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气养阴化瘀法治疗消渴

益气养阴化瘀法治疗消渴

ID:44644853

大小:45.34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0-24

益气养阴化瘀法治疗消渴_第1页
益气养阴化瘀法治疗消渴_第2页
益气养阴化瘀法治疗消渴_第3页
益气养阴化瘀法治疗消渴_第4页
益气养阴化瘀法治疗消渴_第5页
资源描述:

《益气养阴化瘀法治疗消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益气养阴化瘀法治疗消渴中图分类号:R255.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533(2011)07-0334-02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人们的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使当今的糖尿病发病率急剧上升。笔者采用益气养阴化瘀法治疗糖尿病,获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06年3月-2009年9月本院内分泌门诊患者160例,随机平行分成两组。治疗组80例,男50例,女30例;年龄35〜81岁,平均62.3岁;病程0.5-3年,平均1.5年;空腹血糖7.2〜12・5mmol/L,平均9.6mmol/L;餐后2h血糖

2、11.6〜18・5mmol/L,平均15.6mmol/L;糖化血红蛋白6.5-9.2%,平均8.3%o对照组80例,男52例,女28例;年龄33〜78岁,平均65岁;病程0.6〜4年,平均2年;空腹血糖6.9〜13.1mmol/L,平均10.1mmol/L;餐后2h血糖11・3〜17.9mmol/L,平均14.8mmol/L;糖化血红蛋白6.4〜8.8%,平均8.5%o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均具有可比性。1.2诊断标准西医诊断参照《内科学》[1]中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中医诊断参照《上海市中医病证诊疗常规》[2]中辨证标准:口渴多饮,多食易饥,尿频量多,

3、形体消瘦,舌红,苔少,脉细数等。2治疗方法治疗组以益气养阴化瘀之法立方并随证加减。组方:生黄英30g、党参30g、麦冬12g、山药15g、五味子10g、玄参12g、生地12g.桃仁9g.红花9g、赤芍12g、丹参15,苍术6g。邪实热盛、脉象洪数有力者,加石膏15g.知母12g.黄连3g、西洋参15g;心肾不交、头晕失眠多梦者,加朱茯神15g、远志6g>生龙骨30g、百合15g、酸枣仁15g;肝肾不足者,加山萸15g、枸杞15g>潼疾藜15g、白痍藜15g;二阳结、热毒蕴盛者,加绿豆衣15g.生慧仁30g;日久,阴损及阳、阴阳二亏者,加用金匮肾气丸,

4、腹胀加厚朴9g,便澹去生地而加茯苓15,泽泻15g;心悸、胸痛者加瓜萎15.薙白9g、半夏3g。1剂/d,水煎共取400mL,混合后分早晚2次口服。对照组予以格列毗嗪控释片5mg/次,1次/d,餐前0.5h口服;二甲双M500mg/次,3次/d,进餐时口服;盐酸毗格列酮15mg/次,1次/d口服。两组均以3个月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判定疗效。3治疗结果3.1疗效标准参照《上海市中医病证诊疗常规》中消渴的疗效评定标准—临床治愈:症状消失,实验检查多次正常;好转:主要症状及实验检查有改善;未愈:症状及实验检查无变化。3.2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V0

5、.05),见表1。4讨论古代医籍《内经》和《古今医志》中就有论消渴病,均以饮多、食多、搜多而论之,故以消渴、消痺等定病名。消渴之主因为酷嗜炙❷、胃热灼脾,迫使脾阴输泄无度。胃为阳明燥金,脾为太阴湿他土;胃需脾阴之濡,脾需胃阳之煦。若恣食肥甘,或纵欲损泄肾阴,阴亏于下,火炎于上,水火不济,真阴亏耗,水源不充,相火独亢,虚火妄炎,热伤肺阴,津液亏竭,渴饮无度;胃火亢盛,逼迫脾阴,使胃失其润,则火益炽,阴益伤,胃热盛,则消谷善饥;热伤肾阴,精气亏虚,故尿频量多,且不论虚火、实火均可炼熬血液而致瘀血。临床所见消渴患者表现面色灰黯、肌肤甲错、麻木、胸闷痛、舌紫

6、暗等均为瘀血指征,故自拟益气养阴化瘀法治之。方中生黄茯、党参、山药益气健脾,因饮食的消化吸收利用,其功主要在脾。《素问•经脉别论》曰:“饮入于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精并行。合于四时五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因此,治疗消渴,健脾补气实为关键一环。玄参、生地、麦冬、五味子滋阴清热,同时酸甘化阴、生津补液;桃仁、红花、赤芍、丹参活血化瘀,其中赤芍又清热凉血,丹参凉血清心、补血安神;苍术辛苦温入脾胃之经,燥湿健脾,于甘寒、苦寒药味之中起反佐之用,古人曾云苍术有“敛脾精不禁,治小便漏浊不止”之功。如邪实热盛、

7、脉象洪数有力,加石膏、知母、黄连、西洋参;心肾不交、头晕失眠多梦,加朱茯神、远志、生龙骨、生牡蛎、酸枣仁等;肝肾不足者加山萸、枸杞、潼白疾藜;二阳结热蕴毒盛者加用绿豆衣清凉止渴、解毒益肠胃,并加慧米仁甘寒、健脾燥湿。《本草纲目》内载:“消渴饮水不止,以慧仁煮粥疗之。”两者合用并无燥阴之嫌,反能既除肠胃所蕴热毒,又健脾益胃。心悸痰瘀交阻、心阳被遏者加瓜篓、半夏、薙白。病久多见三焦俱病,三消合一,必至晚期阴损及阳,阴阳二伤,常出现尿意频繁,故小瘦清长、朝夕不断、口不欲饮食、气短声低、四肢厥冷、舌淡苔薄白脉迟者加用金匮肾气丸,以蒸动阴水、生升津液;腹胀加厚

8、朴,便澹者重用茯苓、泽泻和玄参。总之,治疗用药宜为活用,切忌偏一,阳性药中少加阴性药,阴性药中少加阳性药,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