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贷风险防范及对策

浅谈信贷风险防范及对策

ID:44630145

大小:27.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24

浅谈信贷风险防范及对策_第1页
浅谈信贷风险防范及对策_第2页
浅谈信贷风险防范及对策_第3页
浅谈信贷风险防范及对策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信贷风险防范及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信贷风险防范及对策信贷风险,主要是指贷放出去的款项,借款人到期不能偿还而形成逾期、呆滞或呆账,使贷款人蒙受损失的可能性。信贷风险管理是当前农信社风险管理的核心。如何准确把握和有效防化信贷风险,确保金融安全,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和长期任务。近年來,农佶社在强化信贷风险管理,防范和化解信贷风险上做了大虽艰苦卓绝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取得了显著的工作成效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信贷资产质量明显提高。然而,由于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与金融产权制度改革、经营管理的授权操作与内控自律制度建设的严巫不协调,农信社存在着较为严重的信贷风险控制理念

2、和行为偏差,以致信贷资产不良率还处于高位运行。在金融不断对外开放的今天,如何加强信贷风险的管理便成了能否提高竞争力的关键。下面,就农信社信贷风险形成的原因及控制对策,谈谈一些看法:一、农信社信贷资产而临的主要风险现况分析信贷风险是加强信贷管理的前提和基础。信贷业务风险包括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具屮内部风险起主导作用,并决定外部风险。(一)内部风险1、素质风险。是指因信贷人员个人素质原因导致的信贷风险,信贷人员个人索质包括业务素质和品德素质两个方面。业务素质偏低的信贷员一般很难对一笔贷款做出正确的判断,从而使贷款的风险増大;品徳素质较

3、差的信贷人员则容易导致以权谋私、以贷谋私的道徳风险。2、程序风险。信贷审批程序复杂往往使得贷款风险变得不易控制,有吋其至加大风险。3、管理风险。贷后管理是信贷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贷后管理能否落实到位是贷款能否止常收回的关键。从现行管理机制看,贷后管理仍不同程度存在流于形式、走过场或不到位的现象,给贷款的安全回收带來了一定的隐患。4、政策风险。怎一种信贷业务的开办和发展都以相应的信贷政策作为前捉,但在现实中,信贷业务有时很难与信贷政策变化相适应。(二)外部风险1、经营风险。対丁借款人來说,一旦贷款到手,主动权就转移到借款人这边,贷款

4、使用和归还主要由借款人把握,贷款人既不能参与借款人的经营管理,更不能干预其经营决策。借款人经营上的风险将廈接影响农信社贷款的安全,从而导致农信社贷款的风险。2、中介风险。-•些会计师事务所、评估公司等中介机构为了眼前利益或某些不止当收益,会为借款人出具不真实的报告,隐瞒借款人的财务状况问题。这种做法使农信社在不真实资料的误导Z下错误地发放贷款,造成较大的潜在风险。3、行政风险。农信社作为非银行性金融机构,虽然在人事、行政、业务上不受当地政府管理,但并不等于不受当地政府影响,有时受影响的程度还比较人。4、诚信风险。借款人述贷意愿与其

5、法定代表的个人品德有关,述贷能力强的借款人述贷意愿不一定强;还贷能力弱的借款人,还贷意愿不一眾差。二、当前农信社信贷风险形成的原因(一)历史原因。由于历史和体制的原因,农信社在长期经营中形成的不良贷款已成为难以化解的历史包袱。由农行代为管理时,农信社成了农行的“小金库”,人行代管时,乂成为人行“白留地”o这些由过去政府行为造成的不良贷款儿乎占不良贷款总额的三分Z—,至今落实债务难,收回更难,己基本形成损失。(二)管理体制的原凶。农信社自1994年和农行脱钩以來,虽然一直不停地进行改革,但总也未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体制,法人治理结

6、构不完善,产权制度不明晰,管理体制相对落后,缺乏应有的自我约束机制和风险防范机制,导致信贷资产管理成了“良心帐”,违规现象屡禁不止,无法适应现代金融企业的需要。特别是近儿年,银监部门对信用社的风险等级进行评定,好多信用社成为高风险社或资不抵债社,为增加利润,甩掉帽了,很多信用社以存贷规模的扩大來掩盖信用社的风险,通过贷款规模的扩张稀释不良资产,重经营、轻管理,重规模、轻质量,重増量、轻存量,对到逾期贷款进行借新还III,甚至以贷收息。表而上看降低了不良贷款占比,但不良贷款总额并未取得实际下降,月.在社会上形成了极坏的负而影响,致使

7、一部分贷户形成攀比意识,没有述款意识,甚至不愿还款。(三)道徳风险严重。一是人员素质低F引发的道徳风险。由于信用社从业人员多为近亲繁殖,素质相对较低,缺乏良好的职业素养,又没有相应的监督制约机制,因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徳而引发的信贷风险愈演愈烈,成为农信社信贷资金的最人风险Z—。二是信贷人员暗箱操作引发的道德风险。在业务操作中,信贷人员不按规章制度办事,放款的随意性人,关系贷款、人情贷款严重;有的信贷人员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吃、拿、卡、要现象严重,导致“老实人贷不到款,贷到款的不是好人”的现象,一大批信誉不好、人品低劣的人

8、成为信用社的“黄金客户”;还有的信贷人员和贷户和互勾结,沆潴—气,和贷户通风报信,致使贷款形成损失。三是用人不善引发的道徳风险。信用社在选人用人上,缺乏科学考评机制,任人唯亲、任人唯钱、任人唯权的现象依然存在,一些善于钻营的所谓“能人”走上了信用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