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群建设方案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群建设方案

ID:44620349

大小:935.99 KB

页数:24页

时间:2019-10-24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群建设方案_第1页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群建设方案_第2页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群建设方案_第3页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群建设方案_第4页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群建设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群建设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群建设方案XXXX学院自动化学院20XX年门月1日一、建设基础1二、建设目标3(一)总体目标3(二)具体目标3三、重点建设内容5(一)完善体制机制建设5(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7(三)构建课程体系框架8(四)建设优质资源课程9(五)搭建创新育人平台11(六)打造卓越教学团队12(七)建设一流实训基地14(A)增强服务能力建设16(九)提升国际性影响力18四、标志性成果19五、经费预算20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群建设方案一、建设基础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群,是以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为核心,以电气自动化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和智能控制技术(智

2、能供配电方向)四个专业为支撑,整体专业建设水平位居黑龙江省前列。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2000年开设,2002年被批准为省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2006年通过省教育厅验收成为省级精品专业(工科首个),2007年被国家教育部、财政部评为国家重点示范建设专业;2010年通过了国家示范性院校建设专业验收;2011年与韩国京畿工业大学合作,共输送留学生114人。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2005年开设,2011年被评为省级重点建设专业。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2002年开设。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在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方向上衍生,2016年在黑龙江省首批开设。专业群在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方

3、面办出了特色、创出了品牌,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1.集群优势明显专业群与哈电集团、哈工大机器人集团、中航工业哈尔滨飞机制造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航发哈尔滨东安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大庆沃尔沃汽车制造有限公司、长安福特汽车制造有限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九研究所等省内80余家大型名企建立了校企合作长效机制;与京津冀等省外40余家知名企业建立了稳固的实习就业基地。专业群在校生1114人,已累计培养毕业生5千余人,省内就业率60%以上,近三年平均就业率95.8%02.师资力量雄厚专业群师资是首批省级优秀教学团队和科研团队。现有专任教师46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或

4、高级工程师)14人,“双师型”教师达90%o省级学科带头人1人,省级名师2人,全国农业职业教育教学名师2人,全国机械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自动化类(高职)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智能制造技术类专业委员会委员1人,黑龙江省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1人、委员4人。赴美、德、新加坡等培训达30人次。教学团队2012年获得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管理质量奖。1.教学设施先进专业群拥有教学设备总值4000余万元,实训场所建筑面积8000多平方米。世界五百强企业瑞士ABB集团与校方共同投资500多万元建成东北首家黑龙江省唯——家“ABB工业机器人应用创新中心”

5、(全国15家之一);教育部德马吉二期项目落户我院,校企共同投资500多万元建成以DMG五轴加工中心为代表的数控实训基地;已获批教育部与华航唯实、ABB、新时达工业机器人领域职业教育合作项目“工业机器人协同创新中心”o现拥有机械加工基地、焊接基地、智能制造、电工电子等校内实训基地5个,有涵盖柔性制造和智能控制的理实一体化实训室13个;拥有材料热处理、电工电子等基础实验室22个。2.教学成果丰硕2011年以来建有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主编高职高专规划教材20余本,获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14项。承担国家级、省级科研课题15项,获省级以上科研奖励10项,黑龙江

6、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4项。《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学习领域课程改革系列学材(教材)》获黑龙江省2011年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主持人山颖教授先后到全国兄弟院校和全国各类教育教学改革会议及培训班作了86场报告,覆盖全国500多所职业院校,培训教师5千余人次。3.大赛成果显著近三年专业群教师竞赛获奖18人次。学生参加国家级技能大赛8项,16人次获得国家级奖励;参加省级技能大赛55项,获得省级一等奖26项,100余人次获得省级奖励。在首届黑龙江省职业院校学生技术技能创新作品大赛中获得一等奖8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5项;在第9届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

7、大赛中荣获全国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师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有所提高。二、建设目标(一)总体目标主要面向黑龙江制造类企业,精准对接“龙江新产业体系建设”,以服务高端装备制造业为宗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深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和教学质量诊改机制建设;构建“校企融合、项目支撑、实践能力螺旋上升”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借助产教融合大项目,构建基于职业素质养成的“基础共用、核心分立、拓展选项”的课程体系;建设引入国际标准的优质核心课程和在线网络课程;将创新能力和工匠精神培养融入教学全过程,全面推进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改革;打造“名师引领,国际视野”的“教练型”

8、卓越教学团队;建设融理实教学、员工培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