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监测总结 报告

基坑监测总结 报告

ID:44562496

大小:430.17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10-23

基坑监测总结 报告_第1页
基坑监测总结 报告_第2页
基坑监测总结 报告_第3页
基坑监测总结 报告_第4页
基坑监测总结 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坑监测总结 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目录一、工程概况二、监测目的三、监测内容四、监测依据五、监测方法六、监控报警七、信息反馈八、九、监测项目数据汇总表及时程变化曲线十、监测结论及建议附:一、基坑监测平面布置图二、基坑监测项目数据汇总表三、监测项目时程变化曲线监测总结报告一、工程概况1、工程名称:正弘空港花园项目6#地块基坑变形监测项目。2、工程地点:郑州航空港区郑港四街与郑港三路交叉口。3、基坑工程周边环境3.1、四周较为空旷为保证基坑开挖期间基坑侧壁的安全和基础施工的正常进行,按照相关规范要求需采用基坑变形监测措施,确保基坑在施工期间能够掌

2、握及时的数据变化量,有效的信息化施工,有异常变化前期能够及时预报并立即采取补救措施。根据甲方提供的《基坑支护、降水设计总说明》做以参考,基坑开挖深度平均为-10.3米《JGJ120-99和GB50202-2002》的规定,基坑的安生等级为二级.结合基坑支护设计,考虑基坑开挖中对周边建筑物会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在基坑开挖中必须对基坑的安全实施基坑侧壁的位移和沉降变化等安全检测。二、监测目的为动态设计和信息化施工及时提供反馈信息,测定基坑及周边建筑物从当前状态起至变形稳定期间的绝对变化量,对基坑进行健康监测,对意

3、外变形做出及时预报,确保施工和使用中的安仝。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变形测量援程》JGJ8-2007及《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的相关规定和要求:测点的布置应以能全面反映建筑物地基变形特征,并结合地质情况及建筑结构特点确定。结合本工程实际,在对工程地基勘察报告及支护降水设计方案分析参考。对建筑结构体系的稳定性、可靠性、安全性进行预测预报,为确保基坑及周围环境的安全。三、监测内容1、主楼基坑围护顶部竖向位移及水平位移监测(暂定38点)以现场实际布设为准;2、基坑巡视;’四

4、、监测依据(1)参考基坑支护设计图纸以及《岩土工程勘察报告》l、《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8-2007);2、《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3、《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02);5、《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五、监测方法沉降监测分为控制网和标示点监测两部分。控制观测内容包括水准基点设置和水准基点间的高程闭合观测;标志点监测包括周期性监测、数据分析以及结果整理等工作。1、观

5、测精度及方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8-2007)第2.0.5条的规定,建筑变形测量的等级划分及其精度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根据本工程的具体情况,确定本项沉降监测执行二级精度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8-2007)第3.3.1条的规定,“对二级沉降观测,应使用DSI或DS05型水准仪、铟瓦合金标尺,按光学测微法观测”因此,本项沉降监测采用DS22+FSI型水准仪。(观测点测站高差中误差≤±0.4mm,达到相关规范要求),配合瓦钢尺,按测微水

6、准测量方法施测。监测点埋设样式参见下图;┏━┳━━━━┳━━━━━━┳━━━━━━┳━━━━━━━━━━━━━━━━━━━━━━┓┃┃静一级┃≤0.15┃≤1.O┃高精度要求的大型建筑物和科研项目变形观测┃┣━╋━━━━╋━━━━━━╋━━━━━━╋━━━━━━━━━━━━━━━━━━━━━━┫┃┃┃┃┃中等精度要求的建筑物和科研项目变形观测;重┃┃┃量瑚┃≤0.50┃≤3.0┃要建筑物主体倾斜观测、场地滑坡观测┃┣━┻━━━━╋━━━━━━╋━━━━━━╋━━━━━━━━━━━━━━━━━━━━━━┫┃┃

7、┃┃低精度要求的建筑物变形观测:一般建筑物主体┃┃P┃≤1.50┃≤1O.O┃倾斜观测、场地滑坡观测┃┗━━━━━━┻━━━━━━┻━━━━━━┻━━━━━━━━━━━━━━━━━━━━━━┛2、观测技术要求①采用相同的观测路线和测量方法;②使用同一测量仪器和设备:③在基本相同的环境和条件下工作。(1)、应标尺分划线呈像清晰和稳定的条件下进行观测。不得在日出后或日落前约半小时、太阳中天前后、风力大于四级、气温突变时以及标尺分划线呈像跳动而难以照准时进行观测。晴天观测时,应用测伞为仪器遮蔽阳光。(2)、作业中

8、应经常对水准仪及水准标尺的水准器和i角进行检惫。当发现观测成果出现异常情况并认为与仪器有关时,应及时进行检验与校正。(3)在水准观测线路当中尽量避免二次调焦,近可能减少i角误差的影响,转动仪器的倾斜螺旋和测微鼓时,其最后旋转方向,均应为旋进。(4)、对各周期观测过程中发现的点位变动迹象、建筑物基础和墙体列缝等情况,应做好记录,并画出草图,也可采取录像、照片形式进行汇报。3、精度控制指标由于沉降临测严格要求等精度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