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头文化论文

码头文化论文

ID:44654014

大小:40.04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10-24

码头文化论文_第1页
码头文化论文_第2页
码头文化论文_第3页
码头文化论文_第4页
码头文化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码头文化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码头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人文学院广告一班李聪为了适应水陆运输的需要,乾隆时期汉口的码头逐渐建立,后来在历史的洪流之中,继汉口通商后,码头林立,各种帮派也随之建立,码头成为兴盛一时的主要货物和人员的集中地。除了保留初建时的货物运输等需要,码头的客运量逐渐增大,而搬货卸货产生的劳动号子更是层出不穷。同时,作为“火炉”的武汉,人们纳凉的首选地便是这依托长江水的码头边,万家灯火为码头这粗犷的轮廓增添一份细腻。这样,码头文化便在这亦商亦娱的功能中不知不觉中形成了。随着城那市化的发展,码头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势必为这九省通衢的武汉更增添一份活力。关键词:码头码头

2、文化长江(-)“汉水改道”与汉口镇明朝中叶以前,武汉一直都是武昌、汉阳的地理位置的统称。那时候,我们现今所熟悉的车船林立,人潮拥挤的汉口只是一个四周芦苇丛生,人烟稀少的荒凉地。每每到洪水暴发的季节,犹如一片汪洋,看不见陆地,而到了洪水退潮的季节,更是野草丛生。这样的蛮荒之地怎么会是现在的汉口?这一切,都要感谢“汉水改道”O汉水发源于III西宁强县大巴山系,口西北向南流入湖北,是长江最大的支流。如此,就可以理解在洪水时期,犹如一片汪洋的原因了。大概在明朝成化年间(1465-1470),汉水的下游连年大水,堤防总是决口,而这就使汉水下游的水文形势

3、发生了重大的改变,其他入江口淤塞,形成了一个主河道入江口,汉水流至汉阳县西排沙口,郭茨口间集中水流,径直而下,经过龟山北麓注入长江,形成今天的景观。“汉水改道”结束了汉水下游河道飘忽不定的历史。新的水口的南岸仍称之为汉阳,而北岸,后则成立为汉口镇。新的水口两岸地域开阔,港湾水域条件良好,再建立坚固的堤坝,很快便成为“占水道Z便,擅舟楫Z利”的天然良港。(二)近代港口和码头明确记载的民船码头是在乾隆元年(1736),天宝码头。从此以后,在汉江沿岸的斫口到龙王庙一带,人们陆陆续续建立起大大小小的码头,像杨家河、老水港、彭家巷、小斫口、五显庙、大王

4、庙、龙王庙等,多达20多处。但是,这些码头都是根据自然坡岸而建,设备非常简陋,如缆桩,跳板都是直接取材,少有坚固加工,安全性也小。值得欣慰的是,伴随着轮船事业的兴起,受长江水位变化大,风浪大的影响,轮船码头也出现在世人眼前。1863年,英国宝顺洋行在汉口建立了宝顺栈五码头——第一座洋行码头。1871年,即苏伊士运河通航后的第三年,在汉口经营砖茶的俄国茶商在汉口专门建立顺丰茶砖栈码头,即汉口第一个工厂专用码头。1897年,汉口马家墩建立了第一座民族工业专用码头——燮昌火柴厂码头。这些近代船码头,和汉水、长江原有的自然坡岸码头相比,码头泵船的设置

5、,不仅扩大了码头的规模,而且使逐渐都具有了客货两用的性能。同时,近代的库场也随之兴起。由于轮船相比之前民船落后的技术,载重量大,一座轮船所载的货物可以满足十儿家甚至是儿十家的货主的需求,要加快轮船的周转速度,就必须要有周转的设备,而库场便是随着轮运业的兴起而发展的,反之又为轮运业创造了更大的商机。和库场•样,栈房也是伴随着轮运业的发展而兴起发展的。最早在汉口设置栈房的人是英国人韦伯,时间是1861年,但是这只是韦伯从居民手中租到一处栈房。第一个在汉口自主修筑栈房的是美商,金能亨。他将他所属的金利源仓栈设于长江各口,并给出“十FIZ内,不计栈租

6、”的优惠条件。后来,屮国航业公司招商局在汉口设栈,1899年俄商在今合作路、洞庭街口新建了新泰栈,一时之间,轮运业风生水起。这些修建的码头、库场和栈房的设置,以及一些港埠设施,促进了码头的发展,推动了汉口镇的兴繁,同时也构成了近代汉口港鲜明的特色。(三)汉口码头与秘密社会码头与秘密社会有着天然的联系。说到近代城市的秘密社会,人们很容易联想到旧中国上海滩上的青洪帮。而武汉实际上也是一个秘密社会聚集地,比如著名的天地会。汉口开埠以后,随着租借的建立和长江近代轮运的FI益发展,长江沿岸相继拓建了一批近代轮运码头,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类码头发展到

7、14个,其中8个在租界内,6个在于租界相连的江边。由外国洋行经营的洋码头,也占据着重要部分。码头的快速发展,既推动了近代城市经济的繁荣,同时也给这个近代大都会带来严重的治安问题。而这个与码头施行的“把头(头佬)制”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由于各码头对装卸工的需求时多时少,招聘装卸工常常因外商对武汉劳工市场的种种隔膜而难以措手。外商为经营方便起见,一般通过包工头来招揽码头工人。这些包工头居中收费“引荐费”,无本起家,形成附着在资木主义生产关系内部的一种次生型雇工制,这就是“把头制”。而这种“把头制”下的封建把头,自然会进行层层剥削工人。第一,出卖“

8、空扁担”。随着码头业务的发展,更需要更多的人手,把头门就大肆卖出“空扁担”(即码头工作权)。这样的话,以码头“肥瘦”(活路多少)为标准,标出价格,卖出。买的人再次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