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工程特点、难点及对策

第3章工程特点、难点及对策

ID:44647039

大小:251.92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10-24

第3章工程特点、难点及对策_第1页
第3章工程特点、难点及对策_第2页
第3章工程特点、难点及对策_第3页
第3章工程特点、难点及对策_第4页
第3章工程特点、难点及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3章工程特点、难点及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3章工程特点.重点.难点及对策3.1工程特点1、工程修建意义重大本工程是北京市出现缺水现象能实现应急供水的重点工程。施工过程中根据工程的重点、难点找出解决对策,确保工程安全、按期、优质完成意义重大。2、施工环境条件苛刻暗涵全线下穿城市主干道路一西四环主路,地面来往车辆多,通气孔施工场地狭小,施工干扰多。施工中对地面的沉降要求比较高。3、暗涵穿越数条地下管线暗涵上方为四环主路,主要穿越一条煤气管道和一条市话线。廊道穿越四环西幅路地段,地下管线较多,施工中对控制坍塌保护地下管线的安全要求较高,增加了施工难度。4、施工工作量较大本段工程线路全长843.00米,设一座工作竖井

2、,单向掘进最长距离为425.00米,掘进距离较长,工程必须按期建成。5、对施工的要求高根据工程的重要性、复杂性特点,对管理水平、施工技术、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环保等要求高。3・2工程重点通过对本工程的招标文件及招标设计附图的分析,我们认为整个工程的重点有以下两点:暗涵初期支护的形成和暗涵结构的防水施工3.2.1暗涵初期支护的形成1、重点分析由于本工程结构穿过的土层以圆砾卵石层为主,V级围岩,围岩稳定性差,易发生坍落现象。加上施工工序多,暗涵顶部管线渗漏,施工不当将引起地层较大的变形,危及行车及施工人员的安全,造成管线、路面及地上构筑物沉降。且暗涵为并行双洞,两条暗涵结

3、构外的距离为7.0米,在暗涵土体开挖过程中如出现坍塌现象,会对相临暗涵的土体开挖及初期支护的形成带来较大影响。因此将暗涵洞体开挖的初期支护形成作为我们施工的首要重点。2、主要对策暗涵的初期支护分为小导管注浆加固土体、土体开挖、格栅钢架安装、喷射混凝土支护及初支背后回填注浆五道工序组成,施工中保证各项工序的质量,制定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及措施是暗涵初期支护形成的关键。根据以上内容我们制定了以下对策。(1)超前小导管注浆加固超前小导管注浆加固的质量是保证暗涵初期支护的形成的最重要的工序。施工中要严格按设计要求控制小导管的间距,插入土体中的角度,应根据施工中的实际情况调整浆液的

4、配比,注浆压力及注浆量,根据施工的实际情况必要时可采取加密小导管或270°小导管加固措施。【图3-1超前支护加固示意图】核心土涉、图3-1超前支护加固示意图(2)土体开挖土体开挖断面较大,土壤自稳能力差,在开挖时采用正台阶法,并留核心土,用以保证开挖阶段的围岩及支护的稳定。【图3-2正台阶法开挖示意图】初衬喷射混凝土1核心土J锁脚锚管5IS.■O00初衬喷射混凝土2000200C002一5200图3-2台阶法开挖示意图(单位:mm)(1)格栅钢架架设本道工序包括格栅钢架就位、网片安装及连接筋焊接,土体开挖完成后尽量减少格栅钢架架设时间,能够有效减少格栅钢架以上的土体坍

5、塌的机率,固此施工中要培训技术熟练的施工人员,格栅钢架就位的量测控制应准确、有效,适当增加焊工及焊机数量,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尽量减少格栅钢架的架设时间。(1)喷射混凝土支护格栅钢架安装完成后,应及时进行喷射混凝土的施工,使初期支护近早形成,为了尽快获得喷层的早期强度,速凝剂的掺入量应在允许的范围内进行适当的调整,格栅钢架与开挖边线之间的空隙,必须用喷射混凝土填实。(2)初期支护背后注浆初期支护背后注浆要及时进行,注浆孔要严格按设计要求布置,在出现土体坍塌的位置要随时加设注浆管,注浆管的插入长度应超过初期支护混凝土结构背后0.50米,支护背后回填灌浆压力为0.2-0.3M

6、pa,在规定的压力下,灌浆孔停止吸浆,延续灌注5min即可结束。回填灌浆在未完成的情况下不得停顿,以免影响注浆效果,保证背后充填注浆的质量,不仅能充填初期支护背后的土壤缝隙,且能起到加固结构的作用。【图3-3初期支护背后注浆示意图】初衬喷射混凝土二”图3-3初期支护背后注浆示意图(单位:mm)(3)加强领导、依靠科技进步、科技攻关、专家评审、科研创新的力量解决施工中的难题。(4)建立完善的安全、质量保证体系及措施。(1)针对本工程所处不同位置、不同的断面尺寸、不同的地质条件,相应地制定完善的施工方法、工艺及技术措施,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各项工艺标准,作到万无一失。(2)全

7、面推行施工质量工程控制措施本工程施工中,我们将全面推行施工质量工程控制,切实抓好每道施工工序的质量,以工作质量来保证工程质量,以科学管理、严格的制度来创造优质工程。(3)进行针对性的、严密的监控测量,使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地层、支护结构和周围环境的动态变化始终置于可控状态。(4)建立以“防坍、防沉”为核心的技术指导及施工优化组合。(5)针对不同环境特征分别制定针对性强、相对完善的防护措施。3.2.2暗涵结构的防水施工1、重点分析本工程为应急供水工程,对暗涵的防水做到“不渗、不漏”的要求比较高。施工缝、变形缝施工工艺复杂易出现质量问题,二衬钢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