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延边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吉林省延边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ID:44594273

大小:215.47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10-23

吉林省延边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1页
吉林省延边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2页
吉林省延边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3页
吉林省延边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4页
吉林省延边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吉林省延边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吉林省延边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战国后期,儒家、道家、法家都希望以自己的思想统一天下学术,秦相国吕不韦召集门客集体撰写的《吕氏春秋》另辟蹊径,对先秦诸子百家的思想进行整合。这反映了A.吕不韦企图统一各学派B.政治局势影响学术发展C.中国传统文化体系形成D.“百家争鸣”局面结束2.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载“殷、周间之大变革,自其表言之,不过一姓一家之兴亡与都邑之移转;自其里言之,则旧制度废而新制度兴,旧文化废而新文

2、化兴。”殷周之际文化“兴废”主要表现在A.家族文化取代部族文化B.理性文化取代巫觋文化C.专制文化取代分权文化D.人本文化取代鬼神文化3.学者许倬云指出:“周代是中国第一次百分之一百肯定同姓不通婚,要和外姓结婚。……这个办法,使得其他国家的领袖都变成周人的亲属:女婿,或者外甥,姐夫、妹夫,或者内兄、内弟,舅舅,阿姨。”这表明周代的政治特点之一是A.按血缘宗族分配权力B.神权与王权紧密结合C.规范大宗和小宗关系D.以姻亲关系维系统治4.学者李泽厚认为,中国传统思想一般表现为重“求同”。它通过“求同”来保持和壮大自己,具体方式则经常是以自己原有的一套来解释

3、、贯通、会合外来的异己东西,就在这种会通解释中吸取了对方,模關了对方的本来面目而将之“同化”。以下符合这一说法的是A.孟子主张“民贵君轻”B.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C.二程倡导“格物致知D.顾炎武宣扬“经世致用”5.钱穆先生认为:“朱子之所谓理,同时即兼包有伦理与科学之两方面。”下列朱熹的观点中最有可能体现“理”有“科学”之含义的是A.“仁”是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B.通过“格物”获得知识C.“三纲五常”是道的价值内涵D.“正君心”才能天下平6.宋代苏颂受皇命研制新浑天仪,召集翰林院天文院、太史局等各研究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并调用在政府内任职的数学、军械、机

4、械等方面的专门人才,组建元佑浑天仪象所,历时三年研制成功,铸铜水运仪象台。这反映了宋朝A.科研机构设置日渐完备B.发展科技服务于农牧业生产C.政府主导了科研项目实施D.注重培养专业技术人才7.孔子倡导“为政以德”,韩非却主张“唯法为治”。将二者揉为一体,奠定后世传统治国理念基础的是A.荀子倡导“隆礼至法”B.董仲舒创立“新儒学”C.韩愈提出“复兴儒学”D.朱熹宣扬“格物致知”8.汉代董仲舒曾提出“屈君而伸天”的主张。这表明他主张A.用天来限制皇权B.用天来加强君权C.加强中央集权D.使儒学处于独尊9.下面的示意图形象地反映了A.儒家思想的发展B.君主专

5、制的演化C.商品经济的发展D.传统科技的兴衰10.“对文钱”为宋太宗首创,是指同一年号钱,大小、重量、形制和币文内容完全相同,但币文的书法则不同。下图为宋太宗手书“至道元宝”真(楷)行草三枚。这三种字体反映了A.当时政府对书法书写的重视B.汉字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C.当时社会流行字体的多元化D.汉字应用深入社会各领域11.战国时期的韩非子认为人天生是自私的、是趋利避害的,施仁政在过去可能有效,但现在必须用严格的法律和官僚机构的有力惩罚来进行统治。古希腊的亚里土多德以为,大多数人都不能完全消除兽欲,即使是最好的人也难免在执政时因情感而引起偏差。法律恰恰是免

6、除一切情欲影响的理智的体现。对此认识不正确的是A.两者的主张都是建立在对人性分析的基础上B.两者都认为法律就只是用来惩罚人民的C.两者的主张都是对当时社会存在的反应D.两者都主张用法律来治理国家12.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存在许多缺点和问题,这主要表现在①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要求;②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③有狭隘的民族主义思想;④未能反映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13.著名国画家傅抱石指出:包括康有为的国画改良观和陈独秀的“美术革命”论在内,在将传统文化与封建专制绑架在一起的20世纪初的文化界,无论哪种观点

7、都离不开“抑中扬西”和倡导写实。当时这种对国画的革新要求反映出A.维新思想成为社会思潮主流B.思想文化向现代形态转变的要求C.传统艺术的衰落是必然趋势D.弘扬国粹以增强民族精神的理想14.1920年之前,十月革命在中国被提及的次数很少,1920年下半年才开始重新被注意,尤其在1921年后出现爆炸式增长。这一现象表明A.十月革命的道路适合中国的国情B.苏俄对华平等外交赢得国人好感C.苏俄在国共合作时起了重要作用D.苏俄新社会模式引起知识界关注15.梁启超说:“欧洲之所以有今日,皆由十四五世纪时,古学复兴,脱教会之樊篱,一洗思想界之奴性,其进步乃沛乎莫能御

8、。”对梁启超的话理解准确的是A.自然哲学使人们具有了自主的意识B.智者学派树立了人性的尊严C.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