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外伤手术唤醒麻醉方法的临床分析

脑外伤手术唤醒麻醉方法的临床分析

ID:44567942

大小:32.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23

脑外伤手术唤醒麻醉方法的临床分析_第1页
脑外伤手术唤醒麻醉方法的临床分析_第2页
脑外伤手术唤醒麻醉方法的临床分析_第3页
资源描述:

《脑外伤手术唤醒麻醉方法的临床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脑外伤手术唤醒麻醉方法的临床分析脑外伤手术唤醒麻醉方法的临床分析【摘耍】目的:分析并探讨脑外伤手术唤醒麻醉方法。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接受脑外伤手术治疗的患者共90例,随机分为A组(瑞芬太尼+异丙酚靶控输注),B组(瑞芬太尼持续输注+异丙酚靶控输注)和C组(芬太尼间断静注+异丙酚靶控输注)三组各30例,观察并记录各组患者手术过程、并发症发生情况、术中唤醒测试及唤醒时间。结果:所有患者手术顺利口无并发症,A组(15・8±8min)和B组(16.l±7min)相比C组(28.2±9min)唤醒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

2、、B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o结论: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靶控输注的唤醒麻醉效果较好,应用相对安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关键词】脑外伤;唤醒麻醉;麻醉学;外科【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2-0089-02唤醒麻醉常应用于脑外伤手术,其主要目的在于监测可能受损功能区,以尽可能保护脑功能,该麻醉技术在提供恰当镇静镇痛深度及稳定血流动力学等前提下,实现了患者在清醒状态下进行感觉、运动及认知等神经生理学测试,为顺利完成手术提供了保障。目前运用于唤醒麻醉的药物主要包括瑞芬太尼、异丙酚、LMA等

3、,其唤醒效果各有优劣,为完善脑外伤手术唤醒麻醉方法,我们将瑞芬太尼、异丙酚联合应用,达到了更好的唤醒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一、资料和方法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行脑外伤手术治疗的患者90例,将所有患者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A组(瑞芬太尼+异丙酚靶控输注),B组(瑞芬太尼持续输注+异丙酚靶控输注)和C组(芬太尼间断静注+异丙酚靶控输注)三组,每组30例。三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BMI及输液量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2麻醉方法所有患者做好术前准备工作,术中监测生命体征。麻醉诱导时A组予瑞芬太

4、尼(3~6ug/ml)和异丙酚(3~4ng/ml)靶控输注;B组了瑞芬太尼(0.15ug/kg・niin)持续输注,异丙酚(2〜6Pg/ml)靶控输注,C组了芬太尼(3yg/kg)间断静注,异丙酚(2~6ug/ml)靶控静注。患者意识消失后,及时插入喉罩并行同步间歇指令通气。麻醉维持中保持原有方法与剂量,并要求患者在行神经测试过程中完全清醒且合作。3观察指标唤醒指标即患者自主呼吸恢复良好,外科情况稳定,适合拔出气管导管,对存在呼吸乏力患者,可留置气管导管予机械辅助通气。观察并记录各组患者手术过程、并发症发生情况、术中唤酮测试及唤醒时间。二、结

5、果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麻醉效果均可,未发生麻醉意外及并发症,无死亡病例。术中唤醒后均完成了感觉、运动及语言神经功能测试,脑外伤手术唤醒时间结果显示,A组(15・8±8min)和B组(16.l±7min)相比C组(28.2±9min)唤醒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A、B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o三、讨论随着静脉麻醉药物的岀现,唤醒麻醉已很少采用芬太尼及氟哌利多等药物,如目前采用的异内酚具有起效快、作用时间短、半衰期稳定的特点,使其迅速应用于外科临床,而超短效镇痛药瑞芬太尼,镇痛效果更好,且持续给药无积蓄,亦在临床广泛使用[1-2

6、]o既往研究认为异丙酚联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技术可完全取代异丙酚和芬太尼,完美实现术中唤醒麻醉[3-4]o术中给药方式包括人T控制输注、靶控输注、患者口控输注,随着靶控输注技术的日趋成熟,对术中深麻醉及要求患者遵循指令活动的轻度镇静的意识水平控制更为容易,术中唤醒可控性得到了保证,故在本研究中将靶控输注作为了重要的给药方式[5]。木组研究显示,采用瑞芬太尼持续输注+异丙酚靶控输注或瑞芬太尼+异丙酚靶控输注和比间断静注芬太尼+杲丙酚靶控输注唤醒麻醉效果存在差异,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的前提下,无论是持续输注还是靶控输注,相比芬太尼联合异丙酚效果均较好

7、,而瑞芬太尼选用持续输注或是靶控输注,差异并不明显,与既往研究结果类似,表明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在用于脑外伤手术唤醒麻醉中占有较大优势。综上所述,我们认为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靶控输注的唤醒麻醉效果较好,应用相对安全,故在考虑脑外伤手术唤醒麻醉方法时可以将此作为首选,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参考文献:[1]蔡铁良,叶冬青,沈七襄,etal.术中唤醒麻醉药物调控与清醒程度的研究[J]•临床军医杂志,2012,40(002):285-8.[2]王培栋,陶国才,陈学新,etal.舒芬太尼与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在脑功能区手术唤醒麻醉屮的应用[J]・宁夏医学杂志

8、,2010,32(10):887-9.[3]王培栋,陈学新.脑功能区术中唤醒麻醉的研究进展[J]・JournalofNingxiaMedicalUniversity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