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第二中学2018_2019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文(无答案)

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第二中学2018_2019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文(无答案)

ID:44616753

大小:32.23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24

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第二中学2018_2019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文(无答案)_第1页
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第二中学2018_2019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文(无答案)_第2页
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第二中学2018_2019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文(无答案)_第3页
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第二中学2018_2019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文(无答案)_第4页
资源描述:

《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第二中学2018_2019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文(无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第二中学2018-2019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文(无答案)一、选择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每小题有唯一正确选项,请把正确选项填在答题卷上)1.面对“礼崩乐坏”的社会现实,孔子提出“仁”和“克己复礼为仁”等思想;孟子认为道德修养是圣人才德的重要组成部分;荀子提出君子“至德”的实现是遵循道德的结果。据此可知,他们都强调A.道德自律理应是个体的自觉追求    B.独立平等是个体道德自律的前提C.只有道德自律才能建立和谐社会    D.诸侯国君是社会道德自律的楷模2.有学者认为,西方近代科学发展所需的一些因素在先秦诸子百家思想中已经

2、萌芽,比如,儒家的社会伦理化、墨家的实践经验化(实验技艺方法)、禅宗的概念澄清化(理论思维顿悟)和道家的系统逻辑模式(全息结构模型),以及一些技术发明的原型等。这一观点A.背离了先秦诸子百家的思想内容    B.准确评价了诸子百家的历史价值C.有益于拓展认知传统文化的视野    D.夸大了先秦诸子百家思想的作用3.《庄子·天道篇》:“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荀子·天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两者都强调A.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B.顺应自然,无为而治C.

3、世间万物都是相对的D.天人感应,天人合一4.商鞅师承儒家,却转行法家之道,他在《商君书·画策》中说:“仁者能仁于人,而不能使人仁,义者能爱于人,而不能使人爱,是以知仁义之不足以治天下。”这说明当时A.儒家与法家追求的目标相悖     B.儒法在实践中出现融合倾向C.法家意识到教化作用的局限      D.以仁义治天下成为主流意识5.“黄老”之称,始见于汉代史籍,但按照《史记》记载,“黄老之学”在战国时期的存在应该是确定无疑的,目前国内外大多数相关学者都对“黄老之学”在先秦的存在给予了肯定。由此可见,汉初奉行“黄老之学”A.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4、B.取决于先秦政治思想的流传C.受司马迁的影响比较大        D.根植于先秦的历史文化传统6.董仲舒指出,汉代自开国以来,特别是武帝登基以后,忧国情深,一心求贤,其精神可媲美于尧舜,但却一直不能达到目的,关键在于平时没有注意养士。为此,他建议汉武帝A.实行察举制B.独尊儒术C.颁布推恩令D.兴办太学7.西汉中期以后,皇帝在下达诏令时,动辄引经据典。而司法官吏在决议时也常常追求“应合古义”,从而在司法领域出现了一股“春秋决狱”之风。该现象反映出A.司法官吏判案依据是四书五经    B.皇帝的诏令必须符合司法程序C.司法成为皇帝专制统治的工具     D.

5、儒学成为治国理政的重要依据8.炼丹家们距离真正的发明火药其实只有一步之遥,但这最后的门槛他们却不曾迈过去。在他们的著作中甚至谆谆告诫人们,在炼丹中要防止硝、硫、炭合炼时所造成的火灾。据此判断,制约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主要因素是A.统治者对工艺的漠视B.思想观念和创新意识C.社会发展需求的不足D.科技发展基础的薄弱9.据表可以得出的正确认识是史料出处至于缮写、模勒(雕刻之文),铉(炫)卖于市井,或持之以交酒茗者,处处皆是 《白氏长庆集·序》(824年) 中和三年癸卵夏(883年)……阅书于重城之东南,其书多率雕版印纸,漫染不可尽晓 《家训序》 咸通九年(868年

6、)四月二十五日,王瑜为二亲敬造普施 1899年敦煌发现雕版印刷品《金刚经》 A.文献史料的主观性须甄别使用     B.不同史料导致历史真相多样化C.雕版印刷术在唐代已得到应用     D.历史结论必须要依靠考古证实10.历史学家钱穆曾说:若从现代观念言,朱子言格物,其精神所在,可谓既是属于伦理的,亦可谓属于科学的,其“科学”主要表现在A.属于唯物主义的范畴B.通过实践方式探求理C.用伦理纲常维护统治D.强调人具有正当私欲11.程朱学派与陆王学派虽然存在着严重的分歧,但他们在理想方面却存在着一致性。其一致性表现在A.重建儒家文化的新秩序,以安定社会B.融合释

7、道儒观念,以求达到三教一统C.强调经世致用之功,致力于政治改革D.将理学向下通俗化,以觉醒庶民大众12.明朝理学家王艮认为“百姓日用即道”。“愚夫愚妇”都“能知能行”,“百姓日用条理处,即是圣人之条理处”,“圣人之道,无异于百姓日用,凡有异者,皆谓之异端”。这表明王艮的思想A.形成思想解放潮流B.体现民本主义色彩C.适应资本主义发展D.突出实用主义特征13.明朝中期以后,京城及江南地区,雕印出版个人著作之风盛行,有人谑称:“老童(生)、低秀(才),胸无墨、眼无丁者,无不刻一文稿以为交游酒食之资。”士大夫间也流行将书籍作为礼物。这种现象可以说明当时A.学术文化

8、水平迅速提升B.士人的地位显著提高C.经世致用思想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