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师爱托起教育的希望

用师爱托起教育的希望

ID:44573147

大小:2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23

用师爱托起教育的希望_第1页
用师爱托起教育的希望_第2页
用师爱托起教育的希望_第3页
用师爱托起教育的希望_第4页
资源描述:

《用师爱托起教育的希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师德师风教育实践活动征文用师爱托起教育的希望清镇市暗流中学杨毅师爱是人类复杂的情感中最高尚,最纯洁的,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和精髓,凝聚着教师无私奉献的精神。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明确规定教师要“关爱学生”,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也说:“没右爱,就没右教育。”可见,师爱之于教育,何等的重要。我们相信,只有师爱,才可以托起教育的希望。2013年中国“最美乡村教师”阿力太,是新礦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静县巴音布鲁克区寄宿制学校的一名蒙古族女老师,她最大的愿望就是孩子们都不辍学,她的教育梦想是让每个家在远方、寄宿学校的孩子感受爱

2、。因为交通不便,阿力太老师的学生长达四五个月不能回家,父母又很少来学校探望。执教16年来,阿力太老师母亲般关爱,是连接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情感的纽带。为了家访,她利用双休口、寒暑假只身骑马走遍23835平方公里大草原,越岭翻山、跨江过河、踏雪踩冰、栉风沐雨,一次次从危险的边缘走过。为了向学生家长传递信息,在收不到手机信号的草原上,阿力太老师随身携带收音机,四处寻找信号。找到信号时,她就给当地专门为牧民传递信息的蒙语频道打电话,通过电台告知牧民家长。16年来,她用坏了5部收音机。为了坚守她的教育理想,她没能见到母亲最后-•面、

3、不能守在儿子身边,且连丈夫也被她带到高寒小学。执教16年,阿力太老师桃李满园、硕果累累,她教岀了300多名中专生,50多名大学生。16年的坚持,虽是老师,更胜父母。阿力太老师不仅向孩子们“传道,授业,解惑”,还料理孩子们的日常生活,孩子们生病时,她还要彻夜操劳,买药喂药。是她,用爱给高原上的孩子们撑起飞翔的翅膀;是她,用爱为高原上的孩子们点亮梦想的明灯。她,是青藏高原上永不凋谢的格桑花,是新时期人民教师的骄傲,是我们每个教师学习的楷模。她以16年如一日的实际行动,真实的显现了一位藏族女同胞纯洁高尚的大善心灵,生动的表现了一

4、个人民教师慈母般的大爱胸怀,全面的展现了伟大无私的大美形象,深刻的体现了中华民族高尚的道德情操,淋漓尽致的诠释了师爱的真正含义。正是因为有像她一样的千千万万的无私奉献的教师,用爱托起了我们教育的希望,承载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其实,师爱是全人类的共同呼唤,没有国籍,不分社会形态,是全社会对教师真善美的一致期待。记得看过美国著名女教师、教育家玛瓦•柯林斯的故事。玛瓦•柯林斯1936年出生于美国阿拉巴马州,本来在一家有数十亿资产的上市集团工作,但她却选择了做一名普通的教师。1975年,她在芝加哥市自己的居所里面成立了城西预备学校

5、。芝加哥市中心是毒品和犯罪的温床,人人都觉得是一个毫无希望的地方,许多的教师都担心这里的儿童无法逃出那世代相传的贫困与绝望。柯林斯正是在这样的一个地方成立了她的学校,她的学生大部分来自同一个社区,而且都是由于品行恶劣或是成绩不良而遭到原来学校开除的学生。玛瓦•柯林斯创立的预备学校是他们流浪街头前的最后希望。而也正是玛瓦•柯林斯,她用爱给学生们带来自信,创造了教育的奇迹。柯林斯有这样一个信念: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潜力;他们能学会建立自信心,并能设想和实现自己的充满希望的未来。基于这个信念,玛瓦•柯林斯不放弃每一个孩子,她用慈母

6、般伟大无私的爱去温暖他们、感化他们。蒂法尼是一个有自闭症、不爱说话的孩子,一个被专家们认为无法去被爱、被教育的孩子。在玛瓦•柯林斯无微不至的关怀下,奇迹出现了。突然有一天,蒂法尼对玛瓦•柯林斯开口说话了。她说的第一句话是:"我爱你,Oilins太太。”只是她漏了姓氏Collins里的那个C字。但玛瓦•柯林斯当时唯一的感受是:“光是那双小眼睛里的泪水就足以使我成为世上最富有的人”。后来,蒂法尼开始学习数字、单词,开始与人交谈,最重要的是,那眼神里喜悦的神采,仿佛在说“我也是很特别的,我也可以学习”。不仅如此,很多曾被人们认为

7、“无法教育”的学生,在玛瓦•柯林斯的持之以恒的耐心教导和精心爱护下,也学会了自觉阅读莎士比亚、爱默生的著作,有些孩子甚至四年级就读到了欧里庇得斯的诗集,那些被看成是无药可救的孩子们几乎都上了大学。不敢想象,如果没有玛瓦•柯林斯,那些已经被大家放弃,认为不可能教育的孩子将会怎样发展下去?如果不是伟大无私的师爱,还有什么力量能够创造这般“不可能”的教育奇迹?难道这不是又一次向我们昭示一一只有爱,才可以托起教育的希望吗?笔者作为一名初中教师,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也深刻感受到师爱的力量和意义。记得一名陈姓学生,出生在一个贫困家

8、底,不幸母亲又离家出走,从此原本贫困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家庭的变故,使本就内向的他更加孤僻,对生活,对学习失去了信心,经常开始无故缺旷。见此,笔者一次次家访,反复与其父交流沟通,不厌其烦对该生进行劝导教育。笔者的关爱,深深地感动他和他的父亲。最终他返校了,而且在大家的帮助下,加紧学习,并以一颗感恩的心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