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红菌素及其衍生物抗肿瘤活性探究进展

竹红菌素及其衍生物抗肿瘤活性探究进展

ID:44645567

大小:71.65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10-24

竹红菌素及其衍生物抗肿瘤活性探究进展_第1页
竹红菌素及其衍生物抗肿瘤活性探究进展_第2页
竹红菌素及其衍生物抗肿瘤活性探究进展_第3页
竹红菌素及其衍生物抗肿瘤活性探究进展_第4页
竹红菌素及其衍生物抗肿瘤活性探究进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竹红菌素及其衍生物抗肿瘤活性探究进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竹红菌素及其衍生物抗肿瘤活性探究进展摘要:竹红菌素是竹红菌、竹黄菌等几种竹寄生菌的代谢产物,研究表明竹红菌素在可见光区具有优良的光敏活性,是一种潜在的光疗药物,因而受到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现综述近年竹红菌素及其衍生物抗肿瘤活性的研究进展。关键词:竹红菌素;衍生物;抗肿瘤活性;综述中图分类号:S56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9X(2008)07-0055-04ProgressonAnti-tumorActivityofHypocrellinsandTheirDerivativesXIAOCai-xial,LIUTong-jun2,YANGHai-long2(1.LaiyiRes

2、earch&DevelopmentCenterofBio-Medicine,Shanghai201203,China;2.SchoolofLife&EnvironmentalSciences,WenzhouUniversity,Wenzhou325027,China)Abstract:Hypocrellinsarethemetabolitesofseveralparasiticfungiofbamboos,suchasHypocrellabambusae,Shiraiabambusicola,etc・Modernresearchesrevealthathypocrellinsshowexcel

3、lentlight-inducedactivitiesinvisibleregion.Asapotentialdruginphotodynamictherapy,hypocrellinsdrawanincreasingattention.Theprogressontheanti-tumoractivityofhypocrellinsandtheirderivativesisintroducedinthispaper・Keywords:hypocrellins;derivative;anti-tumoractivity;review1竹红菌素的结构竹红菌素是肉座菌科的竹红菌(Hypocrella

4、bambusae)和竹黄菌(Shiraiabambusicola)等少数几种竹寄生菌的代谢产物,是由我国研究人员首先分离获得的光敏化合物。竹红菌素是一类具有立体化学结构特征的化合物,是在可见光区内有优良特性的光敏剂。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竹红菌素具有抗肿瘤、杀灭病原菌、抑制艾滋病病毒HIV-1等生物活性,有显著的光疗作用。临床上已用于治疗皮肤病,如外阴白色病变和软化瘢痕疙瘩等。竹红菌素还可作为新型的光活化农药和潜在的光电转换材料,极具开发前景。天然竹红菌素主要包括两种组分竹红菌甲素(hypocrellinA,HA)和竹红菌乙素(hypocrellinB,HB),在碱性条件下,竹红菌甲素可脱水转化

5、为竹红菌乙素:作为新型的光动力抗肿瘤药物,竹红菌素与血吓咻衍生物相比,具有原料易得易纯化,光敏剂三重态量子产率和单重态氧量子产率高,光毒性高,暗毒性低,从正常组织排除的速度快等优点。其最大优点是容易定点化学修饰,获得纯的单体衍生物[1],是一种很有应用前景的光疗药物。2竹红菌素的光敏机制伴随着对竹红菌素结构的解释,其光敏活性亦被揭示。最早的研究表明,竹红菌素的光敏作用是通过产生单线态氧102实现的。后来发现竹红菌素(如HA)不仅能够产生102,而且能产生超氧自由基、務自由基和半醍自由基HA-,并且产生的活性氧可转变为非氧自由基生成,表明竹红菌素对生物系统的光敏损伤机制与单线态氧、超氧自由基、拓

6、自由基和半醍自由基的多重作用有关[2]。竹红菌素的光敏活性是由其特殊的立体化学结构赋予的。量子化学研究表明,分子内氢传递过程使❷醍类分子保持了光敏活性。常温下处于基态的竹红菌甲素分子能使分子内氢快速传递,其共辄结构对❷醍类分子的激发态分子内氢传递过程具有重要影响,总的趋势是分离小共觇体系。单重激发态和三重激发态分子内氢传递反应的势能曲线随着分子共辄结构增大而逐渐接近,发生交叉的可能性以及交叉程度随之增大。曲线交叉致使从单重态到三重态的系间窜越,显著提高了体系三重态量子效率,从而提高了❷醍类光敏剂的光敏活性[3]。3竹红菌素的结构修饰作为抗癌的光疗药物,天然的竹红菌素在光疗窗口(600~900n

7、m)几乎没有吸收,极大地限制了它在临床的应用。而且,天然的竹红菌素是亲脂性化合物,水溶性不好,不便于制成药物制剂。为得到在光疗窗口有强吸收(即波长红移以配合激光治疗)和脂水兼容(便于药物制剂)的光疗药物,近年人们以结构修饰方法合成了一系列竹红菌素衍生物,修饰竹红菌素结构的反应位置包括芳环、酚務基、醍談基、七元环和甲氧基等,对竹红菌素结构的修饰徐尚杰等已写了综述[4]。4竹红菌素及其衍生物的抗肿瘤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