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气透热汤治疗小儿夏季热42例临床观察

益气透热汤治疗小儿夏季热42例临床观察

ID:44644639

大小:54.17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24

益气透热汤治疗小儿夏季热42例临床观察_第1页
益气透热汤治疗小儿夏季热42例临床观察_第2页
益气透热汤治疗小儿夏季热42例临床观察_第3页
益气透热汤治疗小儿夏季热42例临床观察_第4页
资源描述:

《益气透热汤治疗小儿夏季热42例临床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益气透热汤治疗小儿夏季热42例临床观察首席医学网2009年05月30日16:36:25Saturday•医师杂志征稿•普通外科文献•呼吸疾病会议•网站运营•核心期刊征稿•帕金森病•国际神紆再生论坛•内蒙中医药•心律失常会•危重病诊治•心血管医师•内科诊疗班•方剂组成原理•亚健康学会•风湿关节炎作者:涂仁安姜鹏凌曹淑玲许忠波吴江生章蒙辉作者单位:1.余干县中医医院,江西余T335100;2余干县中医药学校门诊部,江西余干335100:3.南昌市顺康屮西医综合门诊部,江術南吕330008S加入收藏夹虫华临床

2、医师杂志征稿启聿《中华临床医师朵,忐》中华医学会主办,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航空航天医药在线征稿[先天性唇裂儿护理][编辑达人办公省事e族]•新形势下传染病专科医院保卫现状及其对策燧瘀化痰汤治疗慢件支气管炎临床疗效观察•泪道激光联合眼膏治泪道阻塞性疾病护理•30岁以下年轻教丁高血压者干预效果评价•超声诊断睾丸微小结右护理考试在线助于中华疾病控制杂志征稿[综介医学期刊•成都医学院学报][医学会议]•写作技巧

3、护理论文中论题的來源•医学会快讯

4、《中华普通外科》征稿【摘要】目的观察益气透热汤治疗小儿夏季热的临床

5、疗效。方法42例夏季热患儿给予口拟益气透热汤口服,每日1剂,2周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痊愈13例,显效17例,有效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0.5%o结论益气透热汤对小儿夏季热有较好的疗效。【关键词】小儿夏季热益气透热汤健脾益气化湿透热夏季热又称暑热证,是婴幼儿在暑热天发生的特有的季节性疾病,多见于3岁以下的小儿,以长期发热、口渴、多饮、多床、少汗或汗闭为主要特征。笔者根据其脾虚湿热内郁的病机特点,采用自拟益气透热汤治疗,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观察病例均为200

6、6年6月至2007年8月在余T县中医医院门诊及住院患儿,共42例,其屮男25例,女17例;1岁以内23例,1〜2岁15例,3〜4岁4例;病程2周以内21例,2周至1月15例,1〜2月6例。1.2诊断标准参照《中医儿科学》[1]夏季热诊断标准制定。发热、少汗或汗闭、多饮多尿,可伴食欲减退,形体消瘦,而色少华或伴精神倦怠,烦躁不安。发热为暑天渐渐起病,体温随着气温升降而波动,可在38〜40°C之间,发热期可达1〜3月,随着气候转凉爽,体温白然下降至正常。体格检查:血常规除部分患儿周围血象可出现淋巴细胞升高外

7、,其他值属正常范围,肺部X线摄片正常。2治疗方法及结果2.1治疗方法自拟益气透热汤组成:太子参10〜20g、茯苓10〜20g、莆香5〜10g、辔反仁10〜20g.炙H草3〜5g、柴胡4〜6g、地骨皮10〜15g、口薇7〜10g、青蒿10〜15g、蒲公英10〜15g、炒谷麦芽各15〜30g°脾胃气虚甚者加黄罠、怀山药;湿重者加苍术、0豆蔻、砂仁;郁热甚者加薄荷、桑白皮、知母、鱼腥草、黃苓、赤芍、牡丹皮;阴伤口渴者加乌梅、天花粉、北沙参。尿多者加桑螺虫肖、金樱子。上方每L!1齐U,水煎3次混匀后分2〜3次口

8、服。2周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2.2疗效判断标准(自拟)痊愈:发热、口渴、多饮、多尿等症状消火。显效:体温降至37.5°C以下,口渴、多饮、多尿症状明显减轻。冇效:体温波动在37.5〜38.0°CZ间,口渴、多饮、多尿症状亦见改善。无效:发热、口渴、多饮、多尿诸症未改善。2.3结果痊愈13例,显效17例,有效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0.5%o3典型病例案例1王某,男,2岁,2006年7月15日初诊。患儿6月下旬开始发热,到当地某医院就诊,当时体温38°C,经治疗(因病历丢失,用药不详),效果

9、不佳,口体温持续不降,随气温起伏。刻诊:T38.5°C,口渴多饮,精神欠佳,纳差,夜间啼哭不宁,汗少,尿多,大便偏软,而色少华,精神疲惫,咽红,舌质淡红,苔腻、色黄白相兼,指纹淡紫达气关。证属脾胃气虚、湿热内郁。治法:健脾益气、化湿透热。方用自拟益气透热汤加味:太了参20g、茯苓20g、雀香7g、慧改仁20g、炙甘草3g、柴胡6g、地骨皮10g、白薇15g、青蒿15g、蒲公英12g、薄荷7g(后下)、鱼腥草15g、炒谷芽20g、炒麦芽20g。服10剂后体温降至正常范围,饮食增加,精神好转。守原方再进5剂

10、,痊愈。案例2李某,女,1岁1月,2007年8月5FI初诊。患儿于6月起发热不退,曾在某医院住院治疗,先后使用青霉素钠盐、病毒卩坐、小儿退热栓等药物治疗,效果不佳,体温37.5〜39.0°C。刻诊:T39°C,以午后发热为甚,口渴多饮,尿多,无汗,纳差,大便先干后淋无头痛、鼻塞流涕。望诊:方颅,形体消瘦,而色萎黄,咽红,舌质红、苔薄口,指纹淡紫达气关。证属脾胃气阴两虚、湿热内郁。治法:益气养阴、化湿透热。方用自拟益气透热汤加味:太了参15g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