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型副伤寒68例临床分析

甲型副伤寒68例临床分析

ID:44637104

大小:35.55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24

甲型副伤寒68例临床分析_第1页
甲型副伤寒68例临床分析_第2页
甲型副伤寒68例临床分析_第3页
资源描述:

《甲型副伤寒68例临床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甲型副伤寒68例临床分析[关键词]甲型副伤寒;治疗[中图分类号]R516.3[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1673-7210(2007)11(c)-166-01近儿年來,山于我市周边地区水质恶化,局部水源污染导致我市甲型副伤寒流行,自2005年6月以來,我院收治68例,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68例病例均经血培养确诊为甲型副伤寒;其中,男40例,女28例;年龄12~65岁。所有病例均以发热待查收入院中,其中,首先考虑上呼吸道感染20例(29.4%),病毒性肝炎6例(8.8%),败血症4例(5.9%),沙门菌可疑38例(55.9%)。1.2临床表现全部病例均有发热,体温在38.

2、5~41.0°C之间,其中,弛张热32例,稽留热15例,不规则热21例。68例患者中,有咳嗽、咳痰、鼻塞、流涕等呼吸系统症状者20例,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腹胀等消化系统症状者16例,有头痛、头晕、嗜睡等神经系统症状者22例,有乏力、肌肉酸痛等全身症状者35例。肝大15例,脾大22例,相对缓脉38例,玫瑰疹1例。2结果2.1口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绝对计数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正常45例,减少20例(最低为1.9X109/L),增多2例。中性粒细胞正常47例,减少12例(最低为32.7%),增多6例。淋巴细胞正常42例,减少15例(最低为12.6%),増多8例。60例患者行嗜酸粒细胞计数检查,

3、正常15例,无增多者,减少45例,其中计数为0者12例。2.2肝功能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升高者50例,占73.5%,其中HBsAg阳性者6例。2.3细菌学培养68例均分离到甲型副伤寒杆菌并进行了药敏试验。其小嗤诺酮类、氨基糖昔类、笫三代头孑包菌素类均高度敏感,其他有个别耐药,且耐药率有逐年增高趋势。见表1。2.4其他58例行肥达试验,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诊断标准》[1],伤寒杆菌“0”抗体凝集效价在1:80以上、副伤寒甲“A”凝集效价在1:160以上者均为0例。2.5误诊情况所有病例均以发热待查收入院中,其屮,首先考虑上呼吸道感染20例(29.4%),病毒性肝

4、炎6例(&8%),败血症4例(5.9%),沙门菌可疑38例(55.9%)3讨论近年来,甲型副伤寒在本地区有上升趋势。该病临床表现不典型,易造成谋诊、漏诊,故要充分认识现代伤寒和副伤寒新特点,提高诊断水平。甲空副伤寒是山沙门菌属A群引起的急性传染病,预后与治疗早晚有关。对确诊本病最有意义的是血培养,但耗时长,需1周左右,故有必要提高对早期甲型副伤寒的认识。发热是木病最早出现和最突出的症状,本纟fl68例均有发热,多伴畏寒,寒战相对少见。热型多为弛张热,共32例,稽留热、不规则热较少。少资料⑵相符。对有咳嗽、咳痰、鼻塞、流涕等呼吸系统症状和恶心、呕吐、腹痛、腹胀等消化系统症状者,若不加以全面

5、分析,易导致误诊和漏诊。绝人多数患者□细嗜酸粒细胞减少对近年来,肥达试验卬型副伤寒的肠道相对缓脉是本病特征之一,本纽占55.9%。脾人、肝人是网状内皮系统受累的表现,对木病诊断有帮助,以脾人多见。腹部压痛较少,无欲状和玫瑰疹更少见。胞总数不高甚至减少,中性粒细胞多正常,与一般细菌感染性疾病不同。本病早期诊断有意义,本组共20例,其中嗜酸粒细胞计数为0者12例。对伤寒、副伤寒的诊断价值受到怀疑,尤其认为其对早期诊断意义甚小。病变少,尤具在早期少有肠出血、肠穿孔,本纽无此并发症。屮毒性肝炎多见,本组占73.5%0嗤诺酮类、氨基糖昔类、第三代头孑包菌索类敏感度均较高,而氯霉索药敏率较文献报道高

6、[3],可能因近年氯霉素应用较少,而敏感菌株增多所致。因睦诺酮类冇良好的细胞内药代动力学特性,能快速进入细胞内,皿汁浓度亦高,有-利于彻底消火巨噬细胞及胆囊内副伤寒杆菌,从而减少复发及带菌情况,宜作为首选药物。但对于病程较长、病情较重或严重并发症病例,联合应用氨基糖肯类或第三代头抱菌素类疗效鮫好,病程显著缩舸。但氨基糖弁类不宜单用,因为氨基糖廿类对细胞内感染的副伤寒杆菌作用差。本组成人患者均采用嗤诺酮类联合第三代头抱菌索类取得满意疗效,退热时间3〜7d,平均3.8do[参考文献][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诊断标准(试行)[S]・1990-0

7、8-04.⑵彭文伟.传染病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41.[3]傅松维.112株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药敏试验[J].浙江预防医学,2000,12(10):64.(收稿日期:2007-0909)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