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在医院临床应用

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在医院临床应用

ID:44608667

大小:28.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0-24

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在医院临床应用_第1页
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在医院临床应用_第2页
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在医院临床应用_第3页
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在医院临床应用_第4页
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在医院临床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在医院临床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在医院临床应用[摘要]简单介绍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系统工作原理、组成、分类和技术标准,针对当前医院信息化、数字化建设和发展的需求,介绍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在医院临床的应用和发展趋势。[关键词]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医院临床;应用[中图分类号]R197E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7210(2010)02(b)-147-02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RFID)是一种新兴的、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数据信息,利用

2、射频方式进行非接触双向通信,以达到识别,无须人工干预、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可在任何恶劣环境中工作,并可同时识别多个目标对象。由于RFID技术具有操作快捷方便、使用寿命长、远距离读取、加密标签数据、存储数据容量大、支持写入数据、抗污染能力和抗干扰强、防水、防磁、耐高温等优点,目前已广泛应用于火车监控、高速公路自动收费、智能交通管理、门禁系统、金融交易、畜牧管理、仓储管理和车辆防盗等领域。随着RFID技术不断发展和完善,该技术已开始应用于医疗、保健、公共卫生、药品监管[1]、血液、卫生材料、医疗器

3、械的生产、配送、防伪、追溯及远程医疗监控[2]等卫生领域,为医院实现信息化、数字化带来革命性的变化。1RFID系统组成RFID系统一般可分为硬件组件和软件组件两个部分。硬件组件是由电子标签(Tag)、阅读器(Reader)组成,电子标签是一个微型的无线收发装置,其内保存有数据,当读写器查询时它会发送数据给读写器。读写器是一个捕捉和处理标签数据的装置,同时还负责与后台处理系统接口。软件组件包括RFID系统软件、RFID中间件、后台应用程序。RFID系统软件是在标签和读写器之间进行通信所必需的功能集合。RFI

4、D中间件是在读写器和后台处理系统之间运行的一组软件,它是标签和读写器上运行的RFID系统软件和在后台处理系统上运行的应用软件之间的桥梁[3]。2RFID工作原理及框架阅读器将要发送的信息,经编码后加载在某一频率的载波信号上经天线向外发送,进入阅读器工作区域的电子标签接收此脉冲信号,卡内芯片中的有关电路对此信号进行调制、解码、解密,然后对命令请求、密码、权限等进行判断。若为读命令,控制逻辑电路则从存储器中读取有关信息,经加密、编码、调制后通过卡内天线再发送给阅读器,阅读器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解调、解码、解密后

5、送至中央信息系统进行有关数据处理;若为修改信息的写命令,有关控制逻辑引起的内部电荷泵提升工作电压,提供擦写EEPROM中的内容进行改写,若经判断其对应的密码和权限不符,则返回出错信息。1RFID在医院的应用基于RFID的工作原理开发并应用于医院有以下几方面:3.1婴儿的保护和识别人口贩子偷盗新生儿事件时有发生,如果我们利用RFID技术在医院对新生儿进行定位、追踪和身份识别,只要给妈妈和宝宝戴上利用RFID技术特制的电子腕带,一旦宝宝离开了规定活动范围,系统就会自动报警。而且在辖区范围内,能及时确定婴儿的具

6、体位置,能有效防止婴儿在医院内被有意或无意的调换,甚至被盗走,以减少刑事犯罪,回避管理风险。3.2医疗器械的管理医疗器械、卫生材料都是与患者直接相关的用品,管理不善会造成严重后果。如今一些不法分子把一些用过的医疗器械重复的给另一个患者使用,一可以造成交叉污染,二由于重复使用造成器械质量严重下降,给人民群众的医疗安全带来很大隐患。医院利用RFID技术给每件医疗器械增加一个电子标签,进行动态管理,随时跟踪、监测、了解医疗器械的基本信息、使用状况,尤其是植入人体的医疗器械进行定位、防伪,从而达到了对医疗器械规范

7、化、科学化管理。3.3药品的管理药品的管理事关千家万户,其质量要求十分严格。传统管理方式比较复杂,医务人员从调制药品到患者服用或注射的过程中,对于患者的身份、所用药物名称与剂量等也较容易出错,医院利用RFID技术可以轻松解决上述问题,有效地杜绝假冒伪劣药品、用药错误、药品过期等问题的发生[4]。在需要追踪某类产品在流通过程中的状态以及追溯某个环节的责任时,能够更准确、更方便地提供信息,便于迅速采取措施,从而大大提升患者的用药安全,提高工作效率。3.4血液管理医疗机构中的血液管理非常复杂,血液管理涉及采集、

8、运输、存储和使用等诸多环节,由输血引起的安全问题也是触目惊心的。原来在手工模式下很难追踪的事件,医院可以利用RFID技术,全程跟踪记录献血者的信息,采血时间,血液在血库的调入、调出,血液使用者的信息等,从而实现“从输血者到用血者”、“从血管到血管”的跟踪管理,做到实时跟踪血液信息,最大限度地避免风险和消除错误。3.5传染病管理如何有效防治鼠疫、霍乱、SARS、甲型H1N1流感等重大传染性疾病对人类的危害,是医院必须高度重视并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