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建设,民生的建设

社会主义建设,民生的建设

ID:44655313

大小:20.05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24

社会主义建设,民生的建设_第1页
社会主义建设,民生的建设_第2页
社会主义建设,民生的建设_第3页
资源描述:

《社会主义建设,民生的建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政府改革与民生的建设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左传•宣公十二年》2010年10月15H至18B,为期四天的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吸引了国内外无数焦灼的目光。会议的主要议程是制定屮国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建议。全会闭幕后发布公报,虽未直接接提及“国富向民富”转型,但公报屮处处渗透着惠民利民的理念和思想,被专家解读为“十二五”规划凸显“民生为贵”。会议中明确指出: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的位置,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

2、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从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以来,中国已经走过11个五年计划的阶段。人民的生活从“解决温饱问题”,到感受到“更宽裕的小康”,再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经过这些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蛋糕已经做大”,是到了考虑“如何分好蛋糕”的时候了。这便是到了如何解决民生的关头。屮共屮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倡导的“包容性增长”以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强调的政改一脉相承,实质都是为了让广大人民群众分享到改革开放的成果,“还富于民”。就政府自

3、身而言,如何改革才能更好保障富民目标实现呢?中国问题专家、北京理工大学教授胡星斗表示,本届五中全会提及全面政改的可能性不大,但可能会提出建立政府善治这样的概念,“这能够缓解冃前的孑盾,也契合目前舆论预测的由国强向民富的转向”。如果能够把强调沟通、以民主法治方式解决问题、强化官员问责、廉政建设并积极接受媒体监督的善治理念真正落实到老白姓当中,必然能到达富民的终极目标。中共中央党校教授辛鸣撰文指出,在市场经济体制实践的I•几年来,出现了握有权力的个别部门与群体运用权力到市场中去获取不当利益、乂以市场经济为借口逃避应该承担的社会保障和

4、公共服务责任的现象,这是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不适应造成的,也是温总理深圳讲话特别强调“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的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就会得而复失”的深意所在。由此,专家学者建议通过转换政府职能,建立真正的服务型政府,“把权力装进法治的笼子”,是行政改革最终的出路。在专家看来,中国政府要成为善治政府,更好地保障富民目标实现,必须进行4方面的改革。1、约束政府行为,减少政府对经济的过度干预。学者普遍认为,政府与民争利现象比较突出,在市场经济中越位,在公共服务中缺位,如果不明晰其服务性行政的地位,离富民目标,无疑渐行渐远。“过多地把

5、心思花在经营上,政府就没有什么精力和财政来改善民生了”。2、精简政府机构。学者称,目前政府机构庞大,有数据显示,行政成本支出惊人,占财政的25%,加上“三公”消费过大,导致财政支岀结构畸形,也“挤压了民生支岀”。十七大启动的从中央到地方的大部制改革,正是政府精简机构的努力结果。3、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对于政府行政效率的诟病由*已久,学界经常批评行政机构叠床架屋,使行政相对人办事成本徒增。例如房地产企业想要盖幢房子,目前的行政审批手续多达60道,很多关卡手续还收费,无形中增加了政府服务对象办事的时间和金钱成本。4、政府机构的内部分

6、立。2003年,深圳曾推行行政三分制改革,将行政决策、执行和监督区分开来,成效甚微。2009年,深圳再次重启此项改革。对此,著名学者杜钢建认为,行政三分制改革只是一种探索,只是在解决目前的多头决策、多头管理问题时提供了行政权三分的一种可能,或许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有专家建议,将政府机构的决策权与执行权分开,政务官只负责决策,事务官负责执行,各自独立。“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政府保障能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的来说,政府改革的目标,就是提供基本公共产品,

7、“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民生需求的满足提供体制支撑。政府改革将是一个漫长探索的过程。物理学院严引0090471120门年4月3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