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聋(突发性耳聋)中医临床路径

暴聋(突发性耳聋)中医临床路径

ID:44619239

大小:48.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0-24

暴聋(突发性耳聋)中医临床路径_第1页
暴聋(突发性耳聋)中医临床路径_第2页
暴聋(突发性耳聋)中医临床路径_第3页
暴聋(突发性耳聋)中医临床路径_第4页
暴聋(突发性耳聋)中医临床路径_第5页
资源描述:

《暴聋(突发性耳聋)中医临床路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暴聋(突发性耳聋)中医临床路径暴聋(突发性耳聋)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突发性聋的患者。—、暴聋屮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暴聋(ICD10:BRE070)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突发性耳聋(SD)(ICD10:H91.201)(二)诊断依据(参照国家十一五重点专科暴聋诊疗方案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根据西医突发性耳聋诊断标准(参照2005年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制订的突发性聋的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参照1994年6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0

2、(1)突然发生的听力损失,可在数分钟、数小时或3天以内;(2)非波动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可为轻、中或重度,甚至全聋。至少在相连的2个频率听力下降20dBHL以上。多为单狈IJ,偶有双侧同时或先后发生;(3)病因不明(未发现明确原因包括全身或局部因素);(4)伴耳鸣、耳堵塞感;(5)可伴眩晕、恶心、呕吐,但不反复发作;(6)除第八颅神经外,无其他颅神经受损症状。2.证候诊断参照“国家屮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暴聋(突发性聋)诊疗方案”。暴聋(突发性聋)临床常见证候:(1)风邪外犯证:多因感冒或受寒之后,突发耳聋,伴鼻塞、流涕,或有头痛、耳胀闷,或有恶寒、发热

3、、身痛。检查:耳膜多无明显变化,或有轻度潮红,听力检查呈单侧或双侧感音神经性聋。舌质红,苔薄白,脉浮。(2)肝火上扰证:多由情绪刺激诱发,突发耳聋,耳鸣如闻风雷声,头痛眩晕,夜寐不宁,口苦咽干,面红目赤,烦躁郁怒,胸胁胀痛,便秘尿黄,舌红,苔黄,脉弦数有力。(3)痰火郁结证:突发耳聋,耳鸣耳闷,头重目眩,胸闷失眠,咳嗽痰涎,口淡无味,二便不爽,舌红,苔黄腻,脉滑数。(4)血瘀耳窍证:突发耳聋,耳鸣嘈杂,或伴眩晕,可有外伤、爆震史,舌质暗红或有瘀点,脉细涩。(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暴聋(突发性聋)诊疗方案”。1•诊断明确,第一诊

4、断为暴聋(突发性聋)。2•患者适合并接受屮医治疗。(四)标准住院日期:W14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按标准确诊为突发性耳聋,能配合研究治疗者。2、年龄18〜75岁,病程4周以内。(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2・的动态变化。(七)入院检查项目1•入院评估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血压(2)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月旨(3)凝血功能(4)心电图(5)胸部X线片(6)专科常规检查(7)纯音听阈测听检查(8)声导抗检查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听性脑干诱发电位检查、影像学检查(CT/M

5、RI)等。(A)治疗方法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1)风邪外犯证一一宣肺解表,散邪通窍一一宣肺通窍汤。麻黄、杏仁、防风、川茸、僵蚕、柴胡、路路通、石菖蒲、苍耳子、香附、甘草。每日1剂,分两次服用,并根据病情变化情况随证加减。风热者,去川茸,加金银花,连翘,蝉蜕,薄荷(后下),以疏风清热。风寒者,加荆芥,桂枝,以驱散风寒。伴鼻塞流涕者,加辛夷、口芷以宣通鼻窍;咳嗽痰多者,加陈皮、法・3・半夏、贝母以化痰止咳;耳内闭闷,如有物阻者,加白芥子、莱穗子以化痰通窍;伴咽干、咽痛、痰黄者,加黄苓、菊花以清热通窍。(2)肝火上扰证一一清肝泄热,开郁通窍一一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草、山

6、梔子、柴胡、黄苓、木通、滑石、甘草、茯苓、泽泻、车前子、生地、当归。临床上可加郁金、石菖莆、香附、川茸;便秘者,可加大黄;眩晕者,可加牡蛎、磁石。也可辨证选用丹梔逍遥散加减治疗。(3)痰火郁结证一一化痰清热,散结通窍一一清气化痰丸加减。陈皮、瓜篓仁、黄苓、茯苓、枳实、杏仁,胆南星、法半夏。临床上,也可辨证选用加味二陈汤加减治疗。(4)血瘀耳窍——活血化瘀,行气通窍——通窍活血汤加减。赤芍、川茸、桃仁、红枣、红花、老葱、鲜姜、麝香。临床上,常加石菖蒲、通草、路路通,或配合通气散加减治疗。也可辨证选用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2、中成药剂推荐:丹参注射液、金纳多注射液、葛根素注

7、射液、川茸嗪注射液、灯盏细辛注射液、脉络宇注射液、三七总皂背注射液(血塞通或血栓通)等静脉滴注。3、单方验方:(1)突聋汤:龙胆草、柴胡、川茸、桃仁、赤芍、甘草各10克,黄苓、梔子、香附、路路通,红花,石菖蒲。适应于郁怒伤肝、肝火上逆、・4・蒙蔽清窍者。大便秘结加大黄、芦荟以清热导滞;痰热壅盛加瓜萎仁、胆南星以清热化痰;火热尚轻时与逍遥散加减治之。(2)活血聪耳汤:桃仁10克,红花10克,川茸10克,赤芍10克,石菖蒲15克,葛根10克,生地10克,炙甘草20克。适用于血瘀耳者。4、针灸疗法:(1)针刺体针:耳门、听宫、听会、翳风等每次20分钟,每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