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流互感器事故诊断方法

电流互感器事故诊断方法

ID:44635769

大小:23.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24

电流互感器事故诊断方法_第1页
电流互感器事故诊断方法_第2页
电流互感器事故诊断方法_第3页
资源描述:

《电流互感器事故诊断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电流互感器事故诊断方法(一)认真进行预防性试验规程规定,电流互感器的预防性试验项目有:测量绕组及末屏的绝缘电阻、介质损耗因数和油中溶解气体的色谱分析等。对这些项冃的测试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可以发现进水受潮及制造工艺不良等方面的缺陷。表2-7列出了油纸电容式电流互感器的油中溶解气体色谱分析结果和判断检测缺陷的实例。(二)局部放电测量常规绝缘试验不能检岀电流互感器的局部放电型缺陷,而进行局部放电测量能灵敏地检出该类型的缺陷,所以规程规定,电流互感器在大修后或必要时按GB5583进行局部放电测量。llOkV及以上油浸式互感器在电

2、压力l.lUm/73时,放电量不大于20PC。例如:(1)某台22OkV电流互感器,岀厂试验和投运后历年的常规试验和高压介质损耗因数tg8测量值均合格。而进行局部放电测量测出其放电量达1400PC(161kV),色谱分析的乙块含量为1200Ppm。停运后吊芯检查发现在一次绕组的L1和L2二腿上部有Im长的沿面放电痕迹。(2)某变电所一台LCLWDo一220型电流互感器,1977年底投入运行,1982年5月进行油中溶解气体色谱分析时发现:氢气、乙烘、总坯的含量分别为43153、10.28、10461PPmo表2・7油纸电容

3、式电流互感器的油色谱试验结果的综合分析和判断检出缺陷实例局部放电试验表明,起始放电电压为98kV,在160kV时的放电量为150PCo初步判定油中溶解气体色谱分析结果异常是由于内部局部放电所引起的。为查明原因,加最咼运行相电压146kV>历时35h后,听到内部有放电声,试验电压降到约13kV时,放电尚未终止,无法进行局部放电测量。吊瓷套解部时发现,该电流互感器电容屏击穿约86%,最大烧伤面积为230mmX180mm,放电碳通道长度达900mm□此电流互感器存在放电性故障的直接原因为电容得热击穿。(3)某变电所一台LCLW

4、D2—220型电流互感器,1981年底投入运行,1982年9月进行油中溶解气体色谱分析时发现:氢气、乙烘、总桂的含量分别为6050、142>1310ppm,疑此电流互感器有放电性故障存在。进行局部放电测量时发现:在140kV时有悬浮电位放电现象发生,但不稳定。为查明原因,加最高运行相电压146kV,历时9・5h后,听到内部有放电声,局部放电起始放电电压仅为43kV,终止放电电压为39.5kV,在45kV时的放电量达3000PC,在63kV时的放电量达十万PC以上,吊瓷套解剖吋发现,该电流互感器电容屏击穿约70%,最大烧伤

5、面积为100mmX90mm,放电碳通道长度达1000mm以上,电容屏间绝缘纸上有大量X腊。由上述可见,局部放电测量与油中溶解气体色谱分析结果对检测放电性故障具有一致性,有时它们还可以相互补充,更有效地发现电流互感器内部放电性故障。例如,对某台220kV电流互感器进行色谱分析,其结果出现了乙块,就重做局部放电测量,放电量为30PCo经吊芯检查,发现约有2mm直径的击穿点,击穿路径从末屏到器身的金属固定卡箍处(金属卡箍是接地的)。产生的原因是工频耐压时末屏未接地,电位高,导致未得对卡箍(接地)击穿。局部放电测量时,电流互感器

6、末屏接检测阻抗,外壳接地,检测阻抗西端电压很低,放电现象.也无法重视,所以放电量不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