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湖南师大附中2019届高三历史月考试卷(六)(含解析)

湖南省湖南师大附中2019届高三历史月考试卷(六)(含解析)

ID:44606591

大小:94.56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10-24

湖南省湖南师大附中2019届高三历史月考试卷(六)(含解析)_第1页
湖南省湖南师大附中2019届高三历史月考试卷(六)(含解析)_第2页
湖南省湖南师大附中2019届高三历史月考试卷(六)(含解析)_第3页
湖南省湖南师大附中2019届高三历史月考试卷(六)(含解析)_第4页
湖南省湖南师大附中2019届高三历史月考试卷(六)(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湖南省湖南师大附中2019届高三历史月考试卷(六)(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湖南省湖南师大附中2019届高三历史月考试卷(六)(含解析)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第1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术试卷上无效。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I卷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4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汉朝政论家仲长统议论某

2、一制度说:“光武皇帝愠数世之失权,忿强臣之窃命,矫枉过直,政不任下,虽置三公,事归台阁。自此以来,三公之职备员而已。”材料表明这一制度A.从光武帝开始实行B.台阁官员位高权重C.是皇权扩张的结果D.是中央与地方博弈【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虽置三公,事归台阁。自此以来,三公之职备员而已”反映了东汉尚书台逐渐成为参与决策和发号施令的中枢机构,三公权力逐渐减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削弱相权、加强皇权的结果,故C正确;仅凭材料信息不能说明该制度从光武帝开始实行,故A错误;台阁官员权力的变化仍然是加强皇权的结果,故B错误;材料未涉及中央

3、与地方的关系,故D错误。【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信息“虽置三公,事归台阁”,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削弱相权、加强皇权的角度入手,即可排除无关选项。2.宋史专家漆侠指出,我国古代城市往往随着政治军事中心的转移而表现出它的盛衰。北宋灭亡,汴京也随之而萧然一空;南宋灭亡,临安也失去了往昔的光彩和繁华。这说明A.城市发展受制于政治因素B.城市的经济职能薄弱C.两宋时期的城市发展艰难D.城市有其发展的周期【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古代城市往往随着政治军事中心的转移而表现出它的盛衰”反映了政治军事因素制约着城市经济的发展,故A正确

4、;材料反映的是城市的经济职能受到政治军事因素制约,故B排除;两宋时期的城市并不都是发展艰难,而是受制于政治因素,故C错误;材料主旨不是反映城市有其发展的周期,而是强调政治军事因素的制约,故D错误。3.明清时期的江南儒家士大夫往往吟诗作画、刻经讲道、吃斋念佛、奇门遁甲,不问苍天问鬼神。儒家士大夫在朝廷排斥佛教、道教,但回到江南乡镇却和僧人、道士关系密切。这种矛盾现象表明A.开始出现“三教合一”局面B.儒与佛、道有很多共通性C.明清儒家士大夫爱好广泛D.程朱理学世俗化、普及化【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家士大夫往往吟诗作画、刻经讲道、吃

5、斋念佛、奇门遁甲,不问苍天问鬼神……回到江南乡镇却和僧人、道士关系密切”反映了当时儒家与佛、道的融合,说明儒与佛、道有很多共通性,故B正确;明清之前已经开始出现“三教合一”局面,故A错误;材料主旨不是反映明清儒家士大夫爱好广泛,而是儒家与佛、道的融合,故C错误;材料未涉及程朱理学世俗化、普及化的信息,故D错误。【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信息“家士大夫往往吟诗作画、刻经讲道、吃斋念佛、奇门遁甲”,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儒家与佛、道的融合的角度出发,同时排除时间不符合的选项,即可得出正确答案。4.古代东亚,形成了以中国为中心的“万国来

6、朝”“天下共主”的国际秩序模式,称为朝贡体系。鸦片战争后,西方国家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条约,在中国建立起新的中外关系模式,称为条约体系。这两种关系体系A.均为前资本主义时代的国际关系体系B.是平等与不平等两种外交关系的反映C.体现了王道与霸道不同交往观念的差异D.符合主权国家观念及其相应的国际秩序【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条约体系属于资本主义时代的国际关系体系,故A错误;朝贡体系也不是平等的外交关系,故B错误;朝贡体系重在天朝上国、宣扬国威,体现了王道观念,条约体系以列强殖民侵略为前提,体现了霸道观念,故C正确;条约体

7、系伴随殖民侵略,侵犯了被侵略国的主权,不符合主权国家观念及其相应的国际秩序,故D错误。5.1913年中国各政党社团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具体统计如下表。这反映出A.中国政党政治逐渐完善B.政党决定中国政治走向C.中国政局陷入混乱状态D.辛亥革命推动民主进程【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数据反映了1913年中国各政党社团数量较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1年辛亥革命,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这推动了政治民主进程,故D正确;材料数据并不能说明中国政党政治逐渐完善,故A错误;政党并不是中国政治走向的决定性因素,故B错误;各政党社团数量较多也不能说

8、明中国政局陷入混乱状态,故C错误。6.1925年,中共“四大”决议指出:“我们参加民族运动……若是忘了无产阶级在民族革命中自己阶级革命之准备,而沉溺在资产阶级性的民族德谟克拉西运动中,便遗无产阶级不容易挽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