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阅读策略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策略

ID:44629704

大小:2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24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策略_第1页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策略_第2页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策略_第3页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策略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小学语文阅读策龍【中图分类号I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1-0082-01《语文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既要重视内容的思想情感,又要注重语言形式与方法,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屮引导学牛凭借语言文字去理解内容、体会情感,既不能就内容分析内容,也不能脱离课本进行无根基的情感生发,真正实现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处于起步阶段,很多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阅读能有所收获,但让他们在课前预习或者自主阅读时却难有成效。通过了解,最主要的原因是小学牛没冇掌握一定的阅读策略,就好像有了鱼竿而不知道怎么钓鱼一样。因此,我尝试

2、教给小学生一些容易掌握、见效快的适合小学生的阅读策略。一、创设阅读情境,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感悟文章德国教育学家第多斯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必须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入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可以变为志趣,志趣可转化为理想,理想可以成为学生前进的推动力,很多学生在某一学科或者是某些知识上积极性高,原因就在于他们的兴趣的推动。针对这样的学生实际,我们教师要在现有的条件下,积极地通过各种条件或者途径,给学生创造学习的情景,使学生在真实的感受中去休会语文阅读的魅力。如多媒体资料的展示,外出的参观学习,从而一方面开拓学生的视

3、野,同时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如小学语文教材屮《再见了,亲人》一课。在第三自然段回顾朝鲜人娘冒着生命危险到前沿阵地挖野菜而不幸中弹倒在血泊中时,作者后面用的是省略号,为什么不写了呢?教师可在这个地方设疑,然后用形象的语言來渲染当时的情景,激发学生把课文内容想象成一个个特写镜头:“炮声隆隆,硝烟弥漫,前沿阵地十分危险,敌人的炮弹不时在前沿阵地爆炸,可大嫂不顾一切,还是挖着,挖着,忽然一发炮弹在人嫂身边爆炸,人嫂顿时倒在血泊里,可是心里还是紧紧握着挖野菜的篮子。”学生听了老师有声有色的讲述,思维的闸门就会打开:是大嫂倒在血泊里,什么也不知道了;是作者太悲伤,不忍心写下去了;或

4、许是因为大嫂的腿炸伤了……这样进行合理、灵活的思维,自然水到渠成,无需多讲,学生就会体会到朝鲜人民对屮国人民志愿军的深情厚意。二、教师指导朗读中,使学生产生共鸣,体味文章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教师的任务是用自己的榜样來诱导学生”。古语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就要求教师在深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不仅做到正确、流利、冇感情地范读,而且要将课文屮的形象读得有声冇色、有血有肉,再加上一定的表达技巧,以充分的情感、抑扬顿挫的语气,时而低沉、时而兴奋、时而愤怒、时而激昂,就能使课堂形成一个充满情感和谐的交流氛围,让学生和老师的情感产生共鸣。课堂上老师的激情高昂,学生的情感也随着起伏,再

5、让学生朗诵这些文质兼美、声情并茂的佳作,学生就会激起爱憎分明的情感波澜。不仅有利于他们体验祖国文学的音韵美,加深对课文内容、思想感情的品味,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美好的心灵和高尚的情操。教师在举手投足中,在抑扬顿挫间,在快慢起伏时,通过指导朗读,传达出其对文中感情、课本人物的感悟和理解,将其中起着榜样示范作用的人生观价值观潜移默化地渗透给学生。三、揣摩比较,丰富个体感悟朗读是学牛不断品味语言,丰富个体感悟的过程。教师要紧紧依靠语言文字的土壤,把朗读训练落实到实处。对于文章中关键词句,挖掘所蕴涵的意义,通过增删移换的手法,对文字进行反复揣摩、比较,凸显文字内在的韵味。“辨字句于毫发之

6、间,析义理于精微之蕴”,学生透过语言文字与文本进行深入的对话,领略文章的气势和文法,探索语言内在的含义、情味和形态,具体感知和体会课文屮所蕴含的思想感情,领悟语言文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学生边读边品,抓住关键词句进行朗读,感悟到意境的美和语言的美,产生情感共鸣,语感能力得以训练。例如《家乡的桥》一课“最简单的是过户桥……最漂亮、最气派的数单拱桥”中“最简单”和“最漂亮、最气派”就点明作者着重介绍这两种各具特色的桥来证明桥的千姿百态,该段结构也就一目了然。抓住这类词冇助于学牛既快又准地把握课文内容,起到成竹在胸的效果。四、通过判断推论,帮助学生理解文章推论阅读就是让学生利用文本

7、的线索和已有的背景知识,对文本没有明显表达出来的内容作推测。推论阅读与预测阅读的区别在于,预测阅读是没有线索的假设,推论阅读是有线索的推测。例如《秋天的怀念》一文,作者在文中用了很多省略号,这些省略号的内容就需要学生通过课文中已经呈现的内容来假想出省略的内容是什么,把握了这些作者省略去了的内容,也就明白了这篇文章的主旨。再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中“笑谈碰壁”部分,鲁迅的“碰壁论”对于小学生来说就比较难懂,文字背后的意思就需要学生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以及鲁迅的人生经历來进行推论。在小学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