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畴县林业生态建设发展对策探析

西畴县林业生态建设发展对策探析

ID:44595020

大小:3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23

西畴县林业生态建设发展对策探析_第1页
西畴县林业生态建设发展对策探析_第2页
西畴县林业生态建设发展对策探析_第3页
西畴县林业生态建设发展对策探析_第4页
西畴县林业生态建设发展对策探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西畴县林业生态建设发展对策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西畴县林业生态建设发展对策探析摘要:指出了林业生态建设是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建设"生态立县”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了西畴县林业生态建设现状,从行政建设、资源保护、资金投入等方面探讨了西畴县林业建设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提出了西畴林业生态建设的发展对策。关键词:林业;生态建设;发展;对策中图分类号:S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2)06-0041-031引言林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为人类生存提供了基础资源,处在维护地球生命、改善人类生存

2、空间的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地位,在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保障和支撑作用,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对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起着决定性作用,森林作为人类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自然资源,对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样具重要战略意义。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中指出:“在生态建设中,赋予林业以首要地位”,因此可见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是关系到国家可持续发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首要内容,也是西畴县建设“生态立县”的历史使命。2林业生态建设现状2.1森林资源现状全县林业用地面积为8.81万hm2,

3、其中有林地面积5.16万hm2占林业用地面积的58.5%;疏林地面积0.02万hm2,占林业用地面积的0.3%;灌木林地面积2.50万hm2,占林业用地面积的28.4%;未成林造林地面积0.64万hm2,占林业用地面积的7.3%;苗圃地面积24hm2,占林业用地面积的0.0016%;无立木林地面积0.17万hm2,占林业用地面积的2.0%;宜林地面积0.31万hm2,占林业用地面积的3.6%。活立木总蓄积量2637640m3,其中有林地蓄积量2578080m3,占全县活立木总蓄积量的97.74%;疏林地

4、蓄积量1540m3,占全县活立木总蓄积量的0.06%;散生木蓄积量9340m3,占全县活立木总蓄积量的0.35%;四旁树蓄积量48680m3,占全县活立木总蓄积量的1.85%o森林覆盖率为42.33%,林木绿化率为51.96%。2.2林业生态建设发展现状2.2.1大力实施重点工程,林业生态体系趋于完备实施重点工程是做好林业生态建设工作的关健。2000年以来,西畴县把退耕还林、小型公益设施建设、防护林工程建设等林业重点工程作为生态体系建设的主骨架,建设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紧紧抓住重点工程,坚持''严管林、

5、慎用钱、质为先”的指导思想,从工程管理入手,靠政策出效益,靠机制争先机。完成退耕还林0.71万hm2,其中退耕地还林0.24万hm2,荒山荒地造林0.20万hm2,封山育林0.27万hm2o完成小型公益设施薪炭林建设项目人工造林0.71万hm2o完成防护林工程0.63万hm2,其中人工造林0.47万hm2,封山育林0.45万hm2。完成木本油料基地建设人工造林0.89万hm2,油茶基地建设0.03万hm2。完成石漠化综合治理415hm2,其中人工造林90.8hm2,封山育林324hm2o2.2.2加快能

6、源建设步伐,确保森林资源永续利用农村能源建设是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生态西畴、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关健,是推动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有效载体,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是落实中央政策、为民办实事的重要手段。同时,农村能源建设与农业生产的有机结合,有利于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和促进农民增收。西畴县的农村能源建设围绕“三结合”“五配套”的模式以及“一池三改”的要求开展,从20世纪90年代至2011年累计共建农村户用沼气池42513口,户均每年增收节支2550~4550元,惠级农村21256

7、5人。节煤节柴改灶68623眼,太阳能推广安装0.653万m2。为实现该县森林资源永续利用,减少森林资源消耗提供了有效保障。2.2.3突出森林资源保护,林业保障体系日臻完善建立和完善了森林防火信息系统,实现了连续20年无重、特大森林火灾和人员伤亡的优异成绩。依法治林、资源调查、监测工作得到加强,信息技术在林业发展建设中得到初步应用,形成了一个完善的林政资源管理体制。切实加强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及检疫力度,使森林病虫害成灾率控制在0.5%以下,建立有害生物监测体系,有效保护了森林资源。加强自然保护区管理工作,

8、对自然保护区基础信息、管理情况、基础建设以及影响保护区深入发展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了可行的实施方案。五是组织完成公益林区划界定4.088万hm2,其中国家重点公益林3.74万hm2,省级公益林0.34万hm2,每年争取到583.05万元的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充分体现了由无偿使用森林生态效益向有偿使用的转变。坚持木材凭证限额采伐制度,加强木材采伐源头管理,完善县、乡两级森林资源管理体系。正确处理森林资源管理与利用的关系,在指标分配上实行"阳光操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