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村示范、千村整治、万户改貌工程(已处理回原)

百村示范、千村整治、万户改貌工程(已处理回原)

ID:44633914

大小:57.3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10-24

百村示范、千村整治、万户改貌工程(已处理回原)_第1页
百村示范、千村整治、万户改貌工程(已处理回原)_第2页
百村示范、千村整治、万户改貌工程(已处理回原)_第3页
百村示范、千村整治、万户改貌工程(已处理回原)_第4页
百村示范、千村整治、万户改貌工程(已处理回原)_第5页
百村示范、千村整治、万户改貌工程(已处理回原)_第6页
百村示范、千村整治、万户改貌工程(已处理回原)_第7页
百村示范、千村整治、万户改貌工程(已处理回原)_第8页
百村示范、千村整治、万户改貌工程(已处理回原)_第9页
百村示范、千村整治、万户改貌工程(已处理回原)_第10页
资源描述:

《百村示范、千村整治、万户改貌工程(已处理回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共施甸县委施甸县人民政府关于百村示范千村建设万户改貌工程的实施意见(2008年4月日)为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目标,开拓创新,落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部署,扎实推进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经县委、政府研究,决定在全县实施新农村建设“百村示范,千村建设,万户改貌”工程,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一、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五句话的总体要求,以“三村”、“五化”、“十有”为建设内容,以“六改六建”和整治农村“十乱”为工作

2、重点,认真实施“百村示范,千村建设,万户改貌”工程,稳步推进全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百村示范:“十一五”期间,以自然村为单位,抓好100个以上不同层次的新农村建设试点,其中:典型示范村22个以上,重点建设村21个以上,扶贫攻坚村57个以上。千村建设:通过试点示范,辐射、带动其它1371个自然村(重点是30户以上的自然村)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使全县广大群众都投入到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中来。到2010年,使全县100个试点村达到“三村”建设目标,条件一般的581个自然村新农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条件较差的278个自然村实现

3、脱贫目标,其他562个30户以下自然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万户改貌:以“六改六建”、“整治十乱、构建和谐”为工作重点,整合财政、扶贫、交通、教育、卫生、民居地震安全工程、村容村貌、少数民族发展、以工代赈、人畜饮水、文化活动室、沼气池建设等项目,大力开展村庄建设,绿化美化村庄环境。到2010年,在全县建成万户以上生态家园,使全县5万户农户家庭面貌发生明显改观。二、基本原则一是政府引导、典型示范的原则。要深入宣传新农村建设工作是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一项民生工程,是党和政府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

4、要充分发挥试点的示范、引导、辐射作用,不断总结经验,为普通村建设和持续推进全县新农村建设树立坐标和榜样。要广泛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自觉参与“百村示范,千村建设,万户改貌”工程。二是突出重点、分类指导的原则。要以“百村示范”为抓手,区分轻重缓急分步建设,坚持“点上抓示范,面上求突破”。要大力整合各种项目投入试点村建设,使“百村”真正能够“示范”。同时,对全县面上不同的村实施分类指导,要立足当地实际,根据各村区位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量力而行,从群众要求最迫切、最急需办的事情入手,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和措施,把

5、阶段性目标和长远目标有机结合起来,大胆探索,多形式开展新农村建设工作。三是农民自愿、社会参与的原则。要认真处理好政府主导与农民主体的关系,充分考虑农民意愿,要通过“新农村建设理事会”这个平台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通过引导变“要农民建设新农村为农民要建新农村”。要实行城乡统筹,社会参与,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和激励机制,广泛动员各级各部门、企业、致富能人等社会力量积极投身新农村建设,合力共建美好家园。四是注重特色、和谐发展的原则。要结合各村地理环境、建筑风格和民风民俗,注意彰显特色,按照“建设一批环境优美、经济繁荣、生活宽裕,

6、设施齐全、服务配套的农村新社区”的要求,立足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管理,实施环境管理从城区向农村延伸,环境整治从治标向标本兼治延伸,环境建设从硬件建设向软件建设延伸,持续抓好环境污染源的全面治理,全面实施绿化美化,全面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切实改善农村“脏、乱、差”的环境面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五是以民为本,整体推进的原则。在进行试点建设的同时,要发挥群众的主观能动作用,整体推进全县新农村建设。坚持生产与生活同步改善,建设与管理同步推进,不断完善工作方法与制度,实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协调发展。三

7、、工作重点(一)实施优势特色产业打造工程以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为重点,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进程。——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增收。以产业化理念抓农业主导产业,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要按照稳定粮食,壮大畜牧,提升烤烟、蔗糖,培植蚕桑、林果、蔬菜(食用菌)、茶叶的产业发展思路,进一步优化农业内部结构。结合资源条件和市场要求,建立现代农业示范基地,抓住关键环节,采取综合措施,推动主导产业上规模、上水平。到2010年末,确保全县粮食总产达1・3亿公斤,烤烟支柱产业地位不动摇,完成100个生猪养殖示范村建设,实现甘蔗种植面

8、积10万亩,蚕桑面积10万亩,核桃面积30万亩,茶叶面积5万亩的目标任务。县财政每年安排农业产业发展资金1000万元左右,同时整合农业综合开发、扶贫整村推进、人口较少民族扶持等项目资金投入产业发展。2010年底前,每个试点村要确保形成一项主导产业,主导产业产值占农业产值的比重每年提高5个百分点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每年提高10个百分点以上。实施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