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作文教学的现状与对策

小学作文教学的现状与对策

ID:44609164

大小:17.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24

小学作文教学的现状与对策_第1页
小学作文教学的现状与对策_第2页
小学作文教学的现状与对策_第3页
小学作文教学的现状与对策_第4页
资源描述:

《小学作文教学的现状与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小学作文教学的现状与对策【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现状;对策【中图分类号】G62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0463(2016)23-0085-01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在写作教学中应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一、小学作文教学的现状1•

2、作文脱离生活,凭空捏造。小学生作文往往采用流水账的记法,无话可说,没内容可写,无情可抒。即使是东拼西凑勉强完成一篇习作,也是乱写一通,堆砌材料,内容空洞,难以写出细节和具体感受。究其原因,主要是作文教学与现实生活严重脱节,学生的作文成了无源之水。2.存在两种极端。一是教师包办,以固定模式为主。由于受习惯和定式教学的影响,在作文教学中,教师生怕学生写不好作文,从备课开始就在作文命题、审题立意、文章结构、选择素材等各方面包揽。在教学时将这些内容一一呈现给学生,并不考虑学生是否真正消化吸收。学生只能按教师设计好的“图纸”砌砖,完全剥夺了学生习作

3、的自主权。二是放任自流,缺少积累。有些教师对学生写作文不做方法指导,不讲体裁要求,盲目地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写作,总认为学生无所羁绊地写作能写岀富有个性的文章来,其结果是学生无从下笔,作文往往文不对题,读者不知所云。学生中普遍存在谈“文”色变的现象,对写作充满畏惧、排斥和应付的消极心理。身处竞争的社会,虽然许多家长认识到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但仍有一大部分家长对孩子的课外阅读不够重视,认为看课外书对提高成绩没什么用,学生没有养成读书的好习惯,加之缺乏系统的阅读指导,使学生的语言积累少。没有“读书破万卷”,又何来“下笔若有神”?二、提高小学作文教

4、学的对策1.作文与生活相结合,观察生活,联系生活。首先要让学生学会观察的方法,养成观察生活和细节的习惯。观察是认识的源头,写作的起点。教师要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观察并细心观察周围的人、事、景,要让每个学生都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和一颗敏感的心。教给他们观察社会、观察生活、认识事物的方法,促使他们逐步养成观察的习惯。其次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从生活中提炼素材。要引导学生勇于去体验生活,在生活中发现美,提高对生活的认知水平。为了让学生的习作能更好地取材于生活,可让学生坚持写日记,把自己感受最深的事,或者所见所闻写成日记。等到要写作文时,可

5、以把平时写的相关日记进行加工,从而形成一篇好作文。2.加强思维训练,打破思维定势,训练学生作文的联想和想象力。教师要抓住小学生喜欢异想天开这一心理,借助语文教材诱导和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力。如,让学生改写古诗《赠汪伦》,联想和想象一下李白与好朋友的分别是怎样的难分难舍,会有哪些语言与心理活动,引导学生把朋友间依依惜别的深情通过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也可以续写结尾,如,学了《穷人》一文,可以引导学生联想、想象桑娜夫妇多了两个孩子以后的生活境遇,会产生什么结局,任由学生淋漓尽致地发挥;也可以变换思维角度去联想和想象,通过变换角度拓宽学生的思

6、维空间。3.善用激励评价,结合教师评改,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特级教师于永正曾说过,“准备一百顶高帽,送给学生。”这对我们作文评价的启发特别大。采用赏识评价,能为各类不同学生创设成功的快乐。在作文评价时,只要学生在原有起点上有进步,就应在评语里充分肯定,哪怕是一个词或一个句子。在面向全体学生的激励评价上,采用作文评语的方式,将表扬肯定的话写在作文后面,对于不足的地方,口头指出,学生认可了,就自己记录下来。这样,在他们的本子上,留下的都是教师肯定的评价。每翻阅一次,学生就增添一份自信,多了一些成就感。有人曾说过:不要怕土地坚硬,只要你有手,土地

7、就是软的;不要怕路途遥远,只要你有腿,路途就是近的;不要怕高山耸峙,只要你有毅力,峰顶就在眼前;不要怕长夜漫漫,只要你能忍耐,光明就将出现。作文教学也一样,只要教师多摸索、多反思,即使困难再多、路途再远,也同样能收获秋天的喜悦。编辑:马德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