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郁祛风通络法治疗偏头痛临床观察

解郁祛风通络法治疗偏头痛临床观察

ID:44593608

大小:4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23

解郁祛风通络法治疗偏头痛临床观察_第1页
解郁祛风通络法治疗偏头痛临床观察_第2页
解郁祛风通络法治疗偏头痛临床观察_第3页
解郁祛风通络法治疗偏头痛临床观察_第4页
资源描述:

《解郁祛风通络法治疗偏头痛临床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解郁祛风通络法治疗偏头痛临床观察解郁祛风通络法治疗偏头痛临床观察摘耍:目的观察解郁祛风通络法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8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与对照组(18例)。治疗组予柴芍止痛方每日1剂,对照组给予西比灵(盐酸氟桂利嗪)5mg,每晚1次。两组疗程均为4周。临床观察治疗前后患者头痛综合积分、头痛屮医证候积分、NRS自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中药组临床症状疗效、中医证候疗效改善与西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中药组对患者自觉疼痛评分(NRS)有明显改善(PV0.01)。结论柴芍止痛方疗效与西比灵相当。关键词:偏头痛;解郁祛风通络法;盐酸氟桂利

2、嗪中图分类号:R747.2R289.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349(2011)06-0693-02偏头痛(migraine)是反复发作的一侧搏动性头痛。成年人偏头痛的患病率为7.7%〜19.0%,其中成年男性1%〜19%,成年女性3%〜29%。因本病发病率较高,且反复发作,迁延难愈,疼痛剧烈,往往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严重影响其日常生活与工作,历来被医家视为疑难病症。现代医学对本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其主要采用麦角胺类药物,起到了一定的防治作用,但仍有较大的毒副反应。目前西医常用的预防性药物为尼莫地平和氟桂利嗪,尼莫地平可有血压下降、皮肤刺痛、头

3、晕、头痛、面潮红、胃肠不适等不良反应,其降低血压的作用使其不能用于血压正常或偏低的患者,限制了其应用范围。氟桂利嗪常见副反应为瞌睡和疲惫,不适用于司机、高空作业人员等需耍高度警醒的职业,长期用药时偶见抑郁症、锥体外系症状等严重的不良反应,一般用药3个月〜6个月即应停药,尤苴在老年人中更易出现锥体外系反应。因此,如何从中医角度着手,研究高效、安全、使用方便、价格低廉的治疗偏头痛新方法是中医界同道们重要的研究课题,根据中医理论及文献其发病机制不外与郁、风、瘀等有关,其治则多以祛风、疏肝、活血、化痰为主。故笔者在导师的指导下,以本科经验方为基础,结合临床工作,采用柴芍止痛方

4、治疗木病。协定处方“柴芍止痛方”紧扌II偏头痛郁、风与瘀的核心病机,在临床上应用近10年显示了良好的疗效,因此进一步验证祛风通络止痛法治疗偏头痛的有效性,总结医家治验,从中医理论出发,探讨解郁祛风通络法(柴芍止痛方)对偏头痛的疗效,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木临床观察病例均來自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共收集病例40例,完成观察38例,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20例,男3例,女17例;年龄20岁〜62岁,平均39岁;病程1年〜38年,平均11.05年。对照组18例,男3例,女15例;年龄19岁〜65岁,平均42.6岁;病程0.5年〜

5、28年,平均9.19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等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纳入标准符合西医偏头痛诊断标准;近3个刀头痛发作次数,每月三2次•且W6次;年龄18岁〜65岁;偏头痛初次发作在50岁以前,病史半年以上。1.3排除标准颅内器质性病变者;止痛药物依赖者(每月因头痛发作服用止痛药>10次)。乙醇或其他药物滥用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者;合并肝、肾、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肝肾功能异常者,严重精神病患者;3个月内参加了其他治疗偏头痛的临床试验者;其他特殊类型偏头痛;年龄在65岁以上或18岁以下;综合评分小于7分。1.4治疗

6、方法利用SAS软件制定随机分组方案,入选患者按照入选顺序,根据随机方案按1:1比例分为试验组或对照组。试验组给予我科口拟柴芍止痛方每日1齐I」,方剂组成:柴胡、白芍、白术、当归、川莒、青风藤、枳壳、廿草等,每次1/2剂,每日2次。对照组给予西比灵(盐酸氟桂利嗪)5mg,每晚1次。两组疗程均为4周。1.5头痛症状计分法主症:头痛发作次数,头痛程度分级,头痛持续时间由轻至重按0、2、4、6的4等分值划分,伴随症状由轻至重按0、1、2、3的4等分值划分;舌脉用文字描述。中医证候计分依次头痛,头如针刺,两胁胀满,善太息按程度轻重分别以0、2、4、6的4等分值划分;次症呃逆、口

7、苦分别以0、1、2、3的4等分值划分。舌脉用文字描述。1.6观测指标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综合积分:包括头痛发作次数、头痛程度、头痛持续时间、头痛伴随症状;中医证候积分:包括头痛感觉、两胁胀满、太息、呃逆等。NRS评分:由患者根据自觉疼痛进行评分。1.7疗效判断标准1.7.1临床症状疗效临床治愈:治疗结束无发作性偏头痛症状,停药1个月不发病;显效:治疗后积分减少50%以上;有效:治疗后积分减少21%〜50%;无效:治疗后积分减少在20%以下。1.7.2中医证候疗效临床痊愈:中医临床证候、体征消失或基木消失,证候积分减少$95%;显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