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临床医学专业中医学重点

本科临床医学专业中医学重点

ID:44619044

大小:74.13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0-24

本科临床医学专业中医学重点_第1页
本科临床医学专业中医学重点_第2页
本科临床医学专业中医学重点_第3页
本科临床医学专业中医学重点_第4页
本科临床医学专业中医学重点_第5页
资源描述:

《本科临床医学专业中医学重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名词解释1.神:2.同病异治:3.木火刑金:4.反治:5.君药:答案:1.神:广义是指高度概括的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狭义是指人的神志、意识、思维活动。2.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病情的发展和病机的变化以及邪正消长的差异,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治疗上应根据具体情况应用不同的治法加以治疗。3.木火刑金:金克木,但木行太过,金行之力不足以克木,反被木侮,此乃“木火刑金”。4.反治:是顺从疾病的假象而治的治疗法则,又称“从治”,“从”是指采用方药的性质,顺从疾病的假象而施治,常用“热因热用”、“寒因寒用”、“塞因

2、塞用”、“通因通用”。5.君药:是方剂中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其药力居方中之首,是方剂中必须具有的药物。填空1.六腑包括胆、胃、大肠、小肠、—、膀胱,属于六腑又属于奇恒之腑的脏器是—。2.正常舌象概括为o3•临床针灸常用的体位有、、、、o4.基本的治法包括汗、吐、下、和、温、、补、消“八法”。5.红舌主证。答案:1.三焦胆。2•淡红舌,薄白苔°3.仰卧位、侧卧位、俯卧位、仰靠坐位、俯伏坐位「4•漬。5.蛊。三、简答1.请简要说明藏象学说的立论特点?2.请简述人参的功效和主治?3.请简述舌苔苔色分哪

3、几种?各主何种病证?答案:1•答:(一)生理概念的形成1.古代解剖知识的综合。2•长期以来对人体生理、病理现象观察。3•应用阴阳五行基本观点分类整理。(二)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1.以五脏为中心的人体自身的整体性。2•五脏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三)脏腑是高度综合的机能单位,脏腑不仅是解剖概念,而是高度综合的机能单位。2.答:1.益气固脱主治气虚欲脱2.大补元气3.益气活血4.益气摄血主治元气不足主治血行无力主治气虚失摄5•益气健脾:主治脾虚证;6•益气补肺:主治肺气虚弱;7•益气生津:主治热病伤津;8•益气安神:

4、主治心气不足;3•答:白苔:主表证、寒证、湿证;黄苔:主里证、热证;灰黑苔:主里热、里寒之重证。四、论述1.六味地黄丸与金匮肾气丸的组成、功用、主治有何不同?2.请说明肝胆湿热的证候及病因病机?答案:1.六味地黄丸:组成:熟地山萸肉山药茯苓泽泻丹皮功用:滋补肾阴主治:肾阴虚证。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耳鸣耳聋,盗汗,遗精,消渴,骨蒸潮热,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沉细数。金匮肾气丸:组成:干地黄山药山萸肉泽泻茯苓丹皮桂枝附子功用:补肾助阳主治:肾阳不足证。半身以下常有冷感,少腹拘急,小便清长,阳痿,舌淡苔薄白,脉沉细。

5、2.肝胆湿热:证候:胁肋胀痛,口苦纳呆,呕恶腹胀或见身目发黄,发热,或见阴囊搔痒,小便短黄,带下赤白酸臭,外阴搔痒。病因:感受湿热之邪或嗜酒肥甘,酿生湿热。病机:湿热蕴于肝胆,肝气疏泄不利胁肋胀痛,脾胃升降失常,中焦气乱,呕恶腹胀纳呆,湿热熏蒸胆汁外溢口苦身目发黄,肝经绕腹环阴器,湿热下注则带下赤白酸臭,外阴搔痒。名词解释1.相乘:2.相侮:3.汗法:4.正治:5.相恶:答案:1.相乘:是指五行之间相克太过的异常变化。相乘的次序同相克:木乘土、土乘水、水乘火、火乘金、金乘木2.相侮:是指五行之间反向克制的异常变

6、化。又称反克。相侮的次序与相克相反:木侮金、金侮火、火侮水、水侮土、土侮木。3.汗法:也叫解表法或解肌法,是运用发汗解表的方药,以开泄腸理、调和营卫、逐邪外出、解除表证的一种治疗方法,它适用于一切外感疾病初起,病邪在表,症见恶寒发热,头痛身疼,苔薄脉浮等4.正治:是逆其疾病证候性质而治的一种常见的治疗法则,又称“迁治”,“逆”是指利用方药的性质与疾病的性质相反,如临床上常用的“热者寒之”、“寒者热之”、“虚则补之”、“实则泄之”。5.相恶:一种药物能破坏另一种药物的功效,使其作用减弱,甚至消失的一种配伍,谓相恶

7、。填空1.用阴阳指导疾病治疗当调整阴阳,补其损其o2.督脉在生理上能总督一身阳经,故又称“”。3•胸穴包括、、及三大类。4•胸穴的主治规律有、近治作用和特殊作用。5•针刺的角度有、和o答案:1•不足有余C1.阳脉之海2.十四经穴经外奇穴阿是穴。3.远治作用。4.曲、MMWo简答1.请简述五色各主何种病证?2.请简要说明心主血,脾统血,肝藏血有什么不同?3.请简述黄苓、黄连、黄柏的功效与主治有何异同?答案:1■答:青色:主寒、痛、瘀血、惊风;赤色:主热;黄色:主湿、虚、黄疸;白色:主虚、寒、失血;黑色:主肾虚、水

8、饮、瘀血。2.答:心主血液的生成和血液的运行;脾统摄和控制血液行于脉中不溢于脉外;肝贮藏血液调节血量防止出血。3.答:相同点:黄苓、黄连、黄柏都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都能治疗实火湿热及热毒证。不同点:黄苓:偏于上焦:主治肺火咳嗽清热安胎:主治胎动不安黄连:偏于中焦:主治呕吐泻痢善清心火:主治热病心烦黄柏:偏于下焦:主治下焦湿热的小便涩痛主治下焦湿热的下肢疼痛善清肾火:主治阴虚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