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快速下滑要做辩证分析

经济快速下滑要做辩证分析

ID:44650915

大小:28.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24

经济快速下滑要做辩证分析_第1页
经济快速下滑要做辩证分析_第2页
经济快速下滑要做辩证分析_第3页
经济快速下滑要做辩证分析_第4页
经济快速下滑要做辩证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经济快速下滑要做辩证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经济快速下滑要做辩证分析当前屮国经济下滑的幅度在过去30年屮是比较少见的。虽然统计局数据显示GDP增长二季度依然保持在7.6%的水平,但是其他一系列数据给出的信号更值得引起警觉。对此,我们应当辩证分析,方能制订相应的有效对策。经济下滑带来影响首先,发电量在6月同比出现零增长,这是自2009年5月以来的最低水平。其次,国际储备在2012年二季度出现19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以來的首次下降,外资流出创造了历史上的季度新高。第三,中国狭义货币增长今年四月下滑到3%,是该数据自1985年公布以来的最低值,即便是在发牛全球金融危机后的2009年和东南亚金融危机的1998年也没冇出现过如此情况。若从

2、衡量经济的全面性而言,发电量、货币流量和国际储备,这些指标应该作为重要参考。另外,本次经济放缓给企业和老百姓带來的影响也大幅高于GDP本身显示的程度。从GDP看,经济增长仅仅是从去年的9.2%下降到今年二季度的7.6%,略冇放缓。但是从企业营收利润的角度看,情况已经出现大幅恶化。工业企业利润在2012年上半年一直是负增长,钢铁企业更是出现大面积亏损。银行利润虽然还较高,但是市场预期未来不良贷款导致的亏损将会比较大。很多行业产能过剩严重,大量库存积压,中国经济正在经历“无利润增长”。対普通百姓,当前的经济放缓意味着他们工作单位的利润下滑,也就意味着个人收入的降低。经济下滑原因探析为什么会

3、出现如此明显的经济放缓呢?主要是结构性因素包括人口红利的减少和近年来制度改革的停滞不前。也有一些因素可能兼具周期性和结构性特征。例如,发达国家的经济危机导致的中国出口困难。另外,笔者认为还有两方面的原因同样重要,一个是中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下降;另一个是存在过度依赖政府刺激的制度性缺陷。近年来,中国出口增速冇比较明显的下滑,7月出口同比只有1%的增长,相对于2002年到2008年平均27.49%的增长相差其远。欧美发达国家先后陷入危机,进口下降是一个因素,但是中国的国际竞争力下降的因素也很重要。衡量国际竞争力的一个标准是在国际市场的出口份额。中国在美国市场的出口份额从“入世”以来逐步提升

4、,到2010年,美国从境外进口的商品里除了石油,高达22.75%的部分是中国制造,而这个比例在2001年只有9.74%o按商品分,出现份额下降的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例如纺织品、服装鞋帽以及家具、玩具。电子产品份额在进一步增加,但是其水平不足以抵消莫他商品份额的下降。出口市场份额的下降使得中国出口增速近年来下了一个大台阶,从2004年到2008年平均每年27%的高速,下降到了2012年上半年的9.2%,而同期美国进口增速仅仅从8%下降到了6%(以上计算不包插石油)。值得提起的是,口本出口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也出现过非常类似的情况。日木在美国的市场份额曾经从上世纪60年代一路攀升到上世纪

5、80年代中期,随后由于“广场协定”带來的口元大幅升值导致出口竞争力大幅下降,日本在美国的市场份额于1986年见顶,随后日本虽然又经历1986年到1989年的泡沫期屮的短暂繁荣,最终却因经济竞争力下降而导致了长期的经济衰退。中H的经历中有一些类似Z处。两国都经历了国际竞争力大幅提升的时期,多年来经济保持高速增长,但是经济增长带來房地产泡沫、劳动力价格上涨,以及货币升值最终使得竞争力出现下降。在竞争力下降的大背景下,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也必然下降,这是2012年经济放缓的一个重耍结构性因素。中HZ间的比较也可以使我们看到一些希望。首先,中国具有大国优势,幅员辽阔,沿海地区虽然已经失去出口竞争

6、力,但内陆省份劳动力和其他资源价格还比较有竞争力。例如上海和邻近的安徽相比,2011年人均60卩相差3.3倍,和全国人均收入最低的省份贵州比较相差5倍,沿海的出口企业一部分可以选择转移至内陆,避免竞争力快速下降。以日本为例,国内各地区间收入分配较为平均,1984年东京的人均GDP和最穷的县相比只差大约两倍,因此口本企业在1984年后从本土转移到海外的趋势比当今的中国更为明显。其次,屮国未来的改革红利仍然值得期待。屮国制造业的竞争力已经在“入世”之后得到了大幅改善,但是服务业竞争力还非常落后,改革空间很大。如果能够真正贯彻鼓励民营资本进入垄断行业的“新36条”,未來竞争力还有提升的可能。

7、但从现在看,道路依然曲折,政府推出的“老36条”和“新36条”更多地停留在大政方针的红头文件上,尚未在现实经济中得以体现。当前经济下滑实际是为过去几年的过度刺激政策还债。政府可通过刺激政策,短期内把经济增长推高,但这种单靠政府行为推动的增长不可能持久,实际是通过对未来经济增长的透支来换取今天的繁荣。这样的例子在现代经济史上屡见不鲜,西方一些民主国家为此大吃苦头。因为执政党往往有很强的动机,在大选年通过财政力量制造短期内经济繁荣,以此博取选民的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