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肾宁心法用于胎儿生长受限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补肾宁心法用于胎儿生长受限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ID:44590614

大小:4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23

补肾宁心法用于胎儿生长受限中的临床疗效观察_第1页
补肾宁心法用于胎儿生长受限中的临床疗效观察_第2页
补肾宁心法用于胎儿生长受限中的临床疗效观察_第3页
补肾宁心法用于胎儿生长受限中的临床疗效观察_第4页
补肾宁心法用于胎儿生长受限中的临床疗效观察_第5页
资源描述:

《补肾宁心法用于胎儿生长受限中的临床疗效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补肾宁心法用于胎儿生长受限中的临床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讨补肾宁心法在胎儿生长受限屮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笔者选取此类孕妇患者60例,按治疗意愿分为两组,1组组予以脂肪乳联合氨基酸静脉滴注给药方式治疗,II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补肾宁心类中药口服治疗。结果:治疗后,I与II组脐动脉S/D值分别为(2.78±0.15)、(2.23±0.54),P0.05,差异无显著性;I与II组新生儿出生时平均体重分别为(2324±123)g和(2813±228)g,II组〉I组,P<0.01,差异冇显著性;新生儿lminApgar评分〈7分者,I组10例(33.3%).II组3例(10%

2、),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应用中药补肾宁心法治疗胎儿生长受限是简单、操作性强口治疗效果较好的治疗方法,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关键词】补肾宁心法;胎儿生长受限;脂肪乳;氨基酸胎儿生长受限(FGR)是指孕37周后,胎儿出生体重小于2500g;或低于同孕龄平均体重的两个标准差;或低于同孕龄正常体重的第10百分位数;是I韦I生期的重要并发症【1】。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较以往怵I难时期,FGR的比率却未得到明显降低。仍有相当一部分FGR无法找到明确病因而无法进行病因治疗,但有效地对症治疗仍可明显改善FGR的结局。我院通过对30例FGR孕妇加用中约补肾

3、宁心法治疗,观察其治疗前、后脐动脉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s)与舒张末期血流速度(D)的比值(S/D),并随访分娩孕周、新生儿出生体重及lminApgar评分,评价中药补肾宁心法治疗FGR的效果。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09.4.-2012.12.间,年龄23〜34岁间,月经规则,初孕,孕周在26~34周Z间,既往无特殊疾病史及药物过敏史,生活安定的孕妇60例。1.2诊断标准系统排畸彩超提示胎儿超声孕周小于临床孕周两个标准差以上而无其他系统畸形的孕妇60人。随机分为两组:未用中药补肾宁心法治疗的30例为I组,年龄23〜34岁;孕周27-34周;S/D值为(3・

4、21±0・56)。加用中药补肾宁心法治疗的30例为II组,年龄22-33岁;孕周为28-34周;S/D值为(3・22±0.47)。两组间年龄和孕周、S/D差异无显著性。1.3治疗方法(1)I组:吸氧,左侧卧位,适量补充叶酸、钙、锌、铁剂,每日静滴复方氨基酸液500n)l+脂肪乳500ml,连用7do(2)II组:在I组治疗的基础上,每口增加补肾宁心类中笏,连用7d,具体方药如下:菟丝了30g,桑寄生30g,川续断15g,阿胶10g(炸化),熟地黄15g,黄罠30g,枣仁10g,莲子心10go加减:若气虚不足者,加白术12g,党参15g,甘草6g,补益脾气;腰腹冷痛甚者

5、,加鹿角胶10g(悻化),补骨脂15g温阳散寒,行气止痛。上方加水500ml,煎至200ml,日一剂,口服。1・4实验监测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治疗前、后的脐动脉S/D值;测孕妇宫底高度增加情况;分娩时孕周和新生儿体重及lminApgar评分比较。1.5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和X2检验。2结果2.1两组治疗前、后脐动脉S/D值比较治疗前,I与II组脐动脉S/D值分别为(3.21±0.56)、(3.22±0.47),P>0.05,差异无显著性。治疗后,1与II组脐动脉S/D值分别为(2.78土0.15).(2.23±0.54),P<0.01,差异有显著性。II组治疗后S/D值

6、降低明显。2.2两组分娩时孕周和新生儿体重及lminApgar评分比较I与II组分娩孕周分别为(37.3±1.2)周和(38.5±1.1)周,P>0.05,差异无显著性;I与II组新生儿出生时平均体重分别为(2324±123)g和(2813±228)g,II组〉I组,P<0.01,差异有显著性;新生儿lminApgar评分〈7分者,I组10例(33.3%)、II组3例(10%),P<0.05,差异有显著性。3讨论FGR围生儿死亡率为正常儿的4〜6倍,不仅影响胎儿的发育,同时也严重干扰儿童期及青春期的体能与智能发育【2】,故早诊断、早治疗非常重要。本病中医称“胎萎不长”

7、、“胎弱症”。最早见于《诸病源候论》称为“妊娠胎萎燥”,《妇人规》则为“胎不长”。中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主要是父母禀赋虚弱,或孕后将养失宜,以致胎失所养而胎不长。因此,对木病的治疗重在“助其母气,补肾益气”,“滋其化源,而胎自长”【3】。木方中菟丝子为补肾要药,菟丝子乃人菟丝子成熟的种子,补肝肾,益精壮筋,味甘性平,温而不燥,滋而不腻,善补而不峻,益阴而固阳。《神农本草经》也载其能安胎。桑寄生强筋骨,能养血,能使胎气强壮,桑寄生根不着土,寄生于桑树上,最善吸收桑树的养料以濡其身,亦犹胎之寄母胞中,同气相同,气类相感,故能使胎强壮。川续断也是补肾之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