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治疗胃下垂取穴位和方法

艾灸治疗胃下垂取穴位和方法

ID:44590347

大小:291.09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0-23

艾灸治疗胃下垂取穴位和方法_第1页
艾灸治疗胃下垂取穴位和方法_第2页
艾灸治疗胃下垂取穴位和方法_第3页
艾灸治疗胃下垂取穴位和方法_第4页
艾灸治疗胃下垂取穴位和方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艾灸治疗胃下垂取穴位和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艾灸治疗胃下垂取穴位和方法(附彩色穴位图)胃下垂是指站立时,胃的下缘达盆腔,胃小弯弧线最低点降至骼悄连线以下。木病的发生是市于膈肌悬吊力不足,肝胃韧带功能减退而松弛,腹内压力下降,腹肌松弛等因素而致。见于身体虚弱、胸廓狭长的人,也叮I大I各种原I大I经常压迫胸部和上腹引起。中医认为本病由于脾胃虚弱,中气下陷所致。胃下垂症状:上腹饱胀不适、隐痛、进食后疼痛加重,消化不良,恶心打嗝,不思食欲,人便便秘或澹薄,腹部有重坠感,用手托腹部则感舒适,消瘦乏力,或见腰痛,呕吐、暧气,平卧时症状减轻。艾灸治疗原则:健补脾胃,升阳举陷。主穴:1、百会:【标准定

2、位】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叉处,穴居颠顶。【主治疾病】升阳举陷:治脱丿兀、泄泻等证。现代常与长强等穴相伍治脱肛;与气海、关元等穴相伍治阴挺;与脾俞、肾俞等穴相伍治久泻;与印堂、三阴交等穴相伍治遗尿。x>^心斗"V百会穴a位于头谥IE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翌处。T・2、足三里【标准定位】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膝盖)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主治疾病】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它具有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之功能。x>^心斗"V百会穴a位于头谥IE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翌处。T・2、足三里

3、【标准定位】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膝盖)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主治疾病】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它具有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之功能。3、中胶【标准定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主治疾病】円痛,腹痛,腹胀,呕逆,反胃,食不化;肠鸣,泄泻,便秘,便血,胁下坚痛;喘息不止,失眠,脏躁,癫痫,尸厥。胃炎,胃溃疡,胃扩张,子宫脱垂,寻麻疹,食物屮毒。4、梁门【标准定位】足阳明胃经穴。在上腹部,当脐中上4寸,距前正中线2寸。【主治疾病】主治胃痛、呕吐、纳呆、泄泻、便澹,及消化性溃疡病,

4、急、慢性胃炎,胃下垂等。5、关元【标准定位】任脉穴。在下腹部,前止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小肠的募穴。【主治疾病】少腹疼痛,霍乱吐泻,疝气遗精,阳痿,早泄,白浊,尿闭,尿频,黄白带下,痛经,中风脱症,虚虏冷惫,羸瘦无力,眩晕,下消,尿道炎,盆腔炎,肠炎,肠粘连,神经衰弱,小儿单纯性消化不良。泌尿、生殖器疾病,如遗尿、尿血、尿频、尿潴留、尿道痛、痛经、闭经、遗精、阳痿;此外,对神经衰弱、失眠症、手脚冰冷、尊麻疹、生理不顺、精力减退、太胖(减肥)、太瘦(增肥)等也很有疗效。单孔灸盒单孔灸盒通用性强,底部帝有弧度,帝有松紧带,方便固定,适合灸腿部足三

5、里、三阴交等,以及颈部大椎、膝关节等穴位,也可放置于腹背部,用于全身其他穴位施灸。双孔灸盒双孔灸盒适用于单个穴位增强火力,也适用于腹背部多个相邻穴位同时施灸,节省时间。三孔灸盒腹部肚脐下关元、中极、气海等穴位相邻,背部各个腌穴也彼此相邻,用多孔灸盒,用多支艾条一次施灸多个穴位,节省时间。三孔灸盒主要适用于腹背部穴位施灸。艾灸方法:用艾条或配合灸盒做温和灸,每穴10-15分钟,10日一个疗程。屮间间隔2-3天。灸器推荐:足三里推荐用单孔灸盒或随身灸,腹部穴位推荐单孔或多孔灸盒注意事项:艾灸和按摩、饮食、体疗想结合治疗胃下垂,往往有比较好的疗效,

6、治疗期间,注意营养,少食多餐,禁止暴饮暴食,进餐后平卧20分钟,卧眠时足抬咼3厘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