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产后出血临床分析

晚期产后出血临床分析

ID:44632174

大小:29.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24

晚期产后出血临床分析_第1页
晚期产后出血临床分析_第2页
晚期产后出血临床分析_第3页
晚期产后出血临床分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晚期产后出血临床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晚期产后出血临床分析【关键词】晚期产后出血【摘要】目的探讨引起晚期产后出血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1990〜2003年在我院分娩发生晚期产后出血的54例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我院晚期产后出血发生率0.09%。母乳喂养与否及分娩方式不同其晚期产后出血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晚期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是蜕膜残留和胎盘胎膜残留。晚期产后出血是指分娩24h后,在产褥期内发生的子宫大量出血,是产科重要并发症Z—[1],笔者将我院14年间发生的54例晚期产后出血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990年1月1日〜2003年12月

2、31日我院分娩总数56303例,76.8%为阴道分娩,23.2%为剖宫产。14年间晚期产后出血54例。晚期产后出血患者,年龄21〜35岁,平均25.6岁,阴道分娩42例,剖宫产分娩12例。1.2诊断标准该组病例选择的标准为分娩24h后,在产褥期内发生阴道大量出血,一次或多次,持续或间断,也可表现为急剧大量出血,本文选择出血总量在400ml以上者。出血量的收集,在院期间采用弯盘测量法,院外多由患者与家属估测。1.3分析方法将14年分为3阶段第1阶段1990年1月1日〜1993年6月30日系未开展母乳喂养阶段,第2阶段1993年7月1日〜2000年1

3、2月31日为母乳喂养阶段。第3阶段2001年1月1日〜2003年12月31日为导乐分娩+母乳喂养阶段。1.4统计学方法采用x2检验。2结果2.1晚期产后出血的发生率14年间晚期产后出血54例,占同期住院分娩总数的0.09%o第一阶段晚期产后出血发生率0.09%(11/12628)与第二阶段晚期产后出血发生率0.13%(41/32335)类似(P>0.1);第三阶段为0.02%(2/11340),与前两阶段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o2.2出血发生率与分娩方式14年间阴道分娩者中,晚期产后出血发生率为0.10%(42/43224);剖宫产者

4、为0.09%(12/13079),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2.3出血原因及岀血时间见表1。表1晚期产后出血原因及时间略2.4转归蜕膜残留及胎盘胎膜残留均经清宫治疗:剖宫产子宫切口裂开者行子宫次全切除,会阴侧切伤口行再次缝合止血,子宫复旧不全者行保守治疗,54例均痊愈出院。3讨论本组资料显示,导乐分娩前后晚期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有显著的区别。有待导乐分娩样本群加大后的再对比、分析。本组资料又显示,胎物残留为晚期产后出血的主耍原因(36/54例),因此应重视第3产程的处理,如及时应用宫缩剂(胎肩娩出即给宫缩剂),帮助胎盘娩出,切忌用手强行牵

5、拉脐带。若有胎盘胎膜残缺,应及时清除,并给予足量抗生素。对产后阴道流血量多或多次重复发生者应怀疑胎盘胎膜不全,可行B超检查并行诊断性刮宫。分析本组资料显示,产前产后应注意预防感染。如蜕膜残留合并感染是因蜕膜大面积长时间残留,影响子宫收缩,继发子宫内膜炎,引起晚期产后出血。而会阴侧切伤口感染系由于阴道壁伤口感染,肠线松脱,阴道壁血管内血栓脱落致阴道多量流血。所以,应注意产中及产后预防感染,同时注意产褥护理,防止产褥感染。注意纠正产妇贫血,合理营养。本组资料还显示,行剖宫产时,宜选择子宫下段横切口,不可过高或过低。避免子宫下段横切口两角撕裂,缝线不宜

6、过密,尽量不透过蜕膜层。此外,早期下床活动,坚持母乳喂养,这些都有助于预防和减少晚期产后出血的发生。参考文献1乐杰.妇产科学.第五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259.2迟淑雯.30例晚期产后大出血临床分析.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1994,10:155.作者单位:528403广东省中山市博爱医院(收稿日期:2004-09-10)(编辑文川)作者:赵华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