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工程技术

通信工程技术

ID:44630024

大小:78.50 KB

页数:51页

时间:2019-10-24

通信工程技术_第1页
通信工程技术_第2页
通信工程技术_第3页
通信工程技术_第4页
通信工程技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通信工程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通信工程(设计)与综合布线任课教师:陆韬课程概述本课程是论述“通信工程规划设计”与“通信综合布线工程技术”的应用型技能型专业课程。要求学习和掌握下列3个内容:“通信网络系统知识学习”;“通信工程与工程勘测设计技能学习”;“综合布线工程原理的学习”。1.通信网络系统知识主要是讲述了现代通信网络的技术发展史与当前各个通信系统的结构组成,分别从电话业务和宽带互联网2种业务角度出发,按照接入网和城域网2层组网结构,具体分析了各种业务通信网络的技术与结构组成情况。2.通信工程与工程勘测设计专门论述了通信工程原理和工程规划

2、设计的实施方法,要求学习者全面掌握工程设计的技能与概预算方法;并通过组合实践(验)的方法,实际动手勘测和绘制某区域的通信工程设计图纸。3.综合布线工程原理全面讲述了综合布线工程原理,包括“综合布线工程设计原理”和“施工测量与招投标原理”。本课程的重点本课程的重点在于对“通信工程规划设计”的内容认识和掌握。通过“工程现场勘测与调查”和“设计图纸的绘制”2项实践(验)活动,要求学习者从“网络技术”和“工程规划设计”的角度掌握该项技能,从而达到全面认识和掌握通信工程的学习目的。§1-1-2我国通信网络技术的发展史建国

3、以来,我国的通信网络技术与系统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通信种类和业务量不断发展、向着“更高、更快、更强”不断演变的发展过程;已经形成了规模宏大、层次分明的信息技术产业,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重要支柱。特别是在二十世纪末期,通信产业在国务院“市场化管理体制”和“良性竞争”的正确产业政策引导下,打破行业“一家独大”的垄断格局,形成数家通信运营商共同发展的良性竞争发展的通信产业格局,逐步呈现出技术、资本、效益和产业规模多重发展的良好势头;是我国少有的几个长期保持高速发展、充满活力的产业之一。纵观我国通信行业的发展情

4、况,大致可总结为以下三个发展阶段。我国通信行业的三个发展阶段1.通信系统初具规模期(建国初期——1986)2.电话通信用户大发展的十年(1987—1996)3.综合通信实力高速发展的十一年(1997—2007年)1.通信系统初具规模期(建国初期—1986)这段时期是我国邮电通信事业从无到有,逐步建成通信系统的“初具规模期”,各地的省、市、县建成了邮政与电信业务统一经营的“邮电局”;电信业务主要是电话(本地)和电报(长途),其中电话主要是供行政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使用的,供大众使用的只有有限的“公用电话”,其范围,主

5、要是在一个城市内使用。此时的通信网主要是电话通信网和电报(低速数据)传输网,城市里电话用户规模较小,采用“纵横制电话交换机(机电制)”,主要是国产HJ921型纵横制电话交换机,一个邮电局的典型容量为3000至5000门交换机。线路采用“铅包-纸绝缘-铜芯-市内电话通信电缆”连接用户,长途通信系统主要为“中(小)同轴-铜芯-通信电缆”系统。2.电话通信用户大发展的十年(1987—1996)随着1987年武汉市第1条数字光纤局间中继传输试验段的成功投入使用、福州市第1个引进F-150数字程控交换机的成功运行,以及随

6、之而来的全国大面积使用全塑市内电话通信电缆,标志着我国以电话通信为特征的通信网发展,进入到“数字光纤传输-数字程控交换-全塑市内电话电缆交接配线”的新一代通信系统模式中,极大地促进了固定电话业务的发展,电话已经成为了社会大众家庭不可缺少的信息终端。2.电话通信用户大发展的十年(1987—1996)随着电话通信用户量的迅猛增加,城市通信网络的结构,也扩展为“城市(光纤)骨干网+用户接入网”的两级通信网络,新产生的“无人值守节点机房”成为了城市骨干网(城域网)和区域用户接入网的交汇点,负责汇聚该接入网区域内的各类通

7、信用户,形成一个个固定区域的用户接入网区块,累加形成完整统一的两级城市通信网络。2.电话通信用户大发展的十年(1987—1996)此阶段的通信网络系统特征是:(1)无人值守节点机房,汇聚1-3km半径范围内的各类通信用户,形成一个个固定区域的用户接入网区块;若干个用户接入网,组成城市内两级通信网络结构;各个节点与城市中心机房之间,汇聚了大容量的电话通信业务,故以光纤城域网(光纤环网)的方式相连接,形成大容量的城域网通信网络。(2)电话信号在数字程控交换机的“用户电路”被转换成64kb/s的PCM数字信号,在交换

8、系统和SDH光传输系统中被转换传送到“被叫用户端”。2.电话通信用户大发展的十年(1987—1996)(3)在接入网中,主要是采用0.4mm线径的(有效传输距离4km)全塑市内电话(铜芯)电缆+交接配线技术,将市区内的各个区域的通信用户进行“全覆盖”式的接入通信网络中。通信线缆敷设路由主要是通信管道和架空吊线等方式。(4)在数据通信方面,以太网(局域网)技术和IP网技术以其“简单易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