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 t 867-2007 银杏造林技术规程

db13 t 867-2007 银杏造林技术规程

ID:44619836

大小:108.71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0-24

db13 t 867-2007 银杏造林技术规程_第1页
db13 t 867-2007 银杏造林技术规程_第2页
db13 t 867-2007 银杏造林技术规程_第3页
db13 t 867-2007 银杏造林技术规程_第4页
db13 t 867-2007 银杏造林技术规程_第5页
资源描述:

《db13 t 867-2007 银杏造林技术规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ICS65.020.01B05DBI3河北省地方标准DB13/T867-2007银杏造林技术规程2007-11-28发布2007-12-13实施河北省质董爵技术Iv督局发布DB13/T867-2007前言本标准由河北省林业局提出。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河北政法职业学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师国洪、李银华、史聪平、李福双、李仲才、石建朝、贾征华、巩新清、张建社、齐跃强。DB13/T867-2007银杏造林技术规程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银杏人工植苗造林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人工植苗法营造银杏叶、材两用林和速生丰产用

2、材林。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LY/T1571国有林区营造林检查验收规则DB13/T528-2004速生丰产用材林建设技术规程3造林地选择选择土壤深厚肥沃、排灌水良好的冲积平原、河滩地、坡麓、沟谷等营造叶、材两用林或速生丰产用材林。4规划设计执行LY/T157

3、1。5造林整地5.1栽植前需进行平整土地,山地、丘陵地要修筑水平梯田。5.2平原一般沿南北向布设种植点,山地、丘陵地沿等高线(在水平梯田上)布设并呈品字形配置。5.3叶、材两用林采用带状整地,整地规格为60cm'^-100cmX60cm^80cm;速生丰产用材林采用穴状整地。整地规格为100cm'100cmX80cm'100cm;注意表土与心土分别放置。6苗木6.1苗木选择6.1.1选用无病虫害优良品种的苗木雄株进行造林。6.1.2采用裸根苗分级造林。必须选用I、IT级苗木。6.2苗木处理造林前对苗木

4、进行修根、浸水(清水浸泡1---2天)等处理,也可用浓度为100mg/L的PRA或ABT生根粉泥浆蘸根处理。7造林7.1造林季节7.1.1春季造林春季土壤解冻后、萌芽前进行,一般为3月至4月上旬。7.1.2秋季造林DB13/T867-2007秋末冬初造林,一般在10月末至11月初。7.2造林密度7.2.1叶、材两用林采用2-3年生银杏苗木营造纯林,造林密度5000株/hm2(株行距1mX2m)一25000株//hm2(株行距0.4mXlm)o7.2.2速生丰产用材林采用3--4年生银杏苗木营造纯林,造

5、林密度500株/hm2(株行距4mX5m)一1666株/hm2(株行距2mX3m)o7.3栽植7.3.,每坑施有机肥50kg,与表土充分混合后回填,灌溉。7.3.2其它执行DB13/T528-200408幼林抚育管理8.1松土除草8.1.,造林后应及时进行松土除草。8.1.2速生丰产用材林郁闭前每年3--5次,郁闭后每年2次。叶、材两用林视情况增加松土除草次数。雨后及灌溉后应及时中耕。8.1.3松土除草应做到里浅外深,不伤害苗木根系,深度一般为5cm^10cm,干旱地区应深些。8.2追肥土壤条件较差的

6、地方要注意追肥。对2---3年生幼树,每年追施尿素75k妙时一150k沙m2,4年生以上每年追施尿素150k妙时-300k沙耐。氮、磷、钾肥交替或混合使用效果显著。8.3灌溉造林后7d左右灌溉一次。速生丰产用材林每年至少需灌溉4-6次。推广覆草节水技术。8.4幼树管理栽后1一3年的幼树以整形为主,去除竞争枝、保留辅养枝。4年以上可逐步去除林冠下层枝条,保持冠高比2/3以上。叶材两用林,生长季采叶量最多为总叶量的1/2a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