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会昌中学、宁师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江西省会昌中学、宁师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ID:44602388

大小:260.28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9-10-24

江西省会昌中学、宁师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江西省会昌中学、宁师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江西省会昌中学、宁师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江西省会昌中学、宁师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江西省会昌中学、宁师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江西省会昌中学、宁师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会昌中学与宁师中学月考联考高一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春秋战国农耕时说:“上田,夫食九人。下田,夫食五人。可以益,不可以损。一人治之,十人食之,六畜皆在其中矣。”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A.自然经济正式形成B.水利灌溉事业的发展C.土地私有制的确立D.农业动力和工具革新【答案】D【解析】【详解】自然经济在春秋战国之前已经形成,故排除A项;水利灌溉事业的发展和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对题意中现象的出现有一定的影响,但不是主要原因,故排除B、C项;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铁犁牛耕的出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所以出现题意中这

2、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农业动力和工具的革新,故选D项。2.明清时期,在江南、华南的一些地区,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传统的粮食生产比重降低。这一现象表明,明清时期上述地区A.农业生产出现衰退B.人口变动导致粮食需求减少C.普通农户收益锐减D.农产品商品化趋势明显【答案】D【解析】材料信息“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传统的粮食生产比重降低”说明农业和市场联系加强,这体现了农产品商品化程度的提高,故D正确;“传统粮食生产比重降低”不能说明农业生产出现衰退,故A错误;明清时期,人口大大增长,粮食需求应该加大,故B错误;经济作物的广泛种植会带来农业收益的增加,故C错误。【考点定位】中国古

3、代农业••古代农业的发展••明清农业点睛:明清社会转型是新高考的热点问题,本题考查到了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明清社会经济的转型表现有:赋税制度的调整、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高产农作物引进、租佃制盛行、人口增长、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商帮和长途贩运贸易兴盛、江南工商业市镇兴起、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朝贡贸易、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等。3.我国古代有许多农业谚语,如“小满前后,种瓜种豆”、“麦要浇芽,菜要浇花”、“小暑不种薯,立伏不种豆”等。这体现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的A.“精耕细作”特点B.“重农抑商”思想C.“自给自足”形态D.“靠天吃饭”观念【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没有提到农业

4、的地位,不能体现重农抑商思想,排除B;材料中也没有提到天气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不能体现靠天吃饭的观点,排除D;材料没有反映农产品主要是满足家庭和社会单元的需要,排除C;材料中“小满前后,种瓜种豆”和“小暑不种薯,立伏不种豆”是指不违农时,“麦要浇芽,菜要浇花”是指要掌握灌溉时机,这些都是传统农业生产技术,属于精耕细作范围,故选A。4.明清时期,出现了不少著名的产棉区,如山东东昌府所产棉花,“商人贸于四方”;江苏松江府一些地区种棉花的占百分之七八十。……商品经济向农村延伸,江浙地区以工商业著称的市镇,蓬勃发展。对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B.工商业市镇兴起C.经济作

5、物种植区域化、规模化D.农产品日益商品化【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资本主义萌芽的特征是雇佣关系形成,材料未涉及雇佣关系,故A错误,符合题意;材料“江浙地区以工商业著称的市镇,蓬勃发展”反映了工商业市镇兴起,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材料“不少著名的产棉区”反映了经济作物种植区域化、规模化,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材料“商品经济向农村延伸”反映了农产品日益商品化,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资本主义萌芽的含义和特征,再紧扣材料关键信息,对选项逐一分析判断,即可得出符合题意的答案。5.唐朝后期出现了“食券”和“飞钱”。府兵可在家乡用粮食交换食券

6、,然后在服役地区用它买食物。“飞钱”亦称“便换”“便钱”,商人在京城购买政府发放的凭证,把它们递交给各地方财政部门时,就可以拿到相等数额的钱。这些现象反映了当时A.具有交易凭证功能的纸币产生B.政府的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C.经济的发展催生新的金融业务D.商人的社会地位有了显著提高【答案】C【解析】【详解】商品经济发展,推动了金融业的发展,唐朝后期出现了“食券”和“飞钱”,故C正确;北宋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A;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政府的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排除B;材料反映唐朝金融领域出现的现象,无法体现商人的社会地位有了显著提髙,排除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

7、信息是“唐朝后,期出现了‘食券’和‘飞钱’”,联系唐朝商品经济发展的史实分析解答。6.唐大中九年卢求在《成都记序》中对扬州、益州进行了比较:“大凡今之推名镇为天下第一者,日扬、益,以扬为首,盖声势也。人物繁盛,悉皆土著,江山之秀,罗锦之丽,管弦歌舞之多,伎巧百工之富,其人勇且让,其地腴以善熟,较其要妙,扬不足以侔其半。”下列与“其”繁盛密切相关的是A.大运河的开通B.南诏的影响C.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D.都江堰的作用【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扬一益二”指的是扬州和成都。根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