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01 t 108-2007 芦笋茎枯病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db3701 t 108-2007 芦笋茎枯病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ID:44628660

大小:184.55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0-24

db3701 t 108-2007 芦笋茎枯病综合防治技术规程_第1页
db3701 t 108-2007 芦笋茎枯病综合防治技术规程_第2页
db3701 t 108-2007 芦笋茎枯病综合防治技术规程_第3页
db3701 t 108-2007 芦笋茎枯病综合防治技术规程_第4页
db3701 t 108-2007 芦笋茎枯病综合防治技术规程_第5页
资源描述:

《db3701 t 108-2007 芦笋茎枯病综合防治技术规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ICSB31DB3701济南市农业地方规范DB3701/T108—2007芦笋茎枯病综合防治技术规程2007-08-29发布2007-08-29实施济南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IDB3701/T108—2007前言本规范由章丘农副产品购销公司提出。本规范由济南市农业局负责起草。本规范主要起草人:郭光明、赵克思、李世军、吴修玲、李伟。2DB3701/T108—2007芦笋茎枯病综合防治技术规程1范围本规范规定了芦笋茎枯病预防措施和综合防治技术措施。本规范适用于本省芦笋茎枯病的综合防治,所出产品符合无公害食品要求。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标准的条

2、文通过在本规范中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文。凡是注日期的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表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标准适用于本规范。DB37/T274.3-2000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操作规程。3术语和定义3.1初侵染由病原菌越冬后引起的第一次侵染。3.2再侵染经过初次侵然后,发病的植株上产生的孢子或其他繁殖体传播而引起的侵染。3.3分生孢子器寄生性病原真菌菌丝成熟后形成的子实体,内有大量分生孢子。3.4分生孢子病原真菌无性繁

3、殖形成的孢子,着生在特化的分生孢子器中。在一个生长季节可以产生许多代,数量也很大。主要起繁殖和传播的作用。4预防发病措施4.1休眠期彻底清园4.1.1清园时间12月底至下年3月上旬4.1.2清园方法把笋田中干枯变黄的笋秸拔光(也可先收割枯秸,后拔残茬)集中带出田外,再将散落的枯枝、残秸、落叶、杂草搂净、扫光,与先拔的枯秸集中烧掉。严禁乱扔,并禁用秸秆作肥料和饲料,以降低越冬菌原数量,减少初侵染。4.1.3清园要求冬春清园必须做到拔光、扫光、烧光,不能把残秸落叶留在田间地头、沟边,或埋在芦笋栽植行内的土中。4.2地表喷药消毒4.2.1喷

4、药时间未采笋田和绿笋田在嫩茎出土前,白笋田在培土前。1DB3701/T108—20074.2.2喷药种类与剂量用石硫合剂等量式配比浓度200倍液喷雾。4.2.3喷药方法要求采用覆盖法将药剂均匀喷于笋田地面,进行彻底消毒。4.3芽鳞盘消毒4.3.1时间白笋和绿笋都在采收结束后,结合开沟浇灌芽鳞盘时进行消毒灭菌。4.3.2用药种类与剂量用30%的复方多菌灵胶悬剂(400-500)倍液喷雾。5综合防治技术措施5.1及时清除田间病株、病枝5.1.1清除时间未采笋田于4月初至9月底,采笋田于采笋结束后至9月底。在这期间每次喷药前进行。5.1.2

5、清除方法与要求每隔(6-7)天逐行清查一遍;雨季要(4-5)天进行一次。拔除病株,剪除病枝,带出田外集中烧毁或深埋,以减少再侵染菌原。5.2药剂保护5.2.1用药种类与浓度选用(200-300)倍的波尔多液保护剂或30%复方多菌灵胶悬剂(400-500)倍液喷雾,两种药剂要交替使用。5.2.2喷药时间5.2.2.1未采笋田于发现笋株上有第一个病斑开始至9月底。5.2.2.2采笋田从开沟放笋后,幼苗出土50%以上查出病斑时开始至9月底。5.2.3喷药要求每次拔除病株、剪除病枝后,立即喷药。喷药要喷匀、喷透,特别要注意笋株主干茎部位必须喷

6、到,遇雨要补喷一次。5.3农业防治措施5.3.1增施基肥合理配施鳞钾肥,控施氮肥。5.3.2雨后必须立即排水,防止田间积水,中耕散墒,降低土壤湿度。5.3.3适当抬高笋株栽植行(芽鳞盘处)垄背,可防止芦笋墩基部积水,减轻病害发生。5.3.4及时除草,并禁止间作套种,保持笋行间洁净,以利通风透光,减少病原菌生存场所。5.3.5高肥地块适当延长采笋时间,防止田间郁蔽。2DB3701/T108—2007附录A(规范性附录)芦笋茎枯病田间症状识别及调查方法A.1芦笋茎枯病发病规律及病原芦笋茎枯病在我省4月下旬开始发生,流行盛期在7月下旬至9月

7、中旬。幼笋及新稍易感病。降雨是影响发病的主导因素,雨后(7-10)天出现发病高峰。降雨次数越多发病越重。我省发生的茎枯病病原多为天门冬茎点霉菌PhomaasparagiSaccarao。当年的初侵染源是来自前一年病株残体内所带的分生孢子器中的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在田间多次进行再侵染,使病害迅速扩展蔓延。A.2田间症状识别发病初期,在茎杆和侧枝上出现水渍状小斑点,继而发展成褐色斑点,逐渐扩展为纺锤形或梭形病斑,周围水渍状,后期发展为长短不规则的病斑,斑内稍凹陷,呈灰白色。病斑上布满许多小黑点(即分生孢子器,埋于茎表皮以下组织内),内有大量

8、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器遇水后,吸水膨胀向空气中喷放出大量的分生孢子,分生孢子落在健株上进行再侵染。有的病斑可引起茎杆纵裂,遇风倒折。当病斑扩展到茎周的二分之一以上时,病斑上部茎和枝开始失水变黄,随着病斑的扩大迅速干枯死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