少农药的施用次数和施用量,杜绝使用对鱼类有毒害作用的农药。在生产中要大力推广生物防治技术和物理防治技术,如在稻出中安装频振式杀虫灯等。必须施用农药时,要尽量选择高效低毒农药,以改善鱼类生长环境。2.加强农药、化肥的质量监测随着家养农业生产的发展,化肥、农药的使用量也在逐渐增加,市场前景看好,有的不法厂家

6、和私营业主趁机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特别是农药市场上出售的所谓新农药,年年都有新花样,其中的有效成分是什么,用户根本不清楚。由于是新的名称,市场的价格尚未公开,农药销售商便借机大造声势,进行推销,以获取高额利润,从而使假冒农药占领了市场。化肥生产也存在同样的1司题,如有的过磷酸钙产品,磷的含量不够,酸却超标,施用这些不合格的产品后,会对水和土壤造成破坏。为了避免这些现象的发生,相关部门耍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加强监督和增强查处力度。对已经获准生产农药、化肥的企业,要积极进行技术创新,捉高产品质量,尽量减少施用后产生的不良彩响。3.加强环境保护,依

7、法治理污染生活垃圾和工业“三废”是口前最大的污染源,对城镇周边的“稻金共生系统”起着极大的破坏作用,有的一夜之间就会造成鱼类绝种。对这种近于毁灭性的污染,环保部门应该依法坚决予以杳处。对居民生活垃圾,应该集中进行处理,不得向周边农村转移抛弃,以免扩大污染区域。1.科学构建养鱼设施养鱼设施是否科学,直接影响到稻鱼共生的成败。在修建稻鱼共生设施时,首先要考虑蓄水和泄洪问题,要做到需水时蓄得起,不需要时排得走。川南地区的经验是选择向阳、面积在亩以上的冲Mffl,依山开挖一条排水沟,沟的宽度和深度根据积雨而积的大小而定,目的是使洪水不能流进稻田。在排水

8、沟的出口要安装拦鱼网,以防止下大雨时鱼随雨水逃跑。在建筑山坎时,顺着皿坎开挖一条鱼沟,开挖时将沟里的泥土堆砌在田坎上,以加固IH坎。鱼沟的深度〜般在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