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口琴学习心得

【精品】口琴学习心得

ID:44588989

大小:55.05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9-10-23

【精品】口琴学习心得_第1页
【精品】口琴学习心得_第2页
【精品】口琴学习心得_第3页
【精品】口琴学习心得_第4页
【精品】口琴学习心得_第5页
资源描述:

《【精品】口琴学习心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自学过程中的”三戒”读game的帖子《你是怎么样学口琴?》见跟帖18人其屮17人自学,只1人参加培训班。我也是个自学者,其他自学者的环境和条件不得而知,就我的自学过程是教训多多。现在回想起来自学须做到“三戒蔦一戒:心猿意马,意志不坚定。说起来惭愧,我曾在《我的口琴情结》帖子里说过我是20年前学吹口琴的,然而也是我让那把上海"国光重音口琴“下岗近20年。究其原因除客观原因外,我见异思迁,学琴意志不坚定是主要内因,留下许多遗憾。20年后重操口琴感慨万千,假如……其实没有假如,只有今后“而今迈步从头越“。二戒:闷头苦练,缺乏交流。自

2、学过程屮勤学苦练固然很重要,但个人的见地、悟性必定有一定的局限性。常言道“三个臭皮匠,胜过一个诸葛亮“,加之我们本来就缺乏专业老师的指导,故琴友间的交流显得很重要。我自己就走过这一弯路,表面看自己已经掌握了吹奏的基本技法,可一到关键时刻就掉链子。说到这使我想起一件事:台湾著名口琴音乐人李孝明(小面老师),他在少年吋期可谓口琴吹的瓜瓜叫,到处演奏。然而正式跟口琴教育家沈有樵学琴后,他发现自己以前的吹奏技巧都是错误的,只得从头再学。我想我们应引以为鉴。三戒:喜新厌I口,急功近利。“新”就是口己喜欢,别人爱听,社会走俏的曲0;UIH

3、U就是所谓的枯燥无味的基本功练习曲。“新“可以去尝试,"旧“也不能忽视,俗话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我理解就是无论做任何事情,基本功万万不可丢。我以前的学法就是典型的“急功近利“满足于赶时髦追潮流,结果是一瓶不满半瓶恍荡,然而我真正理解这一道理且花费了高昂的代价。初学口琴者慎选重音口琴我看到网上有很多初次接触口琴者在咨询购买重音口琴,我个人看法初学者不宜从重音开始,主耍是国产重音口琴大多数的品质和品种都不行,在多数琴行里卖的重音口琴都较低劣,音准问题,漏气问题都很严重•其次只有C调,#C调的重音很少见•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会严重

4、影响以后学习的进程,其实你只要按部就班的学好普通复音口琴,再去吹重音就会游刃有余•我认为第一支口琴买C调,学好一切口琴基本技巧后第二支口琴应该选#<3调,学好升降调后再买另外调式•为了需要再考虑去买重咅口琴,这吋你已经有一定的经验了.科学发声的气息训练(一)、腹肌的锻炼:1.腹肌爆发力的锻练(1)、仰卧起坐:将双手放在头下,仰卧,抬起上半身、或者仰卧举双腿至胸前。要求不停歇连续做30・50次。(2)、团身起处:第一步:直立,体会骨盆前倾的感觉;第二步:仰卧,把双手交叉于胸前,双脚收回,腰部弯屈至90度,骨盆前倾使腰底部平贴于地

5、面,如果手仍能从腰与地面完全平合。第三步:团身起坐。保持以上骨盆前倾姿势,5秒钟后,慢慢团身向上,直至肩胛骨离开地板,再稍稍抬高一些,此时呼气,不要完全坐起来。维持此姿10秒钟。然后在5秒钟之内缓慢躺下,恢复预备姿势,同时吸气。注意在用力抬身时(腹肌用力收缩时)呼气,放松腹肌时吸气。每次做5遍,每天做三次。(1)、侧团身起坐:第一、二步同团身起坐,第三步为了加强腹斜肌的力量,在抬身吋可稍变动一下起坐的方法,即双启不同吋离地,而是左、右肩轮流抬起,以左肘与右膝接近或以右肘与左膝接近。抬肩时间与节律同团身起坐。(2)、腹肌弹发练习

6、:用腹肌爆发弹力将气集屮成束送到口腔前部,口腔舌位可以用以下四个咅来配合:哈(ha)、嘿(hei)、曜(huo)、呵(he)o开始需一声一声的发,注意腹肌弹发和舌根发h七时的配合。舌根、下巴均需放松,软腭需上挺,咽壁也需收紧挺直。发出的声音,应该有力度。配合有一定基础后可以连续发音。当你能连续稳定在一定力度状态发音后,可以再改变音强、音高、力度强弱等。在发''哈”时,听起来似京剧小生的笑,在发“嘿”时似冷笑。1.腹肌各部分灵活配合力量的锻炼。(1)、肩肘倒立后,两腿在空中交替屈伸,似“蹬自行车”。(2)、肩肘倒立之后,两腿伸直

7、左右交叉摆动。2.腹肌与呼吸、发声主动配合感觉的锻炼。有的人腹肌力量不小,但是不会主动与呼吸、发声配合。特别是女同志,由于生理的原因,腹肌参与呼吸的感觉通常不明显。可以做以下练习,体会腹肌与呼吸、发声的配合。(I)、仰卧,小腹上放一本较有分量的厚书,休会腹肌随深呼吸的收缩、放松。在自然呼吸状态下,小腹在吸气时是上台的、呼气时是下塌的,即:吸气时腹肌松弛、呼气时腹肌收缩,这种呼吸配合称为顺式呼吸。在有意识采用•“腹壁站定”状态有控制的吸气时,小腹不是明显地上抬,但有一定的绷紧感,不是完全松弛:呼气时仍是渐渐下塌收缩,这种呼吸配合

8、称为道式呼吸,练气功的人常采用逆式呼吸。无论采用顺式呼吸或逆式呼吸,当吸气较满时,小腹始终会稍微上抬(即外凸)的,在吸气时过度地收腹会顶住膈肌,影响膈肌下降、从而影响吸气量,当做此练习、体会到腹肌与呼吸的关联之后,可以练呼吸的基本状态、然后发声;发长声单元音,体会“送气发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