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网络虚假新闻的产生与应对策略

浅谈网络虚假新闻的产生与应对策略

ID:44627849

大小:28.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24

浅谈网络虚假新闻的产生与应对策略_第1页
浅谈网络虚假新闻的产生与应对策略_第2页
浅谈网络虚假新闻的产生与应对策略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谈网络虚假新闻的产生与应对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网络虚假新闻的产生与应对策略摘要: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创新,网络传播信息的速度和影响范围不断增大,网络上一些虚假新闻也随之出现。网络虚假新闻的出现,对社会稳定和人民生活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研究如何还原新闻事件真相,是新闻从业者和网络文化研究者必须关注的课题。关键词:网络虚假新闻产纶处置2010年12月30日,中央外宣办主任、国务院新闻办主任王晨宣布,截至2010年11月底,中国网民总数达到4.5亿,中国互联网的普及率达到33.9%。①王晨表示,互联网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社会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和影响巨人的新型媒体,极人地促进了中国科技、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的发展,促进了屮国社会文明进步和

2、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随着互联网的迅速普及,网络口益成为信息发布平台、民意表达平台和舆论辐射平台,同时为政府倾听民意、了解民情提供了一个新的渠道。众所周知,新闻传播功能是互联网的基本功能乙一,网络用户的数量在快速增长,网络新闻对受众的影响也越來越大。在这种背景下,出现了很多网络虚假新闻,背离了新闻真实性的基本要求。随着网络技术的创新,网络虚假新闻制作的手段更加“高明”,形式趋向多样。在某种程度上,网络虚假新闻己经成为导致社会不安定的重要因素之一,而且正在影响着人民群众正常的生产与生活。因此,研究在网络时代如何还原新闻事件的真实面研究网络虚假新闻对社会发展和政府公信力的影响,是新闻从业者和网络

3、文化研究者必须关注的重要课题。网络虚假新闻产生的原因媒体采编人员的责任意识淡薄。日前,网络虚假新闻主要來自网络媒体论坛、傅客等环节的不实信息,这些虚假信息被一些有影响力的媒体转载,然后扩散和辐射,造成新闻的扭曲、变形、篡改,不求证便发稿,最后网络媒体再次转载。可以说,网络虚假新闻绝大部分是因为网络媒体编辑和审核人员的责任意识不强,没有深入调査和研究,缺乏一定的政治观念和政治敏锐感,把没有证实的信息上传导致的。2010年12月6日,某个微博传出“金庸去世”的假消息,当晚《中国新闻周刊》的一个编辑看到这条微购•,以该周刊的名义在网络上转发了类似内容的微陣,由于没有注明转发,网友误以为是该周刊在

4、核实后发布的信息,而且大量转发,造成了很坏的社会影响。利益驱动导致的虚假新闻。在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今天,竟争成为很多企业血临的主要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人和一些企业出于竞争的需要,为了追逐经济利益,也借助网络发和和传播虚假信息,制造谣言来打击竞争对手。他们利用网络可以隐蔽真实身份的便利,通过制造利传播虚假新闻來谋取经济利益,提升品牌影响力,达到宣传、销售产晶进而牟利的tJ的。“网络水军”的兴起。网络是一个自由、开放的公共空间,“网络水军”和“网络推手”的法宝就是迎合网民的心理和趣味,将新闻热点利网民情绪巧妙地结合起來,使网民的客观和理智消退,通过“借势”和“造势”达到口己的目的。“网络水

5、军”的组织、策划非常周密,制造谣言或传播信息的速度惊人,可以左右舆论导向、左右网民情绪,其至改变人们的基本认知。人民内部矛盾的歪1川和夸人。Id前,中国正处在结构转型和经济转型的特殊时期,各种利益诉求呈现多元化趋势,社会矛盾和热点问题层出不穷。贫富差距的拉大,官员的贪污和腐败加重了公众的不满情绪,民众出现了心理落差和心理不平衡现彖,在这种背景下,民众的情绪需耍一个释放空间,而网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表达和宣泄作用。网络上很多热点问题都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如土地征用、房屋•拆迁等。一些官员不能很好地处理相关问题,或者直接忽视和压制民众诉求,造成民与官的对立,甚至导致祥体事件的发生。

6、一些别有用心之人正好利用地方政府或官员的行政行为不当或不力,制造网络虚假新闻,夸人其至扭曲人民内部才盾,课导民众情绪,导致局面不可收拾。应该说,网络热点和舆论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公众的不满情绪和迫切要求。如果政府能虚心倾听网民的意见,网络可以成为社会的减压阀和安全阀。H前,互联网已经成为公众表达社情民意的平台,网络舆论监禅也己成为中国民主监轉的基本形式,公众通过互联网反映口己身边的问题,有利于加强政府与民众Z间的良性互动。地方政府对信息的掌控不力。网络反映社会现实,反映转型吋期中国民众的困惑与焦虑,成为公众参与政治生活的垂要渠道。网民以跟帖、论坛、醇客等形式反映民意,表达诉求,而政府如何把握

7、网络信息、如何引导民意,正确面对和妥善处置,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官员的行政帮慧和行政效力,是对政府公信力的考验和检测。自2009年起,人民网舆情监测室连续四次推汕“地方应对网络舆情能力排行榜”,以网络民众关注的焦点事件为目标,从多个角度审视地方政府的反应速度、处置能力和问责力度。②2009年6月,成都发牛公交车燃烧事件,一度引起民众的恐慌。但随着政府的快速反应和处置,事件真相很快大白于天下,民众的恐慌情绪很快得到缓解。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