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产业空间发展路径研究

济南产业空间发展路径研究

ID:44621656

大小:53.22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10-24

济南产业空间发展路径研究_第1页
济南产业空间发展路径研究_第2页
济南产业空间发展路径研究_第3页
济南产业空间发展路径研究_第4页
济南产业空间发展路径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济南产业空间发展路径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济南产业空间发展路径研究201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结构调整问题时使用了“腾笼换鸟”的提法,实际上这也是他的一贯思路。“腾笼换鸟”是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中一种战略举措的形象说法,意指把现有的传统制造业从目前的中心地带转移出去,再把适合中心地带发展的先进产业形态生产形式转移进来,以达到经济转型、产业升级的战略目的。济南作为一个老工业城市,历史上传统产业尤其是传统制造业占比重一直比较大,占据了宝贵的资源和发展空间,对环境保护和节水保泉也形成了很大的压力,制约了济南产业的发展。因此,济南实行产业发展空间置换,优化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促进济南产业发展转型升级,已经是势在必行。济南产业空间

2、布局发展现状分析(一)济南产业布局现状1.宏观发展格局基本形成。济南市经过多年“腾笼换业”、“退二进三”的产业调整,产业空间布局逐步优化。整体格局呈现由中心向外围扩散的局面,中心圈层以第三产业为主导,中间圈层以第二产业为主导,外冃层以第一产业为主导。城市中心区加快传统制造业外迁步伐,为现代服务业提供了更多空间,一城三区以服务业为主体的发展格局基本形成。老城区改造提升步伐加快,以泉城特色标志区、百年商埠区等为代表的文化旅游、商务休闲等产业迅速发展:东部新区奥体文博、贤文汉峪等片区加速崛起,金融商务、总部经济等产业快速聚集:西部新区以西客站、大学科技园、济西湿地片区为依托的文化创意、商务会展

3、、旅游休闲等产业逐步形成;滨河新区商贸物流业改造升级步伐加快,旅游休闲产业初具雏形。章丘、历城、长清、济阳、平阴、商河等县域主体,积极承接中心城区产业转移,逐渐形成济南市工业的集聚高地和新兴增长极,章丘塔机、历城汽车零配件、长清压力容器、济阳食品、平阴玛钢、商河纺织等产业各具特色,错位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基本建立起以“一区六园”(市农高区、6个县级农业科技示范园)为龙头、都市园区为骨干、示范乡镇为支撑的园区配置体系O2工业集聚区成效凸显。济南市以10家省级以上工业园区为主要载体,加强园区基础设施配套与产业培育引导,初步形成了“高三区”的工业集聚发展格局。高新区形成了电子信息、生物医药

4、、交通装备、发电输配电装备四大产业,培育发展了浪潮集团、齐鲁制药、青年汽车、中电装备等知名企业。东部工业区,明水经济技术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初步形成了交通装备、机械制造、精细化工、食品饮料四大主导产业。临港开发区欧洲工业园特色园区建设初具规模。西部工业区,经济开发区机械装备集聚度日益提高,济南柴油机、巨能液压等骨干企业发展势头良好;平阴工业园依托玫德玛钢、福胶集团,形成了玛钢管件、阿胶食品等主导产业:槐荫工业园形成了以九阳为代表的智能小家电特色的主导产业,且以山东天岳为代表的碳化硅新材料产业极具潜力。北部工业区,化工产业园更名为新材料产业园,国家肢体材料技术中心等一批新材料项目加快

5、建设;济北开发区食品饮1=料、液压机械产业优势突出,获评“全国食品工业强县”、“中国液压升降平台之乡冬商河经济开发区为全市纺织服装基地,重点支持发展纺织服装产业。3服务业网络化格局日趋稳定。市中心城区商贸服务业繁荣发展,恒隆广场、万达广场、和谐广场等商业综合体及凯悦、喜来登、香格里拉等高档酒店相继落户,泉城路、英雄山等特色商业街区加快建设,淙口服装等商品交易市场、匡山等农产品批发市场改造升级,市域内商业网点达2・7万个,营业面积600万平方米。金融业初步形成东部金融新区、金融商务中心区、金融创新服务区、资本市场发展示范区和农村金融改革示范区“一新四区”的发展格局。旅游业以天下第一泉景区为

6、龙头,打造形成泉水游主导品牌,带动市郊各区县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文化产业形成了以高新区为龙头、各区市各具特色,协同发展格局。物流业形成了以盖家沟、零点等为代表的北部和以郭店钢铁物流、章丘汽车物流为代表的东部两大物流集聚中心。济南市服务业实现了中心集聚与分点布局相统一,服务全省的中心城区服务业和面向区域的县城服务业和谐发展。(二)济南产业空间布局存在的问题pa改革开放以来,济南产业布局不断进行优化,并取得明显成效,但同时也面临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产业综合实力相对下降。尽管济南经济取得了快速发展,但是相比全省其他地市而言,济南经济却相对落后。从全省看,2015年济南经济总量已

7、经退居第三位,与青岛的差距日益扩大。农业龙头企业质量不高,工业规模效益较低,现代服务业承载能力有待提升。2015年,济南的产业经济得到较快发展,第一产业增加值,3054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2307.0亿元,增长74%;第三产业增加值34878亿元,增长8.9%。三次产业比重为5.0:37.8:57.2o从发展规模来看,济南市的发展水平是比较高的。H叭5年,山东省生产总值(GDP)达到63002.30亿元,全省人均GDP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