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与生活论文

美学与生活论文

ID:44654329

大小:18.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24

美学与生活论文_第1页
美学与生活论文_第2页
美学与生活论文_第3页
美学与生活论文_第4页
资源描述:

《美学与生活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美学与牛活的关系摘要:美是生活屮的感悟,生活屮每个角落都有美的影子,美也时时刻刻都在我们的生活之中呈现出来。本文将会讨论美与人类社会生活的密切关系,这其中乂涉及到自然,艺术以及心灵三大方面。关键词:美生活自然艺术心灵感悟如今,美在社会主活中没有一致的定义,因为每个人拥有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各有不同从而对美都有不同的看法。因此。在生活中探讨美,发现生活中的美依然是非常重要的。美是非物质性的客观存在,它与人们的意识有关,还与人们的价值取向有关。亚里士多德如是说“美是一种善,其所以引起快感正因为它是善。

2、”善可以说是符合人类们道德价值取向的。美在主观上是人的社会意识;美乂是客观存在的审美价值,可以说,美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社会美是指社会生活中的美,它的本质是对生活积极肯定的形象。内容有人们改造社会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产生劳动产品的实践成果以及实践活动中的人的美。社会美与社会实践有着直接的关系,与社会功利性、社会历史条件有着密切的联系。我欣赏的社会生活美是人们相互团结互助;每个人都有集体感、正义感、责任心、爱心;有着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和积极进步的人生观。自然美就是现实世界中自然事物的美。从自然美产生和发展的

3、总过程來看,自然美领域的逐渐扩大是和社会牛:活发展的进程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总之,自然美注重形式,它是一定社会实践或社会生活的产物。自然属性不是自然美的根源,但是由于自然美主要是以它的感性特征直接引起人们的美感。因此,自然的某些属性如色彩、形状、质感等具有不可忽视的审美意义,它是自然美形成的必要条件。比如,华山的险峻,张家界的仙境,桂林山水的清秀、龙脊山的美感等等不同的风景,都有它独特的自然特征,正是这种独特的自然的特征,构成各自独特的美。艺术包含有音乐、建筑、绘画、史诗和戏剧等方面。艺术有极强的创造性,

4、可以将自己的想象力与亲身经历结合起来,这其中包含着人们真实的情感。人们体验生活、感受生活并通过艺术将自身的生活感悟表现到生活当中。艺术是一种社会意识,而美是艺术体现的基本特征。艺术创作可以体现岀真、善、美的统一。因此,德国美学家黑格尔认为艺术美是“美的充分体现”,是高级意识形态的美。当我第一次看千手观音的表演的时候,我的心灵受到了极大地震撼。她们虽然身体上有缺陷,但是却通过表演向人们展现出了一种完整而绝世的震撼美,展现她们即使生活在一片无声的世界里,她们内心深处也对美的有极强的追求的理想。优美的舞姿给人的

5、是一次次心灵的震撼,也让我们领悟到了缺陷里带着忧你触动的美,这是生活中一道绝美的风景。人的美是指人在社会生活中通过不断努力而形成的内在美与本身所呈现出来的外在美完美统一的美。人的美是内在美和外在美的有机结合。人的内在美包括道德美,理想美,人格美,才识美,情感美;外在美包括语言美,举止美,风度美,服饰美,修饰美,形体美,表情美。欣赏一个人,既要欣赏他的外在形象,也要注重他的内在表现。人,既是审美的主体,也是审美的客体,人本身就是社会活动中最具欣赏价值的审美对象。自古以来,“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生活中有很多长

6、得很漂亮的女孩,而我们有部分人都喜欢属于外表上的美,当然也有部分人更加注重人们的内在美,他们注重人内在美的心灵美、人格美、精神美。很多人被对方的思想、品德、学识、修养等内在美方面深深吸引。在此也不说外在美是不重要的,外在美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来培养、提高。内在美需要培养自己高尚的道德情操。我认为,人的美应该是外在美与内在美的高度统一。2009“感动中国人物的80后“最美乡村女校长”——李灵。她为关注留守儿童,在2002年师范毕业后,在家乡周口淮阳许湾乡创办希望小学,任校长兼思想品徳老师,学校有7个班300多

7、名学生。由于所有学生全部免费,学校无力为学生购置教辅读物和课外书籍,而且7年来,为建设学校已欠下8万元外债,暑假期间,李灵向爸爸要了200元只身来到郑州,买了一辆破旧三轮车,开始收购旧教辅读物以及儿童读物,她的辛苦只是希望能让孩子们有书读,实现他们的梦想。生活是为了发现美,美存在与生活中。欣赏美不仅需要有发现美的眼睛,还有品味美的喜好以及将我们的心灵贴近生活屮的美,更好的感悟幸福美好的生活。正如儒贝尔所言:“美,这是用心灵的眼睛才能看到的东西。我们追求美,追求我们心灵的自由”。亲,放慢脚步欣赏生活中的点点

8、滴滴的美,你将会拥有一个完美的人生。参考文献李泽厚:(论美感、美和艺术》叶秀山:《美的哲学》黑格尔:《美学》(第一卷)王朝闻主编:《美学概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