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中期阶段性总结

研究中期阶段性总结

ID:44643744

大小:3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24

研究中期阶段性总结_第1页
研究中期阶段性总结_第2页
研究中期阶段性总结_第3页
资源描述:

《研究中期阶段性总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研究中期阶段性总结计算出错最主要原因之一概念、法则理解不清概念和法则是学生思维的基本形式,乂是学生进行计算的重要依据。只有正确理解和掌握基木概念和计算法则才能正确地进行计算。(1)退位减法算理不清如63-28=4563-2845原因:学生对退位减法算理不清,不明白个位不够减应从十位退一当I-再加上个位上的数,然后再减,所以当个位不够减吋就直接用减数来减被减数。(2)对添括号和去括号算理不明确。如:82.36-(52.36-18.58)=82.36—52.36—18.58=31.42错误原因是学生在去小括号吋没有减变加,不理解已知一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差,等于用这个数先

2、减去第一个数,再加上第二个数的道理。(3)对乘法分配律的运用不清楚如:42.9X6.2+42.9X3.8=42.9X42.9XC6.2+3.8)55X99=55X(99+1)错误原因是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运用述不清楚,理解不透彻,没有掌握好计算方法。(4)对0的占位作用认识不够如:①0.134-5=0.26②60宁6=1③2.5X2.4=0.06错误的原因是学生对概念不够清晰:计算除法时,在求出商的最高位上的数以后,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不够商1,就对着那一位商0,这里学生对0的占位作用认识不够,在什么情况下应该用0占位这一知识点没有掌握。对“商的最高位确定后,不够商1

3、的就商0”理解不清,因此出现跳位商和空位的错误。而在小数乘法里,要先点小数点再去掉末尾的0,错做为先去掉0再点小数点。(5)分数加减乘除计算计算法则不清①-+-=-②3+5X2=16235错误原因:对分数加减乘除计算法则不清楚,乘法是分子乘分子作分子,分母乘分母作分母,误以为加减法就是分子加减分子作分子,分母加减分母作分母;因为对每一种计算法则掌握不好,导致加减乘除计算时混淆不清,出现错误。(1)小数加减法中相同数位不对齐。如:62+0.25=0.8712.5-1.25=020-0.12=0.086212.520+0.25—1.25—0.120.8700.08错误

4、原因是对小数加减法的相同数位不理解,而将末尾对齐了。(2)四则运算顺序不明确。32-24X=8X=l错误原因是运算顺序混淆不清,没有明确先算二级运算,再算一级,而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了。(-)非知识性错误1、计算不认真,注意力不集中,抄错数字:如I:①X11-X1O=X(11-10)=①87^-3=78^3=26②用了3元买一瓶汽水,他们会看成“用33元买一瓶汽水”;③经常把“+”误作“一”,把“X”误作“=把“3”写成“5”或“8”,把“0”写成“6”,把“56”写成“65”,把236X103抄成236X13,抄上一行串到下一行等等。2、畏难情绪,排斥心理当看到计

5、算题数据较大,运算步骤过多吋,学生就会产生畏惧心理,失去解题信心,表现为极不耐烦,不认真审题,没按运算顺序进行计算,没有耐心去选择合理算法,从而导致错误出现,甚至连题都不做。3、强信息干扰,思维定势的影响由于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薄弱,感知试题时,总是受到容易计算部分,能简便计算,比较熟悉部分等强刺激的作用,以致于把运算的法则,定律等知识忽略掉而造成干扰,对于和似的知识点往往难以区分。女lh25X4=100是一个强信息,很多学生再计算24X5吋也等于100o125X8=1000是一个强信息,当学生计算125X84-125X8时,部分学生会不假思索地算成125X84-12

6、5X8=10004-1000=1,又如:错误原因是学生看到,就形成错误的思维定势。再如:40.7-0.7X(0.42+1.58)=40X2=80,错误原因是学生一眼就看出40.7—0.7、0.42+1.58均可以凑成整数,从而导致计算错误。4、短时记忆出错。记忆是学习的基础、知识的储存、积累和更新都要依赖于记忆,无论是口算还是笔算或估算都需要良好的短时记忆力作保证。一些学生由于短时记忆力发展较差,直接造成计算错误。如退位减法,前一位退1,可忘了减1。同样,做进位加法时,忘了进位,特别是连续进位的加法,连续退位的减法,忘加或漏减的错误较多。计算小数乘除法时,漏点小数

7、点。如22.44-4=56o5、不良的学习习惯,态度造成错误。不良的学习习惯如计算粗心,书写潦草,马马虎虎,做题不喜欢用草稿纸,再大的数也不想动笔算,而喜欢口算,做题时只求速度,不求质量,不注意审题,检查,态度不端正等这些不良习惯容易造成错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