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转移瘤MRI与CT诊断临床价值比较

脊柱转移瘤MRI与CT诊断临床价值比较

ID:44566739

大小:52.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23

脊柱转移瘤MRI与CT诊断临床价值比较_第1页
脊柱转移瘤MRI与CT诊断临床价值比较_第2页
脊柱转移瘤MRI与CT诊断临床价值比较_第3页
资源描述:

《脊柱转移瘤MRI与CT诊断临床价值比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摘要]冃的探讨并比较MRI与CT诊断脊柱转移瘤的临床敏感性及病变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1月〜2012年4月收治的脊柱转移瘤患者27例CT及MRT影像学检杳资料,比较两种影像学检查方式脊柱转移瘤临床诊断敏感性、受累椎骨节数、椎及椎旁软组织肿块数各种病变例数、压缩骨折节数等。结果MRI检查患者脊柱转移瘤临床皱感性明显高于CT检杳,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结论MRI诊断脊柱转移瘤较CT检查临床检出敏感性高,对于病变情况有较好诊断阳性率,可作为临床首选影像学诊断手段。[关键词]磁

2、共振成像;计算机断层扫描;脊柱转移瘤;临床价值;诊断;比较[中图分类号]R4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721(2012)10(c)-0120-02临床研究显示,目前已知绝人多数恶性肿瘤均有脊柱转移概率,特别是肝癌、肺癌等。脊柱转移瘤作为临床常见骨转移瘤类型z—,其多发性可能与脊柱系统血流较丰富以及特殊静脉系统密切和关[1-3]o较多临床报道显示[4-5],5%〜8%的恶性肿瘤患者在未发现显著原发病灶或者脏器转移Z前,已出现脊柱转移症状。临床脊柱骨转移瘤诊断多借助于影像学检查手段,主要

3、包插CT和MR1。笔者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1月〜2012年4月收治的脊柱转移瘤患者27例CT及MR1影像学检查资料,比较两种影像学检查方式脊柱转移瘤临床诊断敏感性、受累椎骨节数、椎及椎旁软组织肿块数各种病变例数、压缩骨折节数等,探讨并比较MRI与CT诊断脊柱转移瘤临床敏感性及病变情况。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木院2010年1月〜2012年4月收治的脊柱转移瘤患者27例,均经手术及病理确诊为脊柱转移瘤;其中,男性15例,女性12例;年龄32〜74岁,平均(50.7±6.6)岁;原发肿瘤:肝癌5

4、例,胃癌6例,肺癌3例,前列腺癌3例,乳腺癌10例。本组患者主要就诊临床表现为脊柱局部剧烈疼痛,伴有触觉功能丧失、病理反射岀现等。1.2检査方法全部患者就诊示均行CT及MRI进行影像学辅助诊断。CT检杏采用美国GE公司CT机,参数为层厚2〜3nim,120kV,200mA,行横断位及冠状位扫描,骨窗及软组织窗成像;MRI检查釆用徳国西门子公司磁共振仪,脊柱线圈扫描,层厚3〜4mm,依次行欠状面、冠状面以及横断面检查,需要者加用Gd-DPTA增强扫描。1.3统计学处理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12.0软件进

5、行,计量资料以均数土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检验水准a=0.05o2结果2.1两种检查方法临床诊断敏感性比较CT检查判定脊柱转移瘤12例,临床诊断敏感性为44.4%;MR1检查判定判定脊柱转移瘤25例,临床诊断敏感性为92.6%;MR1检查患者脊柱转移瘤临床敏感性明显高于CT检査,组间比较差异冇统计学意义(P<0.05)o见表1。2.2两种检杳方法判定受累椎骨节数、椎及椎旁软组织肿块数各种病变例数、压缩骨折节数比较CT检査判定判定受累稚骨节数、椎及椎旁软组织肿块数、各种病变例数、

6、压缩椎骨节数分别为55个、5个、69例、24个;MRI检杏判定判定受累椎骨节数、椎及椎旁软组织肿块数、各种病变例数、压缩椎骨节数分别为91个、11个、132例、24个;MR1检查患者受累椎骨节数、椎及椎旁软组织肿块数各种病变例数均明显高于CT检查,组间比较差界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3讨论国外报道显示,脊柱转移瘤约占恶性肿瘤转移患者总数10%〜15%,是H前临床检出率垠高骨转移瘤类型[6-7]:脊柱转移瘤多累及胸椎、腰椎以及颈椎。国内外研究证明[8-10],脊柱转移瘤多发与下列因素有关:(

7、1)红骨髓所占比例大,毛细血管网血运丰富;(2)静脉血管密集,静脉从较多,静脉瓣较少;(3)静脉系统血流较慢,联通丰富,可以通过血液、淋巴结以及肓接侵犯等累及脊柱。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对于脊柱转移瘤忠者5年生存率,术示生活质量改善预具有关键作用[11-12]。CT即计算机断层扫描影像学检查技术,近年来临床普及率显著提高,其密度分辨率较高,但是仅为横断血检查,脊柱检查范围受限,且软组织分辨率较低[13],対于脊髓浸润分辨效果不住,临床谋诊漏诊率较高。MRI即核磁共振扫描彩像V检查技术,具能够有效识别脊柱软

8、组织早期改变,三维立体重建图像,清晰显示病变部位,同时具有对比分辨率高、转移瘤类型判定明确等[14-15],对于椎管、便脊膜、蛛网膜下腔、椎旁软组织受累情况以及脊髓成分改变均可有效观察。木次研究显示,CT检查判定脊柱转移瘤12例,临床诊断敏感性为44.4%;MRT检查判定判定脊柱转移瘤25例,临床诊断敏感性为92.6%;MR1检查患者脊柱转移瘤临床敏感性明显高于CT检查。MRI检查患者受累椎骨节数、椎管及椎旁软组织肿块数各种病变例数均明显高于CT检查。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