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热解毒及凉血化瘀法治疗过敏性紫癜58例

清热解毒及凉血化瘀法治疗过敏性紫癜58例

ID:44639909

大小:37.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24

清热解毒及凉血化瘀法治疗过敏性紫癜58例_第1页
清热解毒及凉血化瘀法治疗过敏性紫癜58例_第2页
清热解毒及凉血化瘀法治疗过敏性紫癜58例_第3页
清热解毒及凉血化瘀法治疗过敏性紫癜58例_第4页
资源描述:

《清热解毒及凉血化瘀法治疗过敏性紫癜58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清热解毒及凉血化瘀法治疗过敏性紫瘢58例DOC格式论文,方便您的复制修改删减清热解毒及凉血化瘀法治疗过敏性紫瘢58例(作者:单位:邮编:)【摘要】目的观察清热解毒、凉血化瘀法治疗以实证为主的过敏性紫瘢的临床疗效。方法58例患儿予以清热解毒凉血化瘀汤加减治疗,14d为1个疗程,共治疗2~3个疗程。结果治愈42例,显效1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4.8%o结论清热解毒、凉血化瘀法治疗过敏性紫瘢可以收到较为满意的疗效。【关键词】过敏性紫瘢;中医药疗法;清热解毒;凉血化瘀过敏性紫瘢是儿科常见的岀血性疾病之一,是以毛细血管炎为主要病理改变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以血

2、液溢于皮扶、黏膜下,出现瘀点、瘀斑,压之不退色为其临床特征,常伴鼻鲍、齿Itt,甚则呕血、便血、尿血等临床表现。本病属于中医学“血症”“肌“斑毒”等范畴。热毒炽盛为本病的主要病因,热壽炽盛,灼伤脉络,迫血妄行,络伤则血溢,血溢脉外则是病之变化。故治疗首当清热解毒,凉血化瘀,引血归经,使血循脉道而病愈。治疗上要把握病机的关键“热毒”才能提高疗效。1临床资料DOC格式论文,方便您的复制修改删减58例患儿全部符合《实用儿科学》诊断标准[1],确诊为过敏性紫瘢。其中男36例,女22例;年龄最小3岁,最大17岁;病程最短2d,最长6月;发病前有明显的上呼吸道感染

3、病史41例,有药物、鱼虾蟹等食物过敏史12例,原因不明的5例;单纯出血性皮疹38例侈位于下肢),伴有皮肤瘙痒46例,伴有关节肿痛20例,伴有尊麻疹13例,伴有阵发性腹痛、便血27例,有尿血者6例。实验室检查:全部病例血小板及出凝血时间均正常,肾功能正常。2治疗方法拟清热解毒、凉血化瘀为治则。基本方:鲜茅根15-30g.鲜芦根15Is2.30g、青黛3~5g、紫草10~15g>牡丹皮3~10g、赤芍10~30g>大蓟15〜30g、小蓟15〜30g、藕节15-30g>金银花炭10-30go随证加减:邪热在表,灼伤血络者酌加生石膏10-30g>连翘6~10g

4、>薄荷3~6g;毒邪伤里,瘀血阻络,伴有肢体关节肿痛、屈伸不利者酌加防己6〜10g、牛膝6~10g>桑寄生10-15g;腹痛阵作者酌加白芍10-30廿草3〜6g、乌药6〜iog;便血者酌加仙鹤草10-15g、侧柏炭10-15g、三七粉1〜3g;邪郁下焦者加赤小豆10-15g>莲须6〜10g、生山药10-15g>豆豉6—10g>荧实6〜10g。久病不愈反复发生肌Itt、乏力、头晕目眩,舌淡、脉细弱者合归脾汤加减。14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3个疗程后统计疗效。3结果3.1疗效评定标准DOC格式论文,方便您的复制修改删减依据国家中医管理局1994年实施的

5、《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拟定[2]。治愈:紫瘢消失,无其他并发症,实验室检查均在正常范围内。好转:临床症状改善,实验室检查均在止常范围内。未愈:临床症状无改善或加重,实验室检查无明显改善。3.2治疗效果治愈42例,占72.4%;显效13例,占22.4%;无效3例,占5.2%;总有效率94.8%□4讨论小儿气血未充,卫气柔弱,表卫不固,月奏理不密,易受外邪入侵。热伏血分,内搏营血,灼伤络脉,迫血妄行,络伤则血溢,血不循经,渗于脉外,留于肌肤,积于皮下而形成紫瘢。疾病迁延日久,导致诸虚。《小儿卫生总微论方•血溢论》云:“小儿诸溢血者,由热乘于血气也。”热毒

6、是致病的重要因素,血瘀贯穿于疾病的全过程,也是此病反复发作的病因。本病以实证为主,多为内有伏热,兼感时邪而发病,邪热入血,迫血妄行,血不循经,热盛伤络,是英主要病理基础。其特点是发病较急,以皮肤、黏膜出现瘀点、瘀斑为其主症,可伴鼻®1、齿帆、呕血、便血、尿血等。治疗上以清热凉血解毒为根本大法,选用自拟清热解毒凉血化瘀汤,方中鲜茅根、鲜芦根性寒凉味甚甘,功效清血分之热,而养阴润燥,为主药。青黛、紫草、牡丹皮、赤芍共奏清热解毒凉血散瘀消斑之用,大蓟、小蓟、藕节、金银花炭凉血止血、散瘀解毒。综观全方,清热与解毒并用,凉血止血与散瘀消斑兼顾,清解之中寓以养阴,

7、凉血止血之中寓以散瘀消斑,从而达DOC格式论文,方便您的复制修改删减到促进木病恢复的作用。【参考文献】⑴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669.[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