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 t 800-2008 无公害白灵菇栽培技术规程

db34 t 800-2008 无公害白灵菇栽培技术规程

ID:44625868

大小:219.83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0-24

db34 t 800-2008 无公害白灵菇栽培技术规程_第1页
db34 t 800-2008 无公害白灵菇栽培技术规程_第2页
db34 t 800-2008 无公害白灵菇栽培技术规程_第3页
db34 t 800-2008 无公害白灵菇栽培技术规程_第4页
db34 t 800-2008 无公害白灵菇栽培技术规程_第5页
资源描述:

《db34 t 800-2008 无公害白灵菇栽培技术规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ICS备案号:DB34安徽省地方标准DB34/T800—2008无公害白灵菇栽培技术规程2008-06-25发布2008-06-25实施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34/T800—2008目次前言...............................................................................II1范围................................................................................32规范性引用文件..........

2、............................................................33术语和定义..........................................................................34栽培工艺流程........................................................................35栽培环境条件....................................................

3、....................36栽培与管理..........................................................................47病虫害防治..........................................................................5附录A(资料性附录)白灵菇栽培培养料配方.............................................6IDB34/T800—2008前言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委员会和安徽

4、大学提出。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由安徽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安徽省菜篮子工程办公室、安徽省食用菌技术协会、安徽省阜南县农委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黄训端、沈业寿、李化武、高宇、郭凤军。本标准于2008年6月25日首次发布。IIDB34/T800—2008无公害白灵菇栽培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无公害白灵菇(Pleurotusnebrodensis)的栽培工艺流程、栽培环境条件、栽培与管理、采收和病虫害防治技术。本标准适用于白灵菇无公害生产。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

5、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T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T18407.1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要求NY862-2004杏鲍菇和白灵菇菌种NY5099无公害食品食用菌栽培基质安全技术要求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发菌Spawnrunning菌丝体在培养基物内生长、扩散的过程。3.2原基Primordium尚未分化的子实体的原始阶段。3.3催蕾Ind

6、ucementtoprimordium采取保温、保湿、通风等方法促进菇蕾的形成。3.4疏蕾Budthinning指采用割除法,将多余的菇蕾除去,留下健壮的进行育菇。4栽培工艺流程基质原料准备→培养基灭菌→接种栽培种→发菌→催蕾→育菇→采收。5栽培环境条件5.1产地环境产地环境质量除应符合GB/T18407.1的规定外,要选择清洁卫生、地势高燥、场地开旷、排灌方便的生产场地。5.2菇房设计3DB34/T800—2008菇房可设计为半壁式温室或拱棚,具备遮光、保温、保湿功能。搭建时宜坐北朝南稍偏东,一般北墙高2.5m~2.8m,宽6.5m~7.0m,长20m~

7、30m,每3m设通风窗,长40cm、宽25cm,离地高20cm;拱棚宽6m、高2m,长度可因地形而异,一般不超过30m。5.3培养料配制培养料原料、化学添加剂种类和用量、用水质量及基质处理方法,应符合NY5099的规定。配制培养料的主料可用玉米秸、杂木屑、棉籽壳、玉米芯等,辅料可添加麸皮、玉米粉、碳酸钙、红糖、石膏粉、石灰粉、磷酸二氢钾、酵母片等。配制前培养料均需粉碎,主料粉碎后可过筛(直径0.6cm~0.8cm)。具体配方可参照附录。5.4培养料发酵将配制的培养料充分浸泡湿润后(10h~12h),建堆发酵,可用草帘或塑料薄膜覆盖,使其温度升到60℃左右时

8、腐熟,一般每天翻堆一次,直至培养料呈棕褐色,质地松软、均匀,有浓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