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甸方言单字调实验研究

施甸方言单字调实验研究

ID:44606354

大小:41.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0-24

施甸方言单字调实验研究_第1页
施甸方言单字调实验研究_第2页
施甸方言单字调实验研究_第3页
施甸方言单字调实验研究_第4页
施甸方言单字调实验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施甸方言单字调实验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施甸方言单字调实验研究摘要:本文采用实验语音学的理论对云南省施甸县方言单字调从音高、音长的角度进行研究。用实验的方法获取其单字调的基频并进行归一化处理,然后转化为五度值。实验证明,施甸方言单字调中只有三个声调:阴平调、阳平调和去声调,没有上声。其实验调值为阴平55,阳平25,去声21,其上声归入阴平调类中,调值也是55。关键词:施甸方言单字调实验研究咅高咅长汉语是有声调的语言。语音的四个物理属性是:音高、音强、音长和音色。声调是一种相对音高,能区别意义。本文在施甸方言单字调的实验研究中,主要对声调的音高和音长进行实验分析。本文录音对象冇三名,发音人一刘文翠,女,62岁,农民,施甸县仁和镇人,小

2、学学历,从未离开过施徇县。发音人二张耀其,男,58岁,农民,初中学历,施甸县山旺镇人,从未离开过施甸县。发音人三陈跃京,女,51岁,农民,施甸县仁和镇人,小学学历,从未离开过施甸县。需特别说明的是,本文中所用到的调查样本都来自发音人一的,发咅人二和三的主要起对比、参考作用。一、施甸方言单字调音高研究音高是指声音的高低,它取决于发音体振动的快慢。汉语中的声调就是由音高决定的。(一)施甸方言四声的音高从《方言调查字表》中,看古调类在施甸方言单字调中的演变情况,可以看出施甸方言的阴平由中古清声母的平声和清声母和次浊声母的上声演变而来;阳平由屮古浊声母平声和入声字演变而来;去声由屮古去声字和全浊声母的

3、上声演变而来。施徇方言声调系统中无上声,其上声归入其阴平。古入声在施甸方言中都归入了阳平,这是云南汉语方言的共同特点、。根据表一对施甸方言四声的音高进行调查。表一施甸方言单字调查表下面从四个调类,看发音人一的情况(下面四幅图为施何方言单字调四声样本图)。1.阴平调2•阳平调3.上声调4.去声调通过分析,我们得知:施甸方言阴平调六个样本(妈、摸、遮、衣、乌、躯)的高平调调形很明显,再看另外两名发音人的发音情况,也是高平调形。取值时,去掉弯头、弯尾,取中间较为平稳的那一段作为阴平调的声学参数。所以可以发现阴平调发音样本的调域在340Hz〜380Hz之间,音高变化相差40Hzo施甸方言阳平调六个样本

4、(麻、磨、哲、移、无、渠)音高大体在280Hz〜220IIz范围之间变化,音高变化幅度为60Hzo阳平调六个样本均表现为降调调形。另外两名发音人的发音也表现为降调调形。施甸方言上声调样本(马、抹、者、以、五、取)的调域大致在330I1Z-375Hz范围之间变化,音高变化幅度为45Hz,和阴平调相比,两个调类只相差5Hz,而且都是平调调形。可以看出,施甸方言里的上声归入其阴平。在对比另外两名发音人的样木图后可以得到相同的结论。施甸方言去声调样本(骂、末、这、义、务、去)调域大致在265Hz〜430Hz范围之间变化,音高变化幅度为165Ilzo在对比另外两名发音人的样木图后可以得到相同的结论。(-

5、)单字调基频的均值、T值和五度值实验证明,人耳对音高差别的感知是呈对数型的,耍准确地测定调值,首先要测出每个音高图的各个音高变化的频率值并把这吐频率值换算成对数值,然后找出最高频率的对数值与最低频率的对数值,根据T二换算T值和五度值。x就是测量点的频率;?、b分别是全部音高频率均值中的最人值和最小值;最后计算出来的T值用五度值来划分,按照0〜0.99相当于1度,1.0-1.99相当于2度,2.0〜2.99相当于3度,3.0-3.99相当于4度,4.0-5.0相当于5度的标准,最后进行五度值划分,这样才能测定具体调值。对上面四幅音高图逐一测量,记录各自数据,制成下面各组单字的特征点的音高频率数据

6、表:表二施甸方言单字特征点基频数据表表二“?、。、e、i、u、U”是各单字样本的主要元音;“平均值”用所有特征点相加除以其个数而得;“对数值”可在Excel里插入函数,用其计算公式算出。很快就得出四声各个特征点的基频均值和对数值,下面用T二来计算T值。看表二,得知lg?=2.59;lgb=2.36O将这些数值一一代入T值公式计算阴平调测量点一(x)2.57的T值,所以2.57的T值就等于4.57:测量点二也是2.57,其T值也是4.57o再进行五度值划分,4.57相当丁•5度。最后实验结果表明:施何方言阴平调五度值为55,阳平调的为21,上声调的为55,去声调的为25。得出结论:施甸方言确实没

7、有上声,其上声归入其阴平。二、施甸方肓单字调咅长研究音长是声音的长短,它取决于发音体持续振动的时间。下面对施甸方言在各个调类的音长进行进一步的实验分析,得到下表(单位时间秒“s”):表三中?、o、e、i、u、11是韵母。“平均值”用所有测量而得的音长点相加除以其个数。从表三分析发现施甸方言在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调类所表现岀来的音长特点是:上声调音长最长,去声调音长最短,两者平均音长相差0.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