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下学期第五次月考试题

天津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下学期第五次月考试题

ID:44597071

大小:69.48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23

天津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下学期第五次月考试题_第1页
天津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下学期第五次月考试题_第2页
天津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下学期第五次月考试题_第3页
天津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下学期第五次月考试题_第4页
天津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下学期第五次月考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天津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下学期第五次月考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天津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下学期第五次月考试题本试卷分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44分)一、选择题(每题4分,11题共44分。答案涂在答题卡上)1、我国某地发现一座古墓,出土了距今5000年的玉面人和一尊扁足青铜方鼎,鼎内壁铸有小篆铭文。如按迄今为止的考古常识,据此推测其最早当属什么时期的墓葬,其中最具说服力的证据是A.玉面人的年代B.玉面人的特征C.扁足青铜方鼎D.鼎内壁的小篆2、隋炀帝继位伊始,就在诏书中写道:“君民建国,教学为先,移风易俗,必自兹始为实施对人才的有效选拔,炀帝于大业二年始建进士科。科举制的设立旨在A.加强中央集权

2、,扩大知识分子的参政基础B.加强君主专制,追求绝对公平公正C.监察地方政治,破除门阀垄断官场的局面D.重塑社会风气,君民分权共治天下3、顾炎武在提出以经学取代理学的同时,始终关注“国家治乱之原,生民根本大计”。对那些不关乎“六经之旨、当世之务者”,要“一切不为”。据此可知,顾炎武A.挑战理学的正统地位B.主张学术研究应回归儒家原典C.强调研究经学要务实D.倡导用六经解决一切现实问题4、历史学者郭小凌指出:“古希腊公民大会保持着一种高度的辩论……力求以充足的论据和雄辩的论点感染和说服听众,发言逻辑严密,修辞恰到好处,见不到哗众取宠、言之无物的大话空话。”这番舆论反映了古希腊A.民众充分享

3、有决策权B.演说决定了民主政治C.领袖在政治中的作用D.城邦民主体制的活力5、1883年,恩格斯曾高度评价一项技术革命,并预见其深远意义,认为这一技术将“使工业几乎彻底摆脱地方条件所规定的一切界限,不仅使生产力得到极大发展,而且最终成为消除城乡对立的最强有力的杠杆。”与该项技术革命直接相关的理论成果是A.伽利略的自由落体理论B.牛顿的经典力学理论C.法拉第的电磁感应理论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6、英国人麦考利1830年说:“如今我们国家比1790年还穷吗?我们坚决相信,尽管统治者有种种管理不当之处,但英国一直在变得越来越富。有时略有停顿,有时暂时倒退,但总的趋势是不容置疑的。”这一说法的主

4、要历史背景是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确立B.工业革命成效显著C.西方殖民主义体系确立D.国际局势平稳发展7、据史料记载,1909年,留日女学生张维英在南昌创设“自由婚姻演说会”,宣传婚姻自主。1911年,贵州一任姓女学生“醉心男女平权,婚姻自由”,反对父母包办婚姻,后被逐出家门,甚而遭到官府拘押,但仍不肯屈服,宣称“誓不受男子压制,媒妁结婚之野蛮拘束”。这则材料反映民国时期婚姻的特点是①受西方婚俗的影响②社会提倡恋爱自由、婚姻自由③婚礼仪式日趋简化④存在主张男女平等的观念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④D.②④8、1954年12月19日,毛泽东邀请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座谈政协工作时说:“政协

5、的性质有别于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它也不是国家的行政机关。……政协是全国各民族、各民主阶级、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国外华侨和其他爱国民主人士的统一战线组织。”同年12月21日至25日,全国政协二届一次会议通过了新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这表明A.政协与人大、政府机关之间相互制约的关系确立B.全国政协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的使命结束C.各民主党派和各人民团体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正式建立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开始实行9、阅读“中国铁矿石原矿产量统计表图”,产量出现高峰值的直接原因是A.“大跃进”运动的开展B.中共八大的正确指引C.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制

6、定D.人民公社体制的确立10、推动下表所列国际组织出现的主要因素是成立时间名称1955国际茶业委员会1960石油输出国组织1962可可生产者联盟1970橡胶生产者协会A.发达国家经济高速增长造成的资源紧缺B.经济区域集团化取得显著成就C.经济全球化开始扩展到生产领域D.新兴独立国家应对不利的国际经秩序11、二战期间,某次国际会议是“反法西斯联盟主要国家在战争后期建立有效军事合作的重要步骤。对加强盟国团结、加快第二次世界大战进程、彻底打败德、意、日法西斯产生了重大作用和影响。”该会议是下图中的A.①B.②C.③D.④第II卷(非选择题共56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12、(20分)税收是国家机

7、器运行的重要基石。税收制度的变化反映社会经济的变化;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也会导致税收制度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古代赋税(役)制度的变化时代制度春秋战国时期鲁国“初税亩”,按照土地数量征收实物。此后,按土地征税的制度在各诸侯国先后实行。两汉时期按亩征收土地税,数量较少;按人口征收“口赋”,即人头,数量较多。唐中后期实行两税法,接土地和财产的多少,每年分夏秋两季征税。明清时期明朝一条鞭法将田赋、徭役、杂税等合并,折成银两,按人丁和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