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针治疗肩关节周围炎40例临床观察

火针治疗肩关节周围炎40例临床观察

ID:44637360

大小:41.48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24

火针治疗肩关节周围炎40例临床观察_第1页
火针治疗肩关节周围炎40例临床观察_第2页
火针治疗肩关节周围炎40例临床观察_第3页
火针治疗肩关节周围炎40例临床观察_第4页
资源描述:

《火针治疗肩关节周围炎40例临床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火针治疗肩关节周围炎40例临床观察摘要目的:探讨火针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火针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和临床症状的改善等。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和临床症状改善均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o2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火针疗法。选穴:患侧肩獨、肩贞、肩前、肩井、天宗、曲池、合谷、阿是穴。风寒湿痹型加阳陵泉(双)、血海(双),筋脉失荣型加足三里(双)、三阴交(双)。操作方法:患者取坐位,常规局部消毒,曲肘呈90°,手放于胸前或肩外侧。选用2寸专用鹄钢火针

2、,将针身倾斜45。放于火焰上,以针身烧红为度,迅速刺人选定的穴位,速刺疾出(时间约Is),只点刺不留针,进针深度为0.5~I寸。隔日1次,每次选用以上2~3个穴位,7次为1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取穴同观察组,行平补平泻法,留针30rain,每10rain行针1次,每日1次,7次为I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治疗前、后各检测1次尿常规、血常规、大便常规、心电图和肝肾功能等。3疗效观察3.1疗效标准: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治愈:肩部疼痛消失,肩关节活动功能完全或基本恢复。显效:肩部疼痛消失,但劳累或气候变化时

3、仍有酸沉感,会自动消失,除后伸摸脊仅能达第10胸椎外,其他功能均已恢复正常。好转:肩部疼痛减轻,肩关节活动功能改善。无效:治疗前后症状无改善。有效率为治愈率+显效率。肩部疼痛和肩关节活动功能评定参照美国Michaelfeese医疗中心的评分标准,肩部疼痛总分75分,肩关节活动功能总分25分,分值越高说明患者症状越轻。3.2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I3,O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样本率差别采用Y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3.3结果:分述如下。3.3.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3.3.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肩关节活动功能积分比较:见表2o

4、两组治疗后肩关节活动功能高于治疗前(P<0.05或P<0.01)o4体会火针疗法最早记载见于《灵枢•官针》,其云:“淬刺者,刺燔针则取痹也。”汉代《伤寒论》称之为“烧针”,并对其治疗的禁忌和误治后的处理作了详细的介绍。火针疗法是将特制的粗针,用火烧红后刺人一定的部位,具有驱风散寒、消瘀散结、温通经络、祛腐生肌的作用,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所以,火针治疗具有行气和发散两大功能。《素问•调经论》日:"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不能流,温则消而去之”,“寒独留则血凝泣,凝则脉不通。”火针借火力,无邪则温补,有邪则胜寒。我们采用火针治疗,可以直接刺激病灶,且破坏的蛋

5、白质成为较长时间的刺激原,从而可以改善患者肩部组织的水肿、充血、渗出、粘连等病理,可以促进局部循环和新陈代谢,加速肩部周围组织的修复。火针因为温度高,可以使针刺部位组织炭化,从而疏通松解粘连板滞的组织。实验研究表明:火针治疗后,采用光镜对治疗组织观察,前中期多有炎症细胞浸润,结缔组织、毛细血管新生活跃,残留肌组织与新生结缔组织相间排列;后期炎症反应轻,增生结缔组织以小血管为中心,向周围肌纤维放射状延伸,肌纤维正常排列结构尚存。火针为高温工具,操作时一定要高度注意:烧针要红,不红不离火,不红不进针,离火后速进针,速出针;定位准确,心要静,手要稳,进针准确而迅速

6、,不得偏离;深浅适当,以免伤及周围正常表皮组织和深层的重要血管与神经。综上所述,火针治疗肩关节周围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操作简单,经济实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5参考文献口]代玉华,李霞,综合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观察[J],实用医技杂志,2006,13(8):13991400,[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00,[3]戴赳戎肩部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401-402.[4]高秀领,张雪娟,王俊玲,火针治疗肩关节周围炎28例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2008,30(7):73

7、9-740[5]吴峻,沈蓉蓉,邵荣世,火针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的实验研究口],中国针灸,2002,22(1):31-33,[6]李共信,张锡三,陈淑彦,等,火针治疗肩关节周围炎临床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08,27(9):27-28.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