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论文优质弱筋小麦扬麦13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社会学论文优质弱筋小麦扬麦13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ID:44639946

大小:48.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24

社会学论文优质弱筋小麦扬麦13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_第1页
社会学论文优质弱筋小麦扬麦13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_第2页
社会学论文优质弱筋小麦扬麦13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_第3页
资源描述:

《社会学论文优质弱筋小麦扬麦13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优质弱筋小麦扬麦13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优质弱筋小麦扬麦13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山木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优质弱筋小麦扬麦13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是篇质虽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木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Z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优质弱筋小麦扬麦13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谀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岀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町以中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摘要介绍了优质弱筋小麦扬麦13的特征特性,并总

2、结了其在海安县的高产栽培技术,包括选种、播种、施肥、病虫草害防治方而内容,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种植提供技术参考。关键词弱筋小麦;扬麦13;特征特性;栽培技术中图分类号S512.1+2.0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08)16-0201-01海安县是江苏省优质弱筋小麦重点牛产县、农业部唯一的优质弱筋小麦重点联系县。近年来,多项国家(部)、省、市弱筋小麦项冃在海安实施,全县小麦生产及弱筋小麦产业化水平得以逐步提高。扬麦13是江苏省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用扬麦3号xMaritDovc选育而成的优质抗病

3、弱筋小麦新品种,2003年通过江苏省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经试验、示范、推广,该品种具有分集力中等、综合性状好、品质优良、稳产高产、耐寒、耐湿、耐肥、抗倒等特点,适宜在长江中F游淮南麦区砂土一砂壤土地区推广应用。在江苏海安大面积推广生产屮,2(X)6年、2007年平均产量分别在675()kg/hm2、6800kg/hm2,高产出块达8250kg/hm2,农民种植小麦的效益逐年增加。1特征特性1」农艺性状该品种春性,中早熟,熟期与扬麦158相仿。幼苗直立,长势旺盛,叶色嫩绿,分麋力中等,成穗率高,株高90cm左右,

4、茎秆粗壮,耐肥抗倒。长芒,白壳,红粒,粉质。人穗大粒,有效穗420〜450万穗/hm2,成穗率80%,穗着粒均匀,每穗结实粒数40〜42粒,千粒重4()〜42g。灌浆速度快,后期熟相较好,熟相整齐。生育期210d左右。1.2小麦品质扬麦13品质优良。2003年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结果:粗蛋白(干基)10.24%,容重796g/L,湿面筋含量19.7%,沉降值23.1mL,降落值339s,吸水率54.1%,形成时间1.4min,稳定时间1.1min,达到国家优质弱筋小麦标准,适立作为优质饼T、糕点专用小

5、麦生产。1.3抗性表现弱筋小麦扬麦13高抗白粉病、纹枯病,屮感梭条花叶斑病,屮感、屮抗赤霉病,耐寒、耐湿性较好。1.4产量水平弱筋小麦扬麦13高产稳产。2001〜2002年参加江苏省淮南片弱筋纽区试,平均产录5803.5kg/hm2,比对照扬麦158增产6.81%。2001年度扬州生产示范中平均产量为7926kg/hm2,较对照扬麦158增产10.2%。2002年度生产示范中平均产量为7143kg/hm2,较对照扬麦158增产6.9%。在海安县李堡镇3500hm2的推广实践中,2006年度产S6812kg/hm2,

6、2007年度产量6890kg/hm2o1.5适宜种植地区作为优质弱筋专用小麦,该品种适宜在长江中下游麦区砂土-砂壤土地区推广应用,在白粉病重发地区更能发挥其增产增效潜力。2高产栽培技术2.1精选种子,药剂包衣作为优质弱筋小麦,农民享受国家良种补贴政策,海安地区由海安县种子公司统一实行精选机选种,采用20%戌II坐醇乳剂专川药剂进行包衣处理,可以较好地预防地下害虫、鼠雀等危害,确保一播苗全、苗匀、苗壮,为夺取夏熟高产奠定良好基础。2.2免耕机条播,适期早播采用免耕机条播,扩大行距,行距30cm,增加通风透光度,建立高

7、效群体质虽栽培,人[□用种量105〜120kg/hm2o海安地区适播期在10月25口至11月5U,适期内早播,基本苗控制在225〜240万株/hm2。2.3测土配方施肥根据土壤肥力测定,实施配方施肥,实行全程监管。氮肥前移,适当降低氮肥施用暈。全生育期施纯氮180〜210kg/hm2,磷、钾肥75〜90kg/hm2。肥料运筹上,氮肥基施70%、追施30%:追肥屮平衡接力肥占10%左右,拔节肥占20%左右,于倒三叶期施用;磷、钾肥基肥与追肥比例为5:5,施用追肥时间为五至七叶期。2.4后期药肥混喷在小麦扬花期结合综合

8、防治进行药肥混喷,喷施75()〜1500g/hm2穗粒饱,增粒增重防早衰。2.5综合防治病虫草害以看麦娘、硬草等禾本科杂草为主的III块,于杂草立针期用50%麦草星可湿性粉剂2.25〜2.70kg/hm2,对水750发kg/hm2手动喷雾或对水300kg/hm2机动弥雾。以猪殃殃、弄菜等双了叶杂草为主的田地,于杂草二至三叶期用1()%麦草贫可湿性粉剂22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