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系膜血管损伤原因及诊断方法探究

肠系膜血管损伤原因及诊断方法探究

ID:44561605

大小:32.11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23

肠系膜血管损伤原因及诊断方法探究_第1页
肠系膜血管损伤原因及诊断方法探究_第2页
肠系膜血管损伤原因及诊断方法探究_第3页
肠系膜血管损伤原因及诊断方法探究_第4页
肠系膜血管损伤原因及诊断方法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肠系膜血管损伤原因及诊断方法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肠系膜血管损伤原因及诊断方法探究摘要:肠系膜血管损伤包括:腹部穿透性损伤、腹部闭合性损伤、医源性损伤,本文就肠系膜血管损伤情况进行了简单的概括阐述,同时总结了肠系膜血管损伤诊断的方法。关键词:肠系膜血管;腹部CT:诊断检查【中图分类号】R6【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9-0112-011肠系膜血管损伤的发生原因肠系膜血管包括肠系膜上动、静脉和肠系膜下动、静脉,是腹部脏器血管的主要组成部分,分别走行于小肠系膜、结肠系膜和直肠系膜中,负责十二指肠水平段至直肠上段几乎全部肠道

2、的血液供应及血液回流。肠系膜上、下动脉是腹主动脉的两个主要分支,均起自腹主动脉前壁,由于肠系膜血管走行波及面积广,其受损机会并不比其它组织少,且常合并有消化道破损和实质脏器损伤。肠系膜血管损伤在和平时期和战争时期均可发生,主要为3种原因造成。1.1腹部穿透性损伤:多为锐器所致,如刺伤等;也可为枪弹致伤;肠系膜血管受累的严重程度与投射物的速度有极大关系。一般而言,开放性肠系膜血管损伤的受损范围比较局限,依其受伤形式不同而分为刺入伤和贯通伤两种。1.2腹部闭合性损伤:随着工业和交通的发展,工矿事故和交通事

3、故所致闭合性肠系膜血管损伤日渐增多,损伤部位多在易于游动的系膜内血管,如小肠系膜中的空/回肠血管、横结肠系膜中的结肠中血管及乙状结肠系膜中的乙状结肠和直肠上血管。相对而言,走行于腹膜后的结肠左、结肠右血管因其位置固定,在闭合性损伤中很少受累。1.3医源性损伤:医源性肠系膜血管损伤虽不常见,但仍应引起足够的重视,特别在外科手术范围日趋扩大和介入医学飞速发展的今天,该类损伤亦有增多的趋势。在开腹手术操作中,医源性损伤主要发生于胃切除手术时结肠中血管的损伤、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时的肠系膜上血管损伤、腹膜后或小肠

4、系膜根肿物切除时造成的相应系膜血管损伤、左肾切除等手术中出现肠系膜上动脉起始部损伤等。随着介入性诊治技术的发展,接受介入治疗的患者愈来愈多,操作过程中的动作粗暴、反复试插可以引起血管内皮损伤,损伤部位往往位于血管主干,造成严重后果,应予高度重视。肠系膜血管损伤可以单发,也可以多发,其病理表现主要包括系膜挫伤、系膜破裂和血管内皮损伤三种形式。无论是系膜挫伤造成的系膜血肿,还是系膜破裂造成的腹腔内出血,但凡损伤涉及肠系膜动脉主干或累及较大范围的肠动脉弓以远的直支血管,均影响肠壁的血液供应,甚至造成所属肠段

5、的坏死。介入治疗造成的肠系膜血管内皮损伤容易造成系膜血管内血栓形成,引发肠缺血等一系列病变。血管内皮损伤在早期可无明显的病理变化,唯最终出现小肠供血不良或小肠瘀血、肠屏障功能下降[2],甚至肠坏死,造成严重的延迟性腹腔感染。2肠系膜血管损伤的辅助诊断方法肠系膜血管损伤的辅助诊断方法很多,但特异性不高,在临床工作中可选择以下方法进行辅助诊断。2.1腹腔穿刺及灌洗:对腹腔内出血诊断的准确率可高达90%以上,特别是对于尚未造成血液动力学波动的小量缓慢出血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腹腔灌洗对腹腔内出血早期诊断=1的

6、阳性率比腹腔穿刺高,经导管注入0.9%氯化钠溶液1000mL,如岀现肉眼血性液或者引流液红细胞计数超过1x1010/L,白细胞计数超过5x108/L即为阳性诊断。2.2B型超声波检查:B型超声波(B超)检查对肠系膜血管损伤的诊断价值虽不象对肝脾损伤那么重要,但对是否存在腹腔积液能做出判断,可有助于对肠系膜血管损伤的推理诊断。B超也可发现因小肠系膜受损而岀现的肠管扩张、肠腔内积气积液、肠道蠕动减弱或消失等。B超所见肠壁弹性极差,肠黏膜皱襲显示不清,往往是肠组织血运障碍的特征。2.3X线检查:在肠系膜血管

7、损伤时,腹平片的主要表现为肠郁胀、肠梗阻,如出现噺月征”和“穹隆征”说明有胃肠道气体溢岀,提示胃肠道损伤或因血运障碍造成迟发性肠坏死、肠穿孔,后者亦为系膜血管损伤的晚期表现。2.4腹部CT及MRI检查:腹部CT扫描可以清楚识别肠系膜血管及小肠系膜根部情况,如肠系膜区出现不均质影像则对肠系膜血管损伤具有重要的定位诊断意义。Nghiem等认为,在腹部闭合性损伤中,CT是肠系膜血管损伤术前诊断的最好影像学检查方法,通过细致的断层扫描,大多数肠系膜损伤可被发现。MRI扫描可从多个方向进行切面成像,是一种新型的

8、无损伤性诊断技术,其对组织的分辨能力极高,可清楚地显示肠系膜血管的走行及其管壁情况。Dowe对27例肠系膜血管损伤患者就CT发现和手术探查结果的相关性进行对比性研究,认为CT检查显示有肠系膜血肿及浸润并伴有肠壁增厚者,预示该系膜血管损伤需要手术治疗,而仅有局限性肠系膜血肿不伴对应肠壁增厚则不具有特异性。2.5选择性肠系膜血管数字减影:选择性肠系膜血管造影虽是术前确诊肠系膜血管损伤的最好方法,但因其检查操作繁琐而在急症诊断中极少应用,少数从肠系膜血管造影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