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无名高热的诊断与防治-兽医学论文

生猪无名高热的诊断与防治-兽医学论文

ID:44640956

大小:38.03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24

生猪无名高热的诊断与防治-兽医学论文_第1页
生猪无名高热的诊断与防治-兽医学论文_第2页
生猪无名高热的诊断与防治-兽医学论文_第3页
生猪无名高热的诊断与防治-兽医学论文_第4页
资源描述:

《生猪无名高热的诊断与防治-兽医学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生猪无名高热的诊断与防治•兽医学论文生猪无名高热的诊断与防治丁民/江苏省东台市许河镇畜牧兽医站(_)流行病学猪无名高热病即猪热应激综合征,是一种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的疾病,主要发生于生长育成猪,夏季和初秋气温较高,生长育成猪脂肪层相对较厚,散热困难,而大部分养猪场和养殖户的猪舍饲养密度过高、通风能力低、隔热条件差,猪容易发生热应激。另外,猪场频繁转群、混群z没有采用〃全进全出〃的饲养模式,日龄相差太大的猪只混群饲养、断奶日龄不一致,猪舍温差大、湿度高、有害气体含量高,往往也引起猪群发生应激反应,使猪群抵抗力下降。猪群免疫和保健工作不够全面,疫病和营

2、养等因素造成猪群免疫力和抵抗力下降;不重视后备猪免疫和药物净化工作,导致猪群群体免疫水平不稳走,都可引起猪无名高热病的暴发和流行。(二)临床症状临床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食欲不振或无食欲、呼吸困难、n的等症状,部分伴有皮肤发红变紫。由于该病病因复杂,一般为多病原的混合感染,临床上较难控制,治疗效果往往不理想,造成猪群生长缓慢或停滞,病残猪和死亡猪增多,饲料效率、生长速度以及猪群整体的均匀度降低,治疗成本增加,使养猪生产蒙受严重的损失。一般发生于夏季和初秋气温较高时期,病程长,在5~20d左右;病死率高,在30%左右,给养猪场造成很大的经济损

3、失。饲养管理水平较高、猪舍通风、降温设备完善的大中型猪场发病率较低,在15%以内;而饲养管理水平较低,对通风降温重视程度不足的小型猪场、专业户发病率较高,一般在10%~30%,甚至达50%。猪场对防疫工作不重视、技术人员保健观念差,没有严格封闭,没有对猪群进行系统保健的猪场以及外购猪苗的育肥猪场发病严重。另外,距离屠宰场较近的猪场发病也较为严重。发病猪的体重一般在30〜150kg,脂及层越厚、体重较大的育成猪,发病率越高z也有断奶后的仔猪发病。13~25周龄的生长育成猪发病时体温升至39.5°C~41.5°C,精神IS沉郁,采食量下降,发病严重者食

4、欲废绝。起初个别猪只发烧”随后迅速传至大部分猪群,个别猪突然死亡。病猪皮肤发红,耳后耳缘发纟甘,腹下和四肢末梢等多处皮肤有斑块状,呈紫红色;呼吸困难,喜俯卧,部分猪岀现严重的腹式呼吸,气喘急促,有的表现喘气或呈不规则呼吸。有的流鼻涕、打喷嚏、咳嗽、眼分泌物增多,出现结膜炎;有的便秘,粪便秘结,呈球状,个别猪有腹泻现象,粪便呈黄色,尿量少、混浊,颜色加深。病猪迅速消瘦,病程稍长的全身苍白,岀现贫血现象,被毛粗乱,有的则全身黄染。使用退热药物后,症状有所缓解,但停药后往往复发。部分病猪后肢无力,个别病猪濒死前不能站立,最后全身抽搐而死。发病猪群死亡率很

5、高,有的猪场甚至达50%以上。部分母猪在妊娠后期(100~110d)出现流产、产死胎、木乃伊胎和弱仔。(二)预防措施1.重视猪群的饲养管理工作,尽量减少各种应激因素。2.充分重视猪场的清洁卫生和消毒工作,将卫生消毒工作落实到猪场管理的各个环节,最大程度地控制病原的传入和传播。3.药物控制措施。该病重在预防,当猪群大规模发病时,治疗效果一般不理想。应在疫病未发生之前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抗生素进行预防,当疫病发生时,应在高峰期前加药预防,针对细菌和支原体进行抗菌药物治疗可减少损失,应及早采取措施在饮水和饲料同时投药,结合注射对病猪进行治疗,以减少细菌二次

6、感染引起的死亡。猪场可根据本场情况采用联合用药的办法,从母猪用药保健开始控制细菌性疫病的源头。12~13周龄和17~18周龄生长育成猪使用有效药品进行预防,可在每吨饲粮中添加"金呼泰2000g+多西环素400g,也可在饮水中添加'可溶性氟苯尼考,采用脉冲给药的方式连用1周,停药1周后,再用药1周。在炎热高温的天气或猪群转栏、注射疫苗时,应在饮水中添加多维电解质等抗应激药物,尽量降低因应激导致猪群抵抗力下降而发病的机会。母猪分娩前后各1周在母猪料中添加抗生素,每吨饲料添加〃金呼泰“2000g+“多西环素"400g或“替米考星"200g+15%金霉素3

7、000g+邙可莫西林〃500g进行预防,减少母猪排出病菌污染分娩舍,切断疾病从母猪到仔猪的水平传播。仔猪断奶前1周至断奶后4周在仔猪料中添加抗生素,在每吨饲料中添加〃金呼泰"2000g+〃多西环素"400g或〃替米考星〃200g+15%金霉素3000g+〃阿莫西林〃500g,切断仔猪与仔猪间疾病的水平传播。1.定期驱虫。蛔虫、鞭虫等寄生虫损害机体免疫系统,使猪群抵抗力下降,蛔虫幼虫经肺移行和肺丝虫都会加重呼吸道疾病的病症,所以配合药物驱虫对控制本病有一定意义。猪场应严格执行〃四加一〃驱虫法、〃猪虫清〃对体内夕生虫的效果明显的驱虫剂进行驱虫。(四)治

8、疗对已发生无名高热病的猪群,可在每吨饲料中添加〃替米考星〃300g+“磺胺间甲氧U密卩定钠〃1000g,由于患病猪群采食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