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论文邓华

科技论文邓华

ID:44652328

大小:20.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0-24

科技论文邓华_第1页
科技论文邓华_第2页
科技论文邓华_第3页
科技论文邓华_第4页
科技论文邓华_第5页
资源描述:

《科技论文邓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雨河小学邓华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不断更新,科技迅猛发展,互联网和多媒体成为普遍传递信息的工具,它对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也给教育教学带来了强烈的冲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多媒体技术迅速兴起,并以迅猛之势进入课堂,多媒体技术对文本、声音、图形、图像、动画等的综合处理,充分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为抽象的数学教学工作提供了形象的表达工具,使学生充分发挥其视听作用,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地改变了传统教育教学模式,改善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学落到实处。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日益显现

2、出其强大的功能,它的出现为我们改进教学手段提供了新的机会,产生了不可估量的教学效果。一、多媒体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因年龄小,天生好动,传统教学模式中单纯的讲、读、说和教并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之数学本身比较抽象枯燥,学生难以理解,单一的教学手段无法取得优质高效的教学效果,而利用多媒体技术对教学内容经过文字、图像、声音和动画的处理,把抽象转化为具体,大大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多媒体可以将难以表达,甚至根本不能用语言完整表达的图形、图像的运动信息以及一些抽象的理论、复杂的空间结构,通过文字、图形、动画、视频图像和声音等多种教学信息,使之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创设

3、生动直观的原生态情境,给学生带来了一种全新的学习环境和认知方式。例如:在讲解如何计算不规则图形的周长时,先用课件给出实物,如叶子,然后在叶子的一周围上毛线,最后把实物去掉留下毛线,再让学生自主探索计算方法,这样的展示方法比传统的展示方法更具体明了,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有利于突破重点,分解难点。在教学中,重点、难点是一节课中的重要部分,数学概念、定义等知识都比较抽象,给小学生理解、掌握带来一定的难度。教师难教、学生难学,教师口干舌燥的讲解这些知识点,结果学生还是没有真正理解,而把现代化教学引入课堂,利用多媒体对文字、图像、动画和声音等信息的处理能力,形成声

4、、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教学系统,不仅能把高度抽象的知识直观显现出来,而且有较强的刺激作用,促使学生理解、把握它们的本质属性。让教师讲得少、学生思考多,解决了教学的重难点。例如:在教学“认识时间”时,由于时间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光靠老师讲解,或用传统的教具教学,都会感到非常枯燥,而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使原来非常抽象的概念具体化、生动化,增强了学生的直观认识。首先,用多媒体展示出一个钟面,让学生清楚地看到钟面上有十二个数字、指针和格子,紧接着,通过图像的闪烁及声响效果,让学生了解到12个数把钟面分成了12大格,每个大格又被分成5个小格。然后,再通过动态演示和色彩的变化,时针走一大格,分

5、针正好走一周的过程,让学生得出1时等于60分钟,较好地突破了本节课的重难点。最后通过多媒体动画创设了一个小学生一天作息时间的生活情景,来巩固新知,贴近学生生活,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的理念。三、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开拓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向学生展示知识形成的过程,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鼓励学生探索,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例如:我在《分数的意义》教学中,老师说班长买来一块饼,要分平均给四个同学,怎么分?每人分得的饼数能用整数来表示吗?在学生的回答下教师利用多媒体画面显示班长分饼的方法。这样画面与解说相结合,在学

6、生感官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对"分"的方法看的明明白白,突出了“平均分”,对理解"分数的意义〃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学生由"奇"转化到"趣",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达到了课堂教学的目的。为巩固分数的意义,可以设计一个色彩鲜艳的课件,全班学生围绕教师提出的一系列问题展开讨论。在学生兴趣盎然、思维活跃的情况下,充分挖掘画面中所提供的素材,说出:可以分别把5苹果、8桶蜜、6只蜜蜂看作单位“1”,并能把每个“1”平均分成不同的份数,用不同分数表示,这样做不仅较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而且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观察力、注意力、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四、利用多媒体技术

7、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一题多变是我们训练学生思维灵活性的常见方法,以前在进行此项训练时,需要改动的地方要擦去了再写,非常麻烦,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利用多媒体可以任意拖动、任意改变效果的功能,我们在课前只要准备一道题,在课堂上当学生解签完以后,只要将原题复制一下,再在复制后的题中进行修改,整个变化的过程全部呈现在学生的眼前,新题的来龙去脉学生看的一清二楚,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活跃了学生思维,需要比较时只要将原题向下一拖,学生就可以进行比较了,需要改动可以随时改动,很短的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